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旅行中“心智成长”

(发表于《秦皇岛日报.心理专栏.2018年7月18日第三版》)


让孩子在旅行中“心智成长”_第1张图片

假期将至,和孩子一起去旅行,让孩子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感受异域风情,让孩子和这大千世界有一次深度的亲密的接触,是每一个家长美好的心愿。但如何和孩子一起旅行呢?总的原则是:旅行中,家长需要放下自我,感受孩子们的世界。因此,家长们要扮演好三种角色:作一名“导游”,陪伴着孩子探索自然,论道古今;作一名“导航”,开放接纳,即使不断试错,目标始终如一;作一名“导员”,助人自助,培养孩子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真本领。

    旅行中,孩子眼里满是“魔鬼”


让孩子在旅行中“心智成长”_第2张图片

此“魔鬼”非彼魔鬼,而是来源于一句西方谚语:“魔鬼藏在细节之中”,这个比喻更多的是我们成人们对孩子关注细节的惊讶和感叹!

去年国庆假期,我精心谋划孩子的出行计划——“首都精品七日游”,从圆明园到雍和宫,从航空博物馆到北京植物馆等等。涵盖自然、科技、文化、军事等旅游主题的“饕餮大餐”将会成为他童年时光的绚烂一笔,我如此想法。而旅程过半,他的两篇旅行日记姗姗来迟,一篇是《玉米开花》,一篇是《爬山虎的脚》。《玉米开花》的情节源于我带他去中国航空博物馆的途中。路上有几株枯弱的玉米身上缠着深绿色的牵牛花,并在每株玉米的顶上开着几朵紫色的花朵。儿子兴奋地发现了,欣喜地跑过去看了半天。而《爬山虎的脚》的场景记录了我们一起参观圆明园的故事。在圆明园里,让他兴奋不已的是他看见了墙角下一小株的爬山虎,刚刚能长出嫩嫩的触角,他惊奇的喊着“这就是爬山虎的‘脚’啊”!这对于他来说可是旅行中的重大发现!我那个天!孩子眼里满是“魔鬼”!一切的文物宝藏、一切的珍奇古玩、一切的瑰丽风景,这些成人眼中的“高大上”完败给了几朵缠在枯黄玉米上的牵牛花和低矮的爬山虎的小触角!另外,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旅行经历也充分印证了孩子们对细节超常的关注和理解。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展位上,有一个生动形象的呈现着非洲草原上形态各异的动植物的景观。面对着有鸵鸟和狒狒的场景,孩子在拥挤的人群中,嘈杂的环境下,对这一场景的描述却呈现出不可思议的逻辑关系:鸵鸟追狒狒,这正常吗?愤怒的鸵鸟追狒狒,这正常吗?狒狒高大威猛,被鸵鸟追,这正常吗?狒狒全身黑毛,胸口有大片的白色,这正常吗?这一连串的问题在孩子思维的世界里依次递进,并得出答案。原来是热带草原上几只愤怒的鸵鸟正追赶几只偷鸵鸟蛋的狒狒。

蹲下身来,感受孩子们的世界


让孩子在旅行中“心智成长”_第3张图片

成人的我们虽然有时蹲下身去,感受着孩子们的高度,体验着孩子们观察世界的角度,但或许我们无法沉浸在孩子们“不可思议”想象世界中。有时,在美丽的风景中,我们看着孩子们投入地玩上一刻钟的纸团,嘴角飘过对其无知的苦笑;有时,在华丽的宫殿前,我们看着孩子对着天空幸福的发呆,心里或许有过摇头叹息的无耐。我们知道不同语言的差距、不同文化的鸿沟,不同国家的遥远,却忘记了在我们身边:成人和孩子两个世界同样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心理学有句经典的话语,“全然看见,即是疗愈的开始”。当我们真正感受到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就会接纳孩子“奇异”行为,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辅助孩子达成或许“荒唐”的心愿,努力成为孩子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因此,在旅行中,即使路线和景点都是家长设计的,但家长要在游览的节奏和主题请尊重孩子对于兴趣点的关注,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成为旅行途中求知、快乐、思考的主人。一个哲人曾这样说,“如果我们无法返老还童,如果我们不能设身处地,请放慢些脚步,闭上嘴,保持安静,做一个合格的旁观者!”

专注细节,培养孩子们的深度思考


让孩子在旅行中“心智成长”_第4张图片

进化心理学给我们这样的描述:几乎所有的低等动物都具备全方位视域,可以看到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下方位的事物,它可以根据来自任何方向的危险做出反应,保存生命,而与此同时带来的副作用就是缺乏专注和聚焦,没法思考,丧失了脑部进化的机会。

专注细节,聚焦兴趣,可以培养孩子们对这个世界全面观察、深度思考的能力。在旅途中,孩子们面对迎面而来的丰富多彩、光怪陆离的新事物、新现象,不断通过同化和顺应的心理机制,延伸和拓展他的知识世界和认知能力。同时,孩子们在不断开阔视野、扩充知识的同时会根据兴趣点和自身优势进行区分、归类、辨识,主动选择和全身聚焦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上。而这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就是训练和培养孩子们的耐心和专注力的契机,能促进孩子们深度思考、辩证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未来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经验基础。因此,旅行中的家长们要细心观察孩子的状态,悉心引导孩子去深度考察,通过调整旅行的节奏和过程,创造孩子们专注细节和深入思考的机会,培养孩子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亲子互动,收获旅行中的情感红利


让孩子在旅行中“心智成长”_第5张图片

法国心理学大师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谈到:个体心理学本质上是个人对与他人合作过程中缺陷的理解。良好的社会链接是成人世界里存在感和幸福感的基石。而对孩子而言,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培育成熟稳定社会链接的基础。平日里,很多家长都忙于生计。很多家长即使回到家,或者家长疲惫的看电视、刷朋友圈,或者孩子忙于堆积如上的课外作业,总之,父母和孩子缺乏亲密温暖的家庭互动。

而在旅行中,家庭成员都面临着新环境,家长可以放下一切事务性的工作,孩子也可以轻松愉快地享受休闲时光,这样的氛围有利于家长心身投入和孩子进行全方位的亲子互动,通过言语、动作、情感等途径给孩子更多无条件地爱,强化亲子关系的良性链接,让孩子感受到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和关爱。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更加信心,更有勇气地从 “自我”出发,学会和同学、朋友,甚至陌生人打交道,解决学习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问题,不断延伸自我发展的疆域,拓展与自然社会接触的界限,与世界产生更多的有效链接,助力孩子们圆满完成“社会、工作和爱”的三大人生课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孩子在旅行中“心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