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忍受胯下之辱与吴起怒杀三十余乡党

淮阴侯韩信是西汉开国功臣,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称汉初三杰。韩信年轻时因为家里贫困,无特别突出的值得令人称道的德行,所以无法被推选去做官。

韩信做官不成,又没有像吕不韦那种投机倒把做买卖生意的本事,只好经常到别人家中蹭吃蹭喝。许多人因此看不起韩信,甚至厌恶韩信。

韩信忍受胯下之辱与吴起怒杀三十余乡党_第1张图片
(图:韩信受胯下之辱)

淮阴(韩信老家)有个杀猪的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他还当街拦下韩信,当着众人的面对韩信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

韩信默然打量这位杀猪的年轻人良久,然后低下身去,趴在地上,竟然真的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认为韩信胆小,笑话他。

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的故事,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战国时期的吴起。吴起年轻时,家境富足,但他并不满足于只当一个富家翁,于是他变卖家产,四处求官,最终搞得倾家荡产,官却没当成,同乡邻里(乡党)中有许多人因此笑话他。面对同乡邻里的嘲笑,吴起一怒之下,拔剑杀人,而且还一口气杀了三十多人,然后逃到鲁国。

韩信忍受胯下之辱与吴起怒杀三十余乡党_第2张图片
(图:吴起画像)

韩信与吴起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就军事才能而言,他们都是顶级人才,二者实在难分伯仲。而就性格而言,吴起与韩信则是截然相反。韩信的性格是隐忍,吴起的性格是刚劲。有意思的是,吴起与韩信的性格虽然截然相反,但他们的结局却极为相似。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趁机发动兵变攻打吴起。贵族们用箭射伤吴起,吴起拔出箭逃到楚悼王停尸的地方,将箭插在楚悼王的尸体上,然后大喊:"群臣叛乱,谋害我王。"贵族们在射杀吴起的同时也射中了楚悼王的尸体。

按楚国法律规定,伤害国王尸体属于重罪,将被诛灭三族。楚肃王继位后,果然命令尹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楚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受牵连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而吴起此举虽然替自己报了仇,但他的尸身也被处以车裂肢解之刑。

公元前196年,韩信趁刘邦前往平定陈豨之乱时试图谋反,吕后(吕雉)想把韩信召来,又担心他可能不服从,便与相国萧何商议,假装让人从刘邦处来,告诉韩信说陈豨已经被擒、处死,列侯及群臣闻讯都到朝中祝贺。萧何又对韩信说:“你虽然病了,也应当去道贺。”韩信上当,一到长乐宫钟室便被武士抓捕、斩首。

在被斩首之前,韩信叹息说:“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我真后悔没用蒯彻的计策,竟上了小孩子、妇人的当,这难道不是天意吗!)韩信死后,吕后又下令诛灭韩信三族。

韩信忍受胯下之辱与吴起怒杀三十余乡党_第3张图片
(图:吴起杀妻求将)

吴起性格刚劲,因而眼里揉不进沙子。他怒杀三十余乡党是因为刚劲,杀妻求将是因为刚劲,弃鲁奔魏是因为刚劲,直谏魏武侯江山永固在德不在险是因为刚劲,毅然拒绝与魏室公主联姻是因为刚劲,离魏奔楚后力行变法而不惜得罪楚国旧贵族是因为刚劲,即便是临死之前设计替自己报仇,仍然是因为刚劲。可以说,刚劲的性格贯穿了吴起一生,也注定了吴起的悲剧人生。

韩信性格隐忍,因而凡事多忍耐。韩信这种隐忍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能忍受胯下之辱,还表现在他屡次被刘邦夺去兵权而不反。

公元前204年,在彭城被项羽打得大败的刘邦狼狈逃到荥阳,又被项羽围困,幸得纪信以假充真、舍身救主,真刘邦才趁乱逃脱。得以逃脱的刘邦渡过黄河,夜宿修武,次日假扮成使者,冲入韩信、张耳军营,夺了他们的军权。这是韩信第一次被刘邦夺去军权。

韩信忍受胯下之辱与吴起怒杀三十余乡党_第4张图片
(图:韩信画像)

韩信第二次被刘邦夺去兵权是垓下之战后。公元前202年,刘邦得韩信、彭越等相助,打败项羽。之后,刘邦回师定陶,突然驱马驰入韩信的军营,再次夺了韩信的兵权。

战国后期,赵国名将廉颇与李牧在军权被夺时,不约而同地奋起抗命。那么,韩信的军权两度被夺,为何不抗命?韩信自己的说法是,因为刘邦对他“解衣推食”,有知遇之恩。不过我以为,韩信这种说法是自欺欺人。他之所以在军权一再被刘邦夺走的情况下仍然不反刘邦,根源就在他那隐忍的性格,只是他无法正视自己的这种性格罢了。

至简点评:

性格决定命运,这是曾经流行甚广的一个说法。此说法是否正确,我不是心理专家,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不过,细看吴起与韩信之人生,我以为性格决定命运这个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吴起性格过于刚劲,刚则易折;韩信性格太柔,柔则懦弱。所以,他们只能当英雄或狗熊,却当不了枭雄。枭雄往往奉行的是外圆内方、百炼钢成绕指柔的处世哲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韩信忍受胯下之辱与吴起怒杀三十余乡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