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 是一种处理高度复杂领域的设计思想,它试图分离技术实现的复杂性,并围绕业务概念构建领域模型来控制业务的复杂性,以解决软件难以理解,难以演进的问题。DDD 不是架构,而是一种架构设计方法论,它通过边界划分将复杂业务领域简单化,帮我们设计出清晰的领域和应用边界,可以很容易地实现架构演进。
DDD通过分析业务,最终构建成一个个“领域”,设计出一个个富含业务行为的、饱满的“领域模型”。
在DDD里,“领域”指的就是一块业务范围。比如在一个电商系统中,可能会有“商品领域”、“订单领域”、“物流领域”、“仓储领域”等等。DDD通过战略部分指导我们根据业务划分出业务领域,并区别出哪些是核心领域,哪些是支撑领域和通用领域。这个我们会在本系列后面的文章中详细解释。
“领域模型”指的是业务的载体对象,比如“商品”、“订单”等等。这些对象具有一些有业务含义的方法,比如“商品.加入购物车”方法。我们把主要的业务逻辑内聚在领域对象里,这样一个操作要做的事情就变得非常清晰,并且易于维护。
简单来说,“领域”和“领域模型”能够更直观地表现业务,把业务真正落地到系统架构和代码设计上。
一般来说,DDD适用于“业务复杂”的且“需要维护和扩展”的系统。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叫业务复杂。试想一下,如果你的系统只需要对几个简单的表进行CRUD,那你不需要使用DDD,甚至都不需要开发一个应用程序,直接使用一个数据库客户端可能就能解决问题。
从经验上来看,如果你的系统有30个以内的业务操作或用户故事,那也是没有太大必要去使用DDD的。而如果超过三四十个,软件就会有一定的复杂性,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使用DDD了。
进入微服务架构时代以后,微服务确实也解决了原来采用集中式架构的单体应用的很多问题,比如扩展性、弹性伸缩能力、小规模团队的敏捷开发等等。
但在看到这些好处的同时,微服务实践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的争论和疑惑:微服务的粒度应该多大呀?微服务到底应该如何拆分和设计呢?微服务的边界应该在哪里?
可以说,很久以来都没有一套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可以指导微服务的拆分,包括微服务架构模式的提出者 Martin Fowler 在提出微服务架构的时候,也没有告诉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拆分微服务。
用 DDD 设计方法来建立领域模型,划分领域边界,再根据这些领域边界从业务视角来划分微服务边界。而按照 DDD 方法设计出的微服务的业务和应用边界都非常合理,可以很好地实现微服务内部和外部的“高内聚、低耦合”。
DDD 是一种处理高度复杂领域的设计思想
DDD 包括战略设计和战术设计两部分。
战略设计主要从业务视角出发,建立业务领域模型,划分领域边界,建立通用语言的限界上下文,限界上下文可以作为微服务设计的参考边界。
战术设计则从技术视角出发,侧重于领域模型的技术实现,完成软件开发和落地,包括:聚合根、实体、值对象、领域服务、应用服务和资源库等代码逻辑的设计和实现。
我们可以用三步来划定领域模型和微服务的边界。
第一步:在事件风暴中梳理业务过程中的用户操作、事件以及外部依赖关系等,根据这些要素梳理出领域实体等领域对象。
第二步:根据领域实体之间的业务关联性,将业务紧密相关的实体进行组合形成聚合,同时确定聚合中的聚合根、值对象和实体。在这个图里,聚合之间的边界是第一层边界,它们在同一个微服务实例中运行,这个边界是逻辑边界,所以用虚线表示。
第三步:根据业务及语义边界等因素,将一个或者多个聚合划定在一个限界上下文内,形成领域模型。在这个图里,限界上下文之间的边界是第二层边界,这一层边界可能就是未来微服务的边界,不同限界上下文内的领域逻辑被隔离在不同的微服务实例中运行,物理上相互隔离,所以是物理边界,边界之间用实线来表示。
DDD 是一种架构设计方法,微服务是一种架构风格,两者从本质上都是为了追求高响应力,而从业务视角去分离应用系统建设复杂度的手段。两者都强调从业务出发,其核心要义是强调根据业务发展,合理划分领域边界,持续调整现有架构,优化现有代码,以保持架构和代码的生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演进式架构。
DDD 主要关注:从业务领域视角划分领域边界,构建通用语言进行高效沟通,通过业务抽象,建立领域模型,维持业务和代码的逻辑一致性。
微服务主要关注:运行时的进程间通信、容错和故障隔离,实现去中心化数据管理和去中心化服务治理,关注微服务的独立开发、测试、构建和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