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见真章》高晓攀:拥抱资本是“续命稻草”还是转型之门

8岁开始拜师学艺;23岁组建相声团体“嘻哈包袱铺”;

2012年,他带着“嘻哈包袱铺”在北京的4个剧场,全年演出累计1000多场;

2015年,他首次登上春晚舞台;同年,“嘻哈包袱铺”拿到首轮千万融资。

他就是知名相声演员、“嘻哈包袱铺”创始人——高晓攀。

 在4月13日即将播出的《跨界见真章》中,高晓攀将作为第七期的采访嘉宾,讲述他从自幼学艺到自己创业,带领“嘻哈包袱铺”闯进资本市场的跨界故事。

《跨界见真章》高晓攀:拥抱资本是“续命稻草”还是转型之门_第1张图片

 说相声是个意外

2017年,32岁的高晓攀带着他的作品《姥说》,第二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那时,他已经是一名被观众所熟知的相声演员,但鲜有人知的是,高晓攀最初的梦想是做一名喜剧演员。

 “我知道你偶像是周星驰,所以你立志要当喜剧演员?那后来为什么做了相声演员呢?”提及高晓攀与相声的结缘,可谓是阴差阳错。

 当年在他的家乡保定,没有学习喜剧表演的渠道,只能学相声。高晓攀在节目中说道,“当时想先学着吧,从8岁开始学,就一直到今天了。”

《跨界见真章》高晓攀:拥抱资本是“续命稻草”还是转型之门_第2张图片

 “相声行业是个江湖行业,一入江湖决无退路。”年少时的高晓攀没有想过自己未来会落在相声这个“江湖”里。

 “嘻哈包袱铺”的极速蹿红

2008年,23岁的高晓攀成立了自己的相声团体“嘻哈包袱铺”,开始在后海边上的茶馆里演出。

 成立之初时,高晓攀经常会遇到演员比观众还多的状况,但对此他却并不担心。“即便台下只有两个观众,我也会尽最大努力把他们留下,这是相声演员应该做的。”高晓攀在节目中说道。

《跨界见真章》高晓攀:拥抱资本是“续命稻草”还是转型之门_第3张图片

 早在2003年,在“让相声回归剧场”的口号下,全国掀起了一轮相声小剧场的热潮。2009年行业最顶峰时,北京的小剧场就有50多家。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高晓攀想到的突围之路是“相声剧”。利用灯光、舞美等舞台元素,把传统相声进行改编和包装。这种新奇的表演方式迅速得到了市场的回应,相声剧受到年轻人的大力追捧。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嘻哈包袱铺”的崛起势头一时无二。

 “当时那么多同类相声团体,‘嘻哈包袱铺’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是什么?”主持人章艳问道。“新,敢于创新,不被所谓的枷锁束缚住。”当时很多行业里的老先生说高晓攀不符合规矩。但他认为:规矩是给老实人定的,可成功者往往是那些不老实的人。

《跨界见真章》高晓攀:拥抱资本是“续命稻草”还是转型之门_第4张图片

 相声剧的成功让“嘻哈包袱铺”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到2012年,“嘻哈包袱铺”在北京已经拥有4个剧场,全年演出累计1000多场。最辉煌时,“嘻哈包袱铺”曾在9个月里实现了超千万元的收入。

 半数演员出走,面临生存危机

但任何事情都很难一直保持在巅峰状态。2014年,高晓攀的一位合伙人王惟突然出走,并带走了半数演员,导致“嘻哈包袱铺”元气大伤。

 关于那段时间是怎么扛过来的,高晓攀没有多谈,只是说,“就是干呗,自己去盯剧场说相声。”而对于团队的出走,作为管理者的高晓攀也坦言是自己的问题,“没有制订好游戏规则。”

《跨界见真章》高晓攀:拥抱资本是“续命稻草”还是转型之门_第5张图片

 “嘻哈包袱铺”从往日繁荣的4家剧场缩减到1家,没了往日的剧场和票房规模,高晓攀团队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危机。

 而与此同时,相声行业也进入了洗牌期,北京昔日的从50多家小剧场只剩20余家,相声市场整体都变得不容乐观。

 2015年,高晓攀参与电视节目《欢乐喜剧人》的录制,希望通过电视宣传带领团队走出低谷。但事与愿违,参加节目并没有给高晓攀带来实质性的帮助。这时,“德云社”和“开心麻花”这些国内顶级的喜剧团队率先开始了专业化的运营,这让高晓攀看到了一条让“嘻哈包袱铺”摆脱困境的发展通路。

《跨界见真章》高晓攀:拥抱资本是“续命稻草”还是转型之门_第6张图片

 那么身兼演员和管理者双重身份的高晓攀到底是如何带领团队走出低谷?

千万级资本注入之后,他又能否适应资本市场的生存法则?

《跨界见真章》高晓攀:拥抱资本是“续命稻草”还是转型之门_第7张图片

 4月13日(周六)晚22:46,锁定CCTV-2财经频道,一起探索高晓攀的跨界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跨界见真章》高晓攀:拥抱资本是“续命稻草”还是转型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