追风筝的人是穷爸爸,放风筝的人是富爸爸

追风筝的人是穷爸爸,放风筝的人是富爸爸_第1张图片

向上的青年们都在争做追风筝的人。

最终,他们成为了穷爸爸。

而这,就是勤奋的悖论。

最近看了一本书,《穷爸爸与富爸爸》。

作为我看的第一本理财的书,它给我的震撼hin大。

其实追风筝是一种向上的本能。

而丢风筝,才是一件有挑战性的事。

▎穷爸爸

论:穷三代の大概率

沿着设定好的路径

努力当绩优生

拿到高学历

找一份光鲜的工作

拿一份不错的工资

追求稳定的生活

结婚,生子

然后这样要求自己的儿女

追风筝的人

So many talented people are underpaid



▎富爸爸

论:富爸爸の合理性

正视自己对钱的欲望

不为钱工作

学习财务知识

投资头脑

关注自己的事业

克服困难

敢于冒险和犯错

不被噪音影响

放风筝的人



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苍穹

从小就是绩优生,一直顺利读到研究生,考的都是重点学校

研究生毕业同样进入一家500强,拿10万年薪

同学都艳羡不已,他自己也心满意足

他们是公务员、老师、医生、律师。

其中之一的代表可能就是名牌大学毕业的隔壁家的孩子。

他们是追风筝的人,努力,上进,只为了获得一份稳定理想的工作。

▎宇复

从小成绩倒是平平

但是脑袋活泛,倒腾过不少东西

磕磕绊绊多少年,终于到了一所普通的大学

这几年折腾出的经验让他比同龄人更了解社会的运转规律

互联网火的那几年,他最早开始追随马云爸爸

因为常年不在学校待被学校退学了,大家唏嘘不已

如今几个店铺销售红火,大家都说他运气好

谁知道他开始找人接管店铺,又开始弄什么移动互联网产品

屁产品没见着一个,大家都觉得他疯了

他们是厂长、老板、创业者。

其中的之一的代表就是丁老板。

他们是放风筝的人。

那追风筝的穷爸爸和放风筝的富爸爸到底有什么差别呢?

工作观

追风筝的人

工作努力上进,一路晋升,业绩突出,但是根据《资本论》的解释,他们的工作永远不能产生与他们实际价值相匹配的财富。并且会逐渐陷入猫抓老鼠的游戏,努力工作获得相对更高的生活平衡开支。但收入似乎永远不够,因此:

1.被恐惧感控制,没有思考什么是自己真正的理想,但为了平衡自己的认知,选择相信他们所效力的公司和政府能够保证他们的生活。

2.追求稳定的工作,付出巨大的努力获取安全的职业。

3.为钱工作,追求高薪。

4.如果有一只风筝,只想牢牢抓住。

放风筝的人

从来就很明确工作不能带来财富,就算最开始在为别人工作,也懂得投入精力去做工作以外的资金的事业,投入精力到有利于自己财富增长的事情,并且愿意为工作技能而投资付费,因此:

1.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有明确的价值评定,

2.不追求安全稳定的职业。

3.不为钱工作。

4.如果他们有一只风筝,会让风筝往有风的地方飞,还会寻找更好的风筝。

▎消费观:

追风筝的人

消费克制,不乱花钱,并且以此为豪,偶尔心里有了新梦想,比如想出去旅游一趟,也会认真规划,每个月少花点,多存点,直到存够旅游需要的花费。

为了追上风筝,努力奔跑,但总消费金额,始终没有变,如果想要提高某一方面的消费(或者通过某种高消费营造阔绰的假象),就只能减少其他方面的消费,久而久之,消费固化,财务状况不会有任何改善。而对于无法通过减少其他消费而买入的资产,只会克制自己的欲望,想的是“我买不起”,进而打消“不切实际”的念头。

放风筝的人

正视消费欲望,花钱理智,也会双十一疯狂买买买,但不会为此剁手。作为放风筝的人,掌握着主动权,善于投资,他们的资产带来的收益能够负担自己的额外消费,并不会因为一次高消费对自己的财务状况造成影响。如果遇到自己当前的财务能力无法负担的欲望,想的是“我怎么才能买得起”会积极提高收入,“,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财务知识

追风筝的人

对金钱存在误解,不愿意花时间学习相关知识,并且不明白财务知识的重要性。

放风筝的人

喜欢并充分了解财务知识,通过所学知识,已经或者正走在通往财务自由的路上。

差别还有很多,但从A到B的转变并不难,这关乎观念,也关于行动。

物质上的穷富也许并没有那么大的意义,但因为积极的追求而去掉精神上的限制就有更重要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追风筝的人是穷爸爸,放风筝的人是富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