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后小朋友谈生命与死亡
点击视频,继续前往↑↑↑
说说学情。初中儿童是否具有“生命和死亡意识”?
某些人以为,初中生没有生命和死亡意识,仅成年人尤其五十多岁人才有。所以,从生与死——“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角度教学《背影》,就是灌输和强加学生。
持这种看法的某些人,暴露了对教育心理学的缺乏知识。
第一,心理学证据表明,孩子从幼年至少年,耳闻目睹植物、动物乃至人类生命死亡现象,既多且繁,叶落,花凋,蚁死,犬亡,猫殒,日落,人夭,都令儿童心伤。“33%的幼儿认为, 所有的人有一天都会死。一些幼儿明白,人老了自然会死。问及死亡的原因,幼儿能给出多种答案。如太老了、生病、车祸、地震、火灾、渴死、饿死,等等。”“绝大多数幼儿能够理解死亡的无机能性, 多数幼儿能够理解死亡的不可逆转性。”注1
第二,孩子们在儿童文学中,更读到一个“死亡世界”,卖火柴小女孩之死、万卡之死、洗衣妇之死、《草房子》秦大奶奶之死、《独船》中张石牙之死、《自私的商人》中商人之死、《忠实朋友》中小汉斯之死、《柳树下的梦》中小鞋匠之死,等等,儿童心灵见证了无数死。
第三,我们的基础教育,从小学四年级甚至二年级就开始了文本中的生命意识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和七年级上册都有《生命 生命》课文,文中说:“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让人无法捉摸”。此文恰在《背影》之前(老教材)。教参分析小学四年级《独坐敬亭山》,明确说: 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我们能否说小学四年级不懂“人间辛酸、孤寂之感”,所以,我们能否说,教参太深奥,或者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不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
第四,小学2年级儿童”对生命已经有了清晰的认知。”2年级“有近一半儿童开始理解死亡的本质。”“4年级之后儿童在生命本质认知的基础上,更多地强调自己对生命的积极态度; 而6年级之后越来越多的儿童开始考虑生死的矛盾对立和生命价值观等哲学层面上的问题。”“从6年级开始,儿童对死亡有了更多别样的心理体验,带有更多哲理性,也有了更多的迷茫感,越来越多的儿童开始思考死亡,对死亡不再是单纯的恐惧和悲伤,而是产生了疑问,也有越来越多的儿童开始正视死亡现象,并从中感悟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注2
第五,儿童游戏中,无论农村、城市,孩子们亲身参与的身体游戏,几乎离不开“死亡”这个主题!“开枪打死你!”“装死”体验死亡,极普遍。如今电子游戏,每个“关口”,都面临“死亡”。可以说,离开死亡主题,就没有儿童的各种游戏!孩子做梦,更是常常梦见自己或者他人死亡,更表明“死亡”、“生命脆弱”是儿童的深层意识。
总之,“死亡”、“生命短暂”、“生命脆弱”,几乎渗透到儿童世界的时时处处、人身和心灵世界。先不要说什么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连两周岁幼儿,都懂得死亡之不可逆转。
进一步说,从人类成长经验看,儿童对“生命和死亡”、“生命脆弱与短暂”这种自然现象的发现,并不晚于对“父与子”、“父子情深”这种人伦关系的发现。
儿童对“生命和死亡”、“生命脆弱和短暂”的发现和感悟,并不少于对“父与子”、“父子情深”的发现和感悟。
“父子情深”属伦理和人际关系,而“生命与死亡”属自然现象。前者是更复杂的社会学现象,相对较难被认知,后者是简单、直观的自然现象,更易被儿童观察、体验到。从儿童对二者认知积累的数量看,儿童对前者认知相对少,对后者认知相对多。
结论是:
第一,让初中生从“生与死”——“生命脆弱和短暂”理解《背影》,并不难于、并不深奥于从“父与子”、“父子情深”、“父子诸情”去理解。
第二,从“生与死”——“生命脆弱与短暂”理解把握《背影》,深刻于,但却并不深奥于从“父与子”、“父子情深”、“父子诸情”来理解、把握。而且,韩军的完整主张是“从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基础上去理解父与子、父子情深、父子诸情”,韩军从来没有用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来反对父与子、父子情深、父子诸情”。(所谓“父子诸”,指的是愧悔、惭怍、内疚等等。)
什么是“深刻”呢?就是认知达到的深度。我们语文教师应当力求“深刻”。
什么是“深奥”昵?是认知和思维过程的难度,即孩子们并不觉得老韩的《背影》“深奥难解”,有老韩的课例实录为证。我们应该力避“深奥”。
第三,从“生命与死亡”解读《背影》,恰合《背影》文本本身,是文本本有之义。
第四,从“生命与死亡”——“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解读《背影》,适合初中生,恰合儿童心理。
第五,某些同行(也许包括老韩)可能不懂少年儿童,不了解初中小学生。
新课标组长温儒敏对我《背影》课的评价一语中的。
“你·的·课·是·成·功·的。特别是深入到对于生命、死亡等命题的思考,把握住了文章的深层意蕴,而且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启发引导,也是必要的。”
温教授突出强调“对孩子进行”生命、死亡的“启发引导”,“是必要的”。某些人,把“生命和死亡”——“生命脆弱与短暂”的感悟,说成只五十多岁成年人才具有、而初中生不具有的观点,暴露了对教育心理学尤其对儿童心理的无知。
身为语文教育工作者(也许包括老韩),却有可能居然不懂少年儿童。
我们(也许包括老韩)对教育心理学尤其儿童心理学,是否无知和隔膜?如果无知,应该学习、查阅心理学文献,减少我们的想当然。
儿童懂得生命与死亡,属于基本生活常识,很多一线老师和儿童的爸爸妈妈都了解这种儿童心理学常识,我们从事语文教育的人,却不了解。
(注,这是《三教授七硬伤 韩军七说〈背影〉课》的第四部分,单独贴出。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B版)2015第4期)
朱自清自我阐释《背影》灵魂:生命匆匆大去不远
伪阅读、伪教学,能否真应试?
五种错误理论造就了“伪阅读”
——————
注1: 《学前儿童生命认知现状研究》,韩映虹,孙静妍,梁霄,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2期
注2:《儿童生命认知和生命体验的发展特点》,作者:李丹、陈秀娣,载《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