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單位時間效率

宇陽小時候絕不是大家所想像的那種自動自發、認真上進的小男孩,相反的,他總是想方設法少做功課,並且時不時的胡鬧耍賴,令我這個做媽的不得不隨時準備接招,反制宇陽為了偷懶而使出層出不窮的花招。

長久以來,我們家的客廳,總是夾雜著琴聲和哭聲。宇陽剛開始學琴時,正經練琴的時間,遠不如大哭大鬧的時間長,對付他的大哭大鬧,我則始終不改一貫作風,就是「不理,不睬,不打,不罵,不妥協」,總之,沒練好老師交代的曲子,就不准做其他的事。久而久之,宇陽發現自已哭鬧的時間都白浪費了,不但不能減少練琴,反而因為哭鬧而少了許多自由玩耍的時間。過不了多久,宇陽便不再以哭鬧來反抗練琴,進步為稍微文明一些的偷懶方式。

鋼琴老師都會交代學生,每天至少要練一小時的琴,宇陽的老師也不例外。宇陽剛開始用亂哭胡鬧的方式拒練鋼琴,發現哭鬧無效後,便開始用「混時間」的方法,計時一個小時的練琴時間,中間總少不了要喝水、吃東西、上廁所,扣除這些做雜事的時間,號稱一小時的練琴時間,可能連半小時都不到,更別談什麼專心練習及學習效果了。更大的問題是,這樣下去,豈不是從小養成「混時間」的壞習慣,反正遇上不得不做的事情,就混吧,混多久,算多久。

記得宇陽六歲那年,我把他當小大人,認真的跟他討論這個問題:「宇陽,你說練琴是為了什麼?是為了逼你在鋼琴前坐一個小時,還是為了練會老師教的東西,並且彈出更好聽的鋼琴曲?」

六歲的宇陽,似懂非懂的,卻也明白,練琴是為了彈出好聽的曲子,不是為了每天坐在鋼琴前一小時。

「不如這樣吧,以後不要再定時練琴一小時,而是一首曲子、一首曲子的分開練。只要你可以按照老師的要求,認真正確的彈好三遍以上,那首曲子就算過關,你可以休息十五分鐘,放鬆玩一下,之後,再練下一首曲子。每天只要練完老師規定的功課,就可以自由玩樂,不一定要練足一個小時。」

改成這樣以「效果為標準」,顯然使得宇陽有動力在最短的時間內,練到老師的要求,再加上曲子和曲子中間的休息時間,也積極鼓勵了宇陽專心認真練完每一首鋼琴曲。由於不再限時一小時,宇陽發現只要認真達到要求,反而有更多玩樂的時間,就這樣成功改掉了宇陽「混時間」的壞習慣,並從小教會他「高效率」的重要性。

逐漸讓孩子有做主的空間

加拿大的學校各項活動很多,對課業的要求,不是太嚴格。看著十一歲的宇陽,每天晃過來、晃過去,學校對課業要求低,他對自己的要求更低,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為了讓宇陽自動自發、又有效率的多學些數理化的知識,我每個星期天會和他討論下一個星期該做的數理化練習,然後清楚的列一張表,只要他做完表上的功課,剩下的時間,可以任意運用。

宇陽天性愛玩,每個星期天,在跟我訂定該週讀書計畫時,都會先花上大半天時間和我討價還價,不停抱怨他的功課太多,沒有玩的時間了。其實我也不清楚,他一個星期可以學會多少東西、做多少功課,我一開始是希望他能夠學五天,玩二天,這樣他才能有足夠的動力,在下個星期再繼續努力學習。但宇陽常常是三、四天就做完我們一起討論出來一週的功課,至少剩下三天可以自由玩耍。

每次我看到宇陽早早做完一週的功課又開始玩時,都有種被騙了的感覺,些後悔相信了他的抱怨,但卻從來沒有不守信用,任意加重該週的功課量,只是在週日討論下一週的功課量時,更堅決的說,他根本就有足夠的時間做完這些功課。

每週和孩子討論他要做的功課量,逐漸讓孩子有自己做主的空間,才能激發出自動自發的學習心。還要以正確迅速做完功課為前提,多出來的時間可以自由玩樂,才能培養出孩子專心且有效率學習的好習慣。

孩子變得成熟上進,並非偶然

上了哈佛後,宇陽彷彿突然間長大了。以前,他以高效率做完該做的事情,目的就是多一些自由玩樂的時間,但上了哈佛後,他以高效率做完該做的事情,目的卻是多一些時間,做更有意義的事。

在哈佛,宇陽不但各科成績接近滿分,大一時,就有生化系教授邀請他參與教科書的著作群,並且被哈佛著名的電腦課程CS50聘為助教。此外,還在大一時入選十二人的哈佛新生學生會及擔任學生會財務長,並與哈佛同學創辦高科技醫療公司,與波士頓兒童醫院合作,以虛擬實境的電腦科技,治療有關眼睛的各種疾病。

我心裡明白,從小培養宇陽重視「高單位時間效率」,才是助他在短時間內,完成多項任務的關鍵。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單位時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