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设计,用例格式+用例方法

一、测试用例格式

用例编号
测试项:(对应的需求)
测试标题
用例属性:(功能/性能/兼容性/安全性)
预置条件
测试输入:(账号…密码…)
操作步骤:(输入账号密码,点击登录按钮)
预期结果:(预期界面表现,预期功能表现)
实际输出

二、用例设计方法

1.等价类
简单的说,等价类法是指把软件可能的输入或者操作进行分类,在一个类别里所有的成员软件都有相同的响应。程序能够正常响应的是一类(有效类),程序不能正常处理的是一类(无效类)。
有效等价类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无效等价类至少应有一个,也可能有多个。
例如:
程序的规格说明中提到的输入条件包括“…项数可以从1到999…,”则可以取有效等价类“1<项数<999”。无效等价类为“项数<1”及“项数>999”。
测试用例设计,用例格式+用例方法_第1张图片

2. 边界值
边界值和等价类很相似,只不过在边界处理更加复杂一些。例如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是规定了值的个数,则应以该范围的边界内及刚刚超出范围的边界外的值,或是分别对最大、最小个数及稍小于最小、稍大于最大个数作为测试用例。
例如:
以等价类中第一例子为例:以从1到999…。
如果使用等价类,则可以生成3个测试用例:
1.1~999,
2.小于1,
3.大于999
如果使用边界值,则可以生成6个测试用例:
1.小于1,
2.等于1,
3.大于1,
4.小于999,
5.等于999,
6.大于999

3.错误推断法
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 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例如:
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为0的情况. 输入表格为空格或输入表格只有一行. 这些都是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 可选择这些情况下的例子作为测试用例。

4. 判定表
分析和表述若干输入条件下,被测对象针对这些输出做入响应的一种工具。就是根据业务逻辑生成的。主要考虑条件和响应。有一些组合功能用等价类和边界值不能写出测试用例的可以用判定表方法。适用于简单的业务逻辑。
例如: 测试用例设计,用例格式+用例方法_第2张图片

5. 因果图
等价类划分方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但未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联系, 相互组合等. 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组合,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情况. 但要检查输入条件的组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使把所有输入条件划分成等价类,他们之间的组合情况也相当多. 因此必须考虑采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对于多种条件的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形式来考虑设计测试用例. 这就需要利用因果图(逻辑模型). 因果图方法最终生成的就是判定表. 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6. 正交试验
根据正交表设计的用例,参与试验的影响试验结果的表示因子,影响因子的取值或输入表示水平。适用多条件的组合查询。于用最少的实验覆盖最多的操作,测试用例设计很少,效率高,但是很复杂;
7. 状态迁移
关注被测对象的状态变化,是否产生非法的状态迁移。
比如电商订单里的状态转变
测试用例设计,用例格式+用例方法_第3张图片
颜色的状态转变测试用例设计,用例格式+用例方法_第4张图片
8.流程分析(场景设计)
根据流程图抽取测试用例,但是需要先保证单个的功能没有问题。
三个流程:
基本流程:根据业务流程,正确的输入得到正确的结果。
备选流程:根据业务流程,错误的操作或错误的输入,导致流程存在反复,但是最终还是得到了正确的结果。
异常流程:根据业务流程,错误的操作或错误的输入,得到错误的结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软件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