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撿橄欖去!

走,撿橄欖去!_第1张图片
青枝黑榄,日光斑驳,好不诱人。摄影 / 牧雲散人


黑橄榄,常绿乔木,树高10-16米。生长于海拔1280米以下的杂木林内。分布于越南、老挝、柬埔寨,以及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核果卵圆形至椭圆形,两端钝,初时为青绿色,成熟时变为紫黑色。


走,撿橄欖去!_第2张图片
腌制的黑橄榄。图片来源 / 网络


台风走了,给酷热的粤东大地带来了短暂的清爽之气。天气转凉,黑橄榄(油榄),也入了秋熟之季。腌制的黑橄榄曾经是当地人喜爱的下饭之菜,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曾作为重要的下饭菜帮助当地人度过难关,吃剩的果核也成了孩子们手中的玩样。


走,撿橄欖去!_第3张图片
好大的橄榄树,2人合抱还有困难!摄影 / 牧雲散人
走,撿橄欖去!_第4张图片


近几年来,作为下饭菜的黑橄榄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却因其核的肉壁够厚也够硬,且油脂大,被看中为核雕的首选材质。每年的这个季节,散人都要到附近的山里转转,顺带捡拾几个落地的橄榄。


走,撿橄欖去!_第5张图片
秋人老师核雕作品。来源 / 秋人雕刻艺术博客


世间之物,造化之选。同样一个橄榄,或者因无人问津而落地腐烂,归于尘土;或者被商家收购,成为人们桌上的菜品,勾起一段岁月的回味;或者在特殊时段,救人一命;或者被艺人看中,经由一番刻骨铭心的涅槃之痛,而成为传世精品,進入殿堂。


走,撿橄欖去!_第6张图片
向上托举,是树木在表达对造化的感恩。摄影 / 牧雲散人


对个体的生命来说,是否被选择,被谁所选择,至关重要。

为了能被选择,生命要作的准备,就是厚培自己的德基。


走,撿橄欖去!_第7张图片
每一颗橄榄都散发着独特的馨香。摄影 / 牧雲散人


古人强调“积德”不“失德”,“守德”不“损德”。

千万不要把“德”当作是一个虚拟的概念,或者“劝善”的词汇。“德”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存在,只不过不在人类空间表面显现。

万物有德,此万物之为造物所造化的基因。万物重德,此万物提升自身品质的途径。


走,撿橄欖去!_第8张图片


社会人心,一个时代一个样。眼之所见,莫为迷惑。良知不可违,德行与生俱。“善”是生命的底色。“从善如流”,什么时候会过时呢?


栏目推荐:蓮心苦語|隔空聽梵|悠然天聲|禪聯偈語|火中種蓮|散人手工|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撿橄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