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

       我们热衷在路上的感觉。这个跟对稳定的生活状态的满足并不冲突,人性是热衷挑战和刺激的。这个并算不上是劣根性,只能说人本质是贪婪的,欲望永远大于负担,久而久之,我们都得了肩周炎。

   回归正题,在路上的感觉,一来自由,我们进行了完全消费者和部分消费者之间的身份转换,对这样自由的迷恋,只是我们确认自我身份的一个必要步骤。对于不旅行不耐症患者而言,旅行就是最佳良药。这里旅行不仅仅是可以一种精神愉悦的活动,而变成了一种生活必需品,精神上的鸦片。其二,出门对于自我生活的确立,有百利而无一害。这里深究一下出门的动机,无非是从自己熟悉的地方跳到别人熟悉的地方。互相交换的只是生活环境,庸常的生活实质是没有变化的,吃喝玩乐与吃喝工作,之间的差别而已。生理需要都摆在靠前的位置,对于日常生活而言,可以敷衍对付的吃喝,在旅行这样休闲的环境状态中,相反还有更多的要求。

   生理性需求摆在眼前,所以旅行中的自如是自不待言的。摆脱了工作的压力,专心吃喝,没有人对这些偶尔得来的欢愉表示拒绝。但是是不是这样子,我们就会落入为了欢愉而欢愉的不归路呢?人是社会动物,更是自然动物,这样子毫无疑问的会有疲倦的一天。资深的旅行者最后不能自已的奔忙,无非是在见证了如此非凡的美丽之后,寻找一个心中最乐意安定下来的地方,最终安稳下来。过上之前一直鄙夷或恐惧的生活,但是二者之间最大的差别是,心态。一个是曾经沧海之后的心甘情愿,一个是未见繁华和凋敝之时的渴慕不已。对于即将开始的漫长的庸常生活而言,心态实在是太重要了。生活是惨烈而充满遗憾的,如果这路上还带着那么多不甘心,何以支撑这一生。

    旅途中见到的别人的常态生活,会给我们一种漫长而自然的心理准备,这里他们不仅仅是被默默羡慕的对象,是参照,更是镜像。旅行主动被动的被别人的生活方式填满,这里按照自己的喜好逐渐剔除,留下的就是能够支撑自己独立生活的最重要的自我了。

  一个人养成能够独立支撑自己的框架,这里不会迷失,不会彷徨,甚至不会那么的怀疑人生。这里包含着能够独立快乐的资本,能够自立于世的本领,能够直面人生的自信达观。在这里,总结起来,没有什么事情是旅行解决不了的,一次不够,那可能两次就够了。

   独立一个人能够获得的快乐,独立旅行的快乐,独立面对陌生人群的能力,拥有了这些,安插在任意一个美满或者不美满的生活状态之下,也没有什么差别吧。

   胡言乱语一番,安心,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