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实习第三篇:SCRUM怎么玩

Scrum不是银弹,更不是灵丹妙药。                                                                                                                                                                 –《Scrum精髓 — 敏捷转型指南》

Scrum是一个框架,一种用于小团队开发的方法论,类比说来,这玩意和软件开发中的框架可以做个比较,比如Angular,开发中一定要用吗?你当然可以不用,够屌你裸写js都行(得到的结果还可能更好),但如果你不是那么屌,于开发效率和代码可维护性来说,在个人成长的初期,套用一些前人思考过的模板,照葫芦画瓢,然后通过总结和反思,把自己的东西加上去,慢慢形成自己的方法论。我想这无论于软件开发,还是团队架构,都是一条比较正确的道路。

这不是一篇介绍Scrum的文章,市面上介绍Scrum的文章多如牛毛,但如果不去践行,往往看不下去,因为都是high-level的东西,没有实践永远没有体会。这里我只想讲讲实习以来,Scrum在我们团队的应用,以及个人的一些反思。

Scrum如何应用于我们团队

Scrum中有三种角色– Product Owner(产品负责人,下称“PO”),ScrumMaster以及开发团队。对应于产品的开发工作,其内容和流程大概是下面这张图(除了产品内部评审->预评审->验收->需求评审这一条时间线,其余工作没有明确的时间先后顺序):

产品实习第三篇:SCRUM怎么玩_第1张图片

具体到我们团队来说,我们开发小组由3位前端,3位后端,2位产品,1位测试和1位组长共10人组成。上述中的验收回顾会议,需求评审会议以及每日站立晨会,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这10个人都是需要参加的。

我们小组以一周为迭代周期,也就是说上面的流程每一周就会走一遍。更具体来说,周二上午需求评审(PO说明这周做什么,并且评定用户故事的故事点和开发时间),之后开发接用户故事去做,开发完成后给到测试,测试测完觉得没问题就把用户故事给组长(否则打回),组长review过代码后告知PO,PO确认所有任务后,就可以把代码合并了。周一由PO主导验收和回顾,顺利验收后周二进入下一个迭代。总的说来,因为做的是一个较新的领域,不断会有医院的需求加进来,所谓“小步快跑”,这样小的迭代也是为了保证用户爽。

有人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我们团队中没有ScrumMaster这个角色,这也是我们团队中欠缺的部分。我刚来时以为组长是代表ScrumMaster的,后来发现组长完全是代表开发团队的利益,而不是如很多教程中写的ScrumMaster的角色。用项目经理的话来说,这也是Scrum在我们团队中践行得不太好的一个因素。

我(PO)的工作

PO在我们的产品中就是产品经理的角色,也就是我实习的角色。PO的具体工作内容是什么呢?简短说来就是上面那张图我标红的部分。

对于一个PO来说,我每周的工作大概是这样的:

周一验收本次迭代完成的内容,主导验收回顾会议(所有开发人员都会参加);

周二开评审会议(所有开发人员均参加),评定故事点,测试时间,和开发沟通并确认本次迭代的开发细节;

周三或周四开预评审会议(各开发总监和本组开发组长均参加),主要是评定某个需求技术上是否可行;

周五开内部评审会议(所有产品参加),主要是评定某个需求是否有做的价值和排列需求的优先级;

其余时间在准备用户故事,和开发人员沟通需求细节,参加每日站立晨会,下班前验收开发人员的工作,当然还有学习~~~

哪些地方可以优化

于开发团队来说(单指我们10人的小组),整个内部践行这种Scrum还算比较顺利的,但个人感觉无论于团队还是个人,都是有很多可以优化的部分的。对团队来说,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第一是由于我们有两个PO,迭代是轮值的,这样会导致一个问题–两个PO需要保持很顺畅的交流和对产品方向的高度一致,否则对产品的方向把握会产生问题,这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沟通上的问题或额外成本–比如我这个任务做不完,扔你的迭代做还是到下次再轮到我再做?这个我想这周做的,卧槽你怎么做了?当然这些问题都是因为沟通不顺导致的,如果产生这些问题只能说明PO的工作没做到位。

第二是如上述所说,我们没有ScrumMaster,而ScrumMaster是Scrum中一个很基本的职位。但翻看所有Scrum教程,ScrumMaster是一个有点“虚”的职位–保证项目推进过程中免受干扰,保证项目的推进效率… …这些都很重要,但是不是需要单独有一个人来做这件事呢?他又能怎么做呢?很少有书讲清楚这件事,这也是我最近在思考的问题。

第三是流程监控,每日晨会和当日验收是每次迭代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如果控制得不好,很容易变得非常水–比如晨会上“我昨天在掰棒子,今天打算掰棒子,没遇到啥问题”,“今天就掰了下棒子吧,下班了”。我们把“掰棒子”换成工作内容,很可能就是开发人员所说的全部内容了。而开发人员有些敷衍的做法背后的原因很简单–你一个产品知道这些又没办法帮我解决问题,我遇到问题肯定找其他开发解决啊!这样就导致这两项工作很流于形式了,传递的信息量非常少,价值也有限。

有了对团队问题的反思,我接下来想讲讲我个人反思的几点:

第一,于我个人的性格来说,我不是那种很热情去沟通的人。比如团队另一位PO经常会下午大声提醒大家订饭,这种事情我做肯定比较尴尬… …但这是不是说我就做不好一个PO了呢?我想也不是这样,首先我们必须明确PO的目的是促进产品的推进和沟通的顺畅,只要开发人员都明晰开发细节,各环节的沟通都到位了,PO的任务就可以算履行得比较好了。至于与开发建立深厚的私交,这些都是bonus option了。当然这我会尽量注意,免得大家觉得我是个迂腐而不喜欢交流的人~~逃(>_<)

第二点来说,由于我们没有ScrumMaster,那么我PO能不能来承担这个职责呢?答案也是否定的。PO和ScrumMaster是代表不同的利益场的,PO要保证产品的及时发布,更多让用户爽。而ScrumMaster要保证开发内部的顺畅沟通和效率,更多让开发爽。一个人能同时做好这两件事,要么他是人际关系协调的高手,要么他就是人格分裂… ….

第三点的话,作为PO,应该对产品有更高的责任感,这点我确实是做得不够好的。其实PO这个角色其实挺有意思的,作为产品负责人,他应该管理产品的方方面面,这一点有点像一个工程的包工头,而手下的工人则是实现工程细节的人,于一般的工程来说,这是一种上下级的关系。而对应于Scrum软件开发来说,PO和开发人员是平级的,大家共同致力于打造好的产品,但负责的却是PO。相信大家已经看出来了,这是一种微妙的关系,如何处理真是一门哲学。

总结

还是那句话,Scrum只是一个框架和方法论,没有对错可言。如果一个团队的人能贯穿前后端,走通产品线,大多数事情能自己动手搞定,那我觉得这样的团队都不需要什么框架,一流人才自然能打造一流产品。不过在自己牛逼之前,还是先模仿,上升到技能,再慢慢培养成本能吧。

“没学会走想学跑从来不是问题,先问问自己是不是天才,如果不是,就要一步一步来。”                                                                                                                –《寒战2》

你可能感兴趣的:(产品实习第三篇:SCRUM怎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