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概述(简洁)

1. 互联网概述

1.1 互联网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连网发展的过程;
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互连网(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第三阶段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结构的互联网。

1.2 制定互联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互联网草案、建议标准、互联网标准。

2. 互联网的组成

2.1 从其工作方式上看,互联网可以划分为以下两大块:
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路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

2.2 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
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对等连接方式(P2P方式):两台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哪一个是服务提供方;

2.3 数据传送阶段的三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计算机网络概述(简洁)_第1张图片

3.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速率:指数据的传送速率,也称为数据率或比特率,单位是bit/s(b/s或bps);
带宽:在计算机网络中,网络带宽表示在单位时间内网络中的某信道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吞吐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实际的数据量;
时延:指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包括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
时延带宽积:时延带宽积 = 传播时延 * 带宽;
往返时间RTT:互联网上的信息双向交互一次所需的时间;

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4.1 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就是网络的体系结构(architecture)。即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就是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构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

4.2 OSI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的概念清楚,理论也较完整,但它既复杂又不实用;TCP/IP体系结构则不同,它现在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五层协议只是OSI和TCP/IP的一种折中的方案,为的是便于阐述和理解罢了。
计算机网络概述(简洁)_第2张图片

4.3 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实体:表示任何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协议:控制两个对等实体(或多个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是“水平的”;
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是“垂直的”;
服务访问点: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即交换信息)的地方;

4.4 TCP/IP的体系结构
TCP/IP协议可以为各式各样的应用提供服务(所谓的everything over IP),同时TCP/IP协议也允许IP协议在各式各样的网络构成的互联网上运行(所谓的IP over everything)。


本篇内容宽泛,旨在希望能够帮助一些人重温或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内容,谢谢······

注:参照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网络概述(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