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的风貌,风华正茂——《芳华》,一首集体主义的缅怀诗

《芳华》可以称得上是冯小刚导演的剖心之作,留意到电影的英文名:Youth,你就多多少少可以体味出冯导的诚意源自何处了。

这部电影聚焦的群体,是我们的父辈的同龄人,时间轴从其青春年华延伸到知天命的年纪。电影前半部分拍得很美,这种美是从高度还原的年代感给予人物的精神气质折射出来,不激烈,不颓丧,充盈着安稳与笃定。

这种从容不迫的精气神,是在集体主义的庇护下孕育而来。在那个年代,个人紧紧依附于集体,每个人都很容易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好集体的一份子。在这样的氛围中,也有嫉妒排挤,也有明争暗斗,但由于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高度重合,极少有浮躁、焦虑、迷茫等情绪。随着个人主义在中国兴起,人们开始强调自我实现,在奋斗的路上,有的人高歌猛进,有的人被推着走,有的人兜兜转转,有的人原地踏步。

经过个人主义的熏陶,人们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于是潜意识里要与其他人有所区分,以彰显个性。最近,网络上那句“我们不一样”广受认同就是一个很好的写照。但集体主义在中国仍然占领主要阵地,这是很正常的,现代社会都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调和共存,只是比重不同罢了。故而,人们在标榜“与众不同”的又渴望着找到同类。

知己何处寻?打标签就好。

小清新,猫奴,森林女,撸铁男,90后,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标签文化由来已久,人们偏好给别人打上各类标签,因为这样做可以迅速地把一个陌生人归类,然后采用平常应对该类人群的模式去交互即可。这是懒,也是追求效率。人们也喜欢给自己打标签,因为能从中找到归属感。

电影里有这一幕:郝淑雯对着推搡刘峰的联防队员怒吼“我X你妈,你敢打残废军人,战斗英雄!”这句台词,演员演绎得很到位(可惜没有截图),一个一直有点优越感的干部子弟为何如此强烈的维护老战友,因为刘峰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是对曾经存在过的那个文工团小集体的否定,也是对她曾经认同的价值观的否定。维护刘峰,也就将其自身从迷茫的花花世界里面搭救起来。

在弱人工智能即将风起之时,人们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人工智能将挑战人类作为智慧生命的尊严。届时,一方面,人文主义会受到数据之海不断地冲刷与侵蚀,在《未来简史》中描述的数据主义将粉墨登场;另一方面,“人类”这个标签会被重新拾起,得到强化,人们借此在精神上抱团取暖,重新回归集体主义的怀抱。

因此,可以说《芳华》是一部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升值的电影,待岁月洗尽铅华,再度回首,才明了父辈的风貌,那真是风华正茂。

父辈的风貌,风华正茂——《芳华》,一首集体主义的缅怀诗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辈的风貌,风华正茂——《芳华》,一首集体主义的缅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