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写的代码,仅做记录使用,如有问题,欢迎指出。ヽ(✿゚▽゚)ノ
描述:
获得用户输入的一个整数,参考该整数值,打印输出"Hello World",要求:
如果输入值是0,直接输出"Hello World"
如果输入值大于0,以两个字符一行方式输出"Hello World"(空格也是字符)
如果输入值小于0,以垂直方式输出"Hello World"
s = "Hello World"
n = int(input())
if n==0:
print(s)
elif n>0:
st =""
for n in range(len(s)):
if(n+1)%2 != 0:
st = st+s[n]
if len(s)==(n+1):
print(st)
else:
st = st+s[n]
print(st)
st=""
else:
for n in s:
print(n)
PS:这段代码是来自于:(https://blog.csdn.net/wls666/article/details/88814186)
描述:
获得用户输入的一个字符串,格式如下:
M OP N
其中,M和N是任何数字,OP代表一种操作,表示为如下四种:+, -, *, /(加减乘除)
根据OP,输出M OP N的运算结果,统一保存小数点后2位。
注意:M和OP、OP和N之间可以存在多个空格,不考虑输入错误情况。
num=input('')
print("{:.2f}".format(eval(num)))
描述:
(这是"实例"题,与课上讲解实例相同,请作答检验学习效果。)
温度的刻画有两个不同体系:摄氏度(Celsius)和华氏度(Fahrenheit)。
请编写程序将用户输入华氏度转换为摄氏度,或将输入的摄氏度转换为华氏度。
转换算法如下:(C表示摄氏度、F表示华氏度)
C = ( F - 32 ) / 1.8
F = C * 1.8 + 32
要求如下:
(1) 输入输出的摄氏度可采用大小写字母C结尾,温度可以是整数或小数,如:12.34C指摄氏度12.34度;
(2) 输入输出的华氏度可采用大小写字母F结尾,温度可以是整数或小数,如:87.65F指摄氏度87.65度;
(3) 输出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输入格式错误时,输出提示:输入格式错误;
(4) 使用input()获得测试用例输入时,不要增加提示字符串。
TmepStr=input("")
if TmepStr[-1] in ['F','f']:
C=(eval(TmepStr[0:-1])-32)/1.8
print("{:.2f}C".format(C))
elif TmepStr[-1] in ['C','c']:
F=1.8*eval(TmepStr[0:-1])+32
print("{:.2f}F".format(F))
else:
print("输入格式错误")
描述:
获得用户输入的一个正整数输入,输出该数字对应的中文字符表示。
0到9对应的中文字符分别是: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num=input("")
str="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Cnum=""
for i in range(len(num)):
a=num[i]
Cnum=Cnum+str[eval(a)]
print("{}".format(Cnum))
描述:
温度的刻画有两个不同体系:摄氏度(Celsius)和华氏度(Fahrenheit)。
请编写程序将用户输入华氏度转换为摄氏度,或将输入的摄氏度转换为华氏度。
转换算法如下:(C表示摄氏度、F表示华氏度)
C = ( F - 32 ) / 1.8
F = C * 1.8 + 32
要求如下:
(1) 输入输出的摄氏度采用大写字母C开头,温度可以是整数或小数,如:C12.34指摄氏度12.34度;
(2) 输入输出的华氏度采用大写字母F开头,温度可以是整数或小数,如:F87.65指摄氏度87.65度;
(3) 不考虑异常输入的问题,输出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4) 使用input()获得测试用例输入时,不要增加提示字符串。
TmepStr=input("")
if TmepStr[0] in ['F','f']:
C=(eval(TmepStr[1:])-32)/1.8
print("C{:.2f}".format(C))
elif TmepStr[0] in ['C','c']:
F=1.8*eval(TmepStr[1:])+32
print("F{:.2f}".format(F))
描述:
人民币和美元是世界上通用的两种货币之一,写一个程序进行货币间币值转换,其中:
人民币和美元间汇率固定为:1美元 = 6.78人民币。
程序可以接受人民币或美元输入,转换为美元或人民币输出。人民币采用RMB表示,美元USD表示,符号和数值之间没有空格。
注意:
(1) 这是一个OJ题目,获得输入请使用input() ;
(2) 不提示输出格式错误,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money=input("")
if money[0:3] in ['RMB']:
U=(eval(money[3:]))/6.78
print("USD{:.2f}".format(U))
elif money[0:3] in ['USD']:
R=6.78*eval(money[3:])
print("RMB{:.2f}".format(R))
描述:
使用turtle库,绘制一个八边形。
import turtle as t
t.pensize(2)
for i in range(8):
t.fd(100)
t.left(45)
描述:
使用turtle库,绘制一个八角图形。
import turtle as t
t.pensize(2)
for i in range(8)):
t.fd(150)
t.left(135))
2333自编程序,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我懒…)
import turtle as t
t.setup(650,350)
t.penup()
t.right(90)
t.fd(60)
t.left(90)
t.pendown()
t.pensize(15)
t.pencolor("brown")
t.fd(100)
t.circle(20,180)
t.fd(20)
for i in range(2):
t.right(180)
t.circle(20,180)
t.fd(20)
t.circle(-20,180)
t.left(180)
t.circle(40,90)
t.right(90)
for i in range(2):
t.fd(20)
t.circle(20,180)
t.right(180)
t.fd(20)
t.circle(20,180)
t.fd(60)
t.done()
import turtle as t
t.setup(650,350,200,200)
t.penup()
t.fd(-250)
t.pendown()
t.pensize(25)
t.pencolor("purple")
t.seth(-40)
for i in range(4):
t.circle(40,80)
t.circle(-40,80)
t.circle(40,80/2)
t.circle(16,180)
t.fd(40*2/3)
t.done()
import turtle as t
t.setup(480,480)
t.pensize(5)
t.penup()
t.goto(-80,-80)
t.pendown()
for i in range(4):
t.fd(160)
t.left(90)
t.done()
import turtle as t
for i in range(6):
t.fd(40)
t.left(60)
t.done()
import turtle as t
for i in range(9):
t.fd(40)
t.left(80)
t.done()
import turtle as t
for i in range(4):
t.left(45)
t.fd(80)
t.left(90)
t.circle(80,45)
t.left(90)
t.fd(80)
t.done()
描述:
获得用户输入的一个整字,a,计算a的平方根,保留小数点后3位,并打印输出。
输出结果采用宽度30个字符、右对齐输出、多余字符采用加号(+)填充。
如果结果超过30个字符,则以结果宽度为准。
a=input("")
aa=pow(eval(a),0.5)
print("{0:+>30.3f}".format(aa))
描述:
获得输入的一个字符串s,以字符减号(-)分割s,将其中首尾两段用加号(+)组合后输出。
str=input("")
strr=str.split("-")
print("{}+{}".format(strr[0],strr[-1]))
描述:
这是"实例"题,与课上讲解实例相同,请作答检验学习效果。
工作日模式要努力到什么水平,才能与每天努力1%一样?
-A君: 一年365天,每天进步1%,不停歇
-B君: 一年365天,每周工作5天休息2天,休息日下降1% ,要多努力呢?
每周工作5天休息2天,计算工作日的努力参数是多少才能与每天努力1%一样。
要求如下:
(1) 一年365天,以第0天的能力值为基数,记为1.0;
(2) 当好好学习时,能力值相比前一天提高1%;当没有学习时,由于遗忘等原因能力值相比前一天下降1%;
adayup=pow(1.01,365)
def dayUp(df):
dayup=1
for i in range(365):
if i%7 in [0,6]:
dayup=dayup*(1-0.01)
else:
dayup=dayup*(1+df)
return dayup
dayfactor=0.01
while dayUp(dayfactor)<adayup:
dayfactor+=0.001
print("工作日的努力参数是: {:.3f}".format(dayfactor))
描述:
这是"实例"题,与课上讲解实例相同,请作答检验学习效果。
采用字符串方式打印可以动态变化的文本进度条,进度条需要能在一行中逐渐变化
要求如下:
(1) 采用sleep()模拟一个持续的进度,获得文本进度条的变化时间;
(2) 通过print()函数实现单行动态刷新,在print()函数中更换参数end的默认值为’’,每次使用print()函数输出时不能换行;
(3) 要能回退:打印后光标到之前的位置 \r。
请在Windows的命令行(cmd或PowerShell)或其他操作系统的命令行下执行Python程序,获得进度条效果。
import time
scale = 50
print("执行开始".center(scale//2,'-'))
start = time.perf_counter()
for i in range(scale+1):
a = '*' * i
b = '.' * (scale - i)
c = (i/scale)*100
dur = time.perf_counter() - start
print("\r{:^3.0f}%[{}->{}]{:.2f}s".format(c,a,b,dur),end='')
time.sleep(0.1)
print("\n"+"执行结束".center(scale//2,'-'))
描述:
获得用户输入的一个数字,可能是整数或浮点数,a,计算a的三次方值,并打印输出。
输出结果采用宽度20个字符、居中输出、多余字符采用减号(-)填充。
如果结果超过20个字符,则以结果宽度为准。
a=eval(input(""))
print("{:-^20}".format(pow(a,3)))
描述:
读入一个整数N,N是奇数,输出由星号字符组成的等边三角形,要求:
第1行1个星号,第2行3个星号,第3行5个星号,依次类推,最后一行共N的星号。
N=eval(input(""))
for i in range(1,N+1,2):
print("{0:^{1}}".format("*"*i,N))
描述:
恺撒密码是古罗马恺撒大帝用来对军事情报进行加解密的算法,它采用了替换方法对信息中的每一个英文字符循环替换为字母表序列中该字符后面的第三个字符,即,字母表的对应关系如下:
原文: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密文: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对于原文字符P,其密文字符C满足如下条件:C=(P+3) mod 26
上述是凯撒密码的加密方法,解密方法反之,即:P=(C-3) mod 26
假设用户可能使用的输入包含大小写字母azAZ、空格和特殊符号,请编写一个程序,对输入字符串进行恺撒密码加密,直接输出结果,其中空格不用进行加密处理。使用input()获得输入。
bef=input()
cs=""
for s in bef:
if 'a'<=s<= 'z':
cs+=chr(ord('a')+(ord(s)-ord('a')+3)%26)
elif 'A'<=s<='Z':
cs+=chr(ord('A')+(ord(s)-ord('A')+3)%26)
else:
cs+=s
print(cs)
描述:
四位玫瑰数是4位数的自幂数。自幂数是指一个 n 位数,它的每个位上的数字的 n 次幂之和等于它本身。
例如:当n为3时,有1^3 + 5^3 + 3^3 = 153,153即是n为3时的一个自幂数,3位数的自幂数被称为水仙花数。
请输出所有4位数的四位玫瑰数,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每个数字一行。
第一种方法:我考虑将数转为字符串形式,提取字符串每个字符再转为数字形式求幂和,但是测试运行时间比第二种方法长
for i in range(1000,10000):
m=0
for s in str(i):
m += pow(eval(s),4)
if m==i:
print(i)
第二种方法:数学思维,分离每个数
for i in range(1000,10000):
a=i//1000
b=i//100-a*10
c=i//10-a*100-b*10
d=i-a*1000-b*100-c*10
m=a**4+b**4+c**4+d**4
if m==i:
print(i)
描述:
求100以内所有素数之和并输出。
素数指从大于1,且仅能被1和自己整除的整数。
提示:可以逐一判断100以内每个数是否为素数,然后求和。
a = 2
for i in range(3,100):
for b in range(2,i):
if i%b == 0:
break
else:
a += i
print(a)
描述:
这是"实例"题,与课上讲解实例相同,请作答检验学习效果。
BMI :Body Mass Index 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和健康程度重要标准,主要用于统计分析
定义:BMI = 体重 (kg) /身高2(m2)
获取用户输入的体重和身高值,计算并给出国际和国内的 BMI 分类
height,wight=eval(input(""))
BMI=wight/pow(height,2)
print("BMI数值为:{:.2f}".format(BMI))
WHO,NAT="",""
if BMI<18.5:
WHO,NAT="偏瘦","偏瘦"
elif 18.5<=BMI<24:
WHO,NAT="正常","正常"
elif 24<=BMI<25:
WHO,NAT="正常","偏胖"
elif 25<=BMI<28:
WHO,NAT="偏胖","偏胖"
elif 28<=BMI<30:
WHO,NAT="偏胖","肥胖"
else:
WHO,NAT="肥胖","肥胖"
print("BMI指标为:国际'{0}',国内'{1}'".format(WHO,NAT))
描述:
这是"实例"题,与课上讲解实例相同,请作答检验学习效果。
求解圆周率可以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在一个正方形中撒点,根据在1/4圆内点的数量占总撒点数的比例计算圆周率值。
请以123作为随机数种子,获得用户输入的撒点数量,编写程序输出圆周率的值,保留小数点后6位。
from random import random,seed
DARTS=eval(input())
hits=0.0
seed(123)
for i in range(DARTS):
x,y=random(),random()
dist=pow(x**2+y**2,0.5)
if dist<=1.0:
hits+=1
pi=4*(hits/DARTS)
print("{:.6f}".format(pi))
描述:
编写程序计算如下数列的值:
1-2+3-4…966
其中,所有数字为整数,从1开始递增,奇数为正,偶数为负
我的解答:
s=0
for i in range(1,967):
if i%2==0:
s=s-i
else:
s=s+i
print(s)
答案:(emmm我觉得答案写复杂了)
s = 0
count = 1
while count <=966:
if count%2 == 0:
s -= count
else:
s += count
count += 1
print(s)
描述:
给用户三次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的机会,要求如下:
1)如输入第一行输入用户名为‘Kate’,第二行输入密码为‘666666’,输出‘登录成功!’,退出程序;
2)当一共有3次输入用户名或密码不正确输出“3次用户名或者密码均有误!退出程序。”。
count=0
while count<3:
name=input()
passkey=input()
if name=='Kate' and passkey=='666666':
print("登录成功!")
break
else:
count+=1
if count==3:
print("3次用户名或者密码均有误!退出程序。")
描述:
“水仙花数"是指一个三位整数,其各位数字的3次方和等于该数本身。
例如:ABC是一个"3位水仙花数”,则:A的3次方+B的3次方+C的3次方 = ABC。
请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出所有的3位水仙花数,请用"逗号"分隔输出结果。
s=""
for i in range(100,1000):
m=0
for k in str(i):
m += pow(eval(k),3)
if m==i:
s+="{},".format(i)
print(s[0:-1])
描述:
补充编程模板中代码,完成如下功能:
以整数17为随机数种子,获取用户输入整数N为长度,产生3个长度为N位的密码,密码的每位是一个数字。每个密码单独一行输出。
产生密码采用random.randint()函数。
import random
def genpwd(length):
x=random.randint(10**(length-1),10**(length)-1)
return x
length = eval(input())
random.seed(17)
for i in range(3):
print(genpwd(length))
描述:
补充编程模板中代码,完成如下功能:
获得用户输入数字N,计算并输出从N开始的5个质数,单行输出,质数间用逗号,分割。
注意:用户输入的数字N可能是浮点数,都是正数;最后一个输出后不用逗号。
def prime(m):
for i in range(2,m):
if m%i==0: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N=eval(input())
n=int(N)
n+=1 if n<N else n
count=5
while count>0:
if prime(n):
if count>1:
print(n,end=",")
else:
print(n)
count-=1
n+=1
参考答案:
import turtle as t
import time
def drawGap(): #绘制数码管间隔
t.penup()
t.fd(5)
def drawLine(draw): #绘制单段数码管
drawGap()
t.pendown() if draw else t.penup()
t.fd(40)
drawGap()
t.right(90)
def drawDigit(d): #根据数字绘制七段数码管
drawLine(True) if d in [2,3,4,5,6,8,9] else drawLine(False)
drawLine(True) if d in [0,1,3,4,5,6,7,8,9] else drawLine(False)
drawLine(True) if d in [0,2,3,5,6,8,9] else drawLine(False)
drawLine(True) if d in [0,2,6,8] else drawLine(False)
t.left(90)
drawLine(True) if d in [0,4,5,6,8,9] else drawLine(False)
drawLine(True) if d in [0,2,3,5,6,7,8,9] else drawLine(False)
drawLine(True) if d in [0,1,2,3,4,7,8,9] else drawLine(False)
t.left(180)
t.penup()
t.fd(20)
def drawDate(date):
t.pencolor("red")
for i in date:
drawDigit(eval(i))
def main():
t.setup(800, 350, 200, 200)
t.penup()
t.fd(-300)
t.pensize(5)
drawDate(time.strftime('%Y%m%d',time.gmtime()))
t.done()
main()
参考答案:
import turtle
def koch(size, n):
if n == 0:
turtle.fd(size)
else:
for angle in [0, 60, -120, 60]:
turtle.left(angle)
koch(size/3, n-1)
def main(level):
turtle.setup(600,600)
turtle.penup()
turtle.goto(-200, 100)
turtle.pendown()
turtle.pensize(2)
koch(400,level)
turtle.right(120)
koch(400,level)
turtle.right(120)
koch(400,level)
turtle.hideturtle()
try:
level = eval(input("请输入科赫曲线的阶: "))
main(level)
except:
print("输入错误")
描述:
请根据编程模板补充代码,计算任意个输入数字的乘积。
注意,仅需要在标注…的地方补充一行或多行代码。
def cmul(a,*b):
m=a
for i in b:
m *= i
return m
print(eval("cmul({})".format(input())))
描述:
根据编程模板补充代码,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值,具体功能如下:
def fbi(n):
if n==1 or n==2:
return 1
else:
return fbi(n-1)+fbi(n-2)
n = eval(input())
print(fbi(n))
描述:
汉诺塔问题大家都清楚,这里不再赘述。
请补充编程模板中代码,完成如下功能:
有三个圆柱A、B、C,初始时A上有N个圆盘,N由用户输入给出,最终移动到圆柱C上。
每次移动步骤的表达方式示例如下:[STEP 10] A->C。其中,STEP是步骤序号,宽度为4个字符,右对齐。
请编写代码,获得输入N后,输出汉诺塔移动的步骤。
输入格式:一个整数
输出格式:每个步骤一行,每行参考格式如下:[STEP 10] A->C
steps = 0
def hanoi(src, des, mid, n):
global steps
if n == 1:
steps+=1
print("[STEP{:>4}] {}->{}".format(steps, src, des))
else:
hanoi(src,mid,des,n-1)
steps+=1
print("[STEP{:>4}] {}->{}".format(steps, src, des))
hanoi(mid,des,src,n-1)
N = eval(input())
hanoi("A", "C", "B", N)
描述:
获得用户输入的一个整数N,输出N中所出现不同数字的和。
例如:用户输入 123123123,其中所出现的不同数字为:1、2、3,这几个数字和为6。
Num=set(input())
s=0
for x in Num:
s=s+eval(x)
print(s)
描述:
编程模板中给出了一个字符串,其中包含了含有重复的人名,请直接输出出现最多的人名。
s = '''双儿 洪七公 赵敏 赵敏 逍遥子 鳌拜 殷天正 金轮法王 乔峰 杨过 洪七公 郭靖
杨逍 鳌拜 殷天正 段誉 杨逍 慕容复 阿紫 慕容复 郭芙 乔峰 令狐冲 郭芙
金轮法王 小龙女 杨过 慕容复 梅超风 李莫愁 洪七公 张无忌 梅超风 杨逍
鳌拜 岳不群 黄药师 黄蓉 段誉 金轮法王 忽必烈 忽必烈 张三丰 乔峰 乔峰
阿紫 乔峰 金轮法王 袁冠南 张无忌 郭襄 黄蓉 李莫愁 赵敏 赵敏 郭芙 张三丰
乔峰 赵敏 梅超风 双儿 鳌拜 陈家洛 袁冠南 郭芙 郭芙 杨逍 赵敏 金轮法王
忽必烈 慕容复 张三丰 赵敏 杨逍 令狐冲 黄药师 袁冠南 杨逍 完颜洪烈 殷天正
李莫愁 阿紫 逍遥子 乔峰 逍遥子 完颜洪烈 郭芙 杨逍 张无忌 杨过 慕容复
逍遥子 虚竹 双儿 乔峰 郭芙 黄蓉 李莫愁 陈家洛 杨过 忽必烈 鳌拜 王语嫣
洪七公 韦小宝 阿朱 梅超风 段誉 岳灵珊 完颜洪烈 乔峰 段誉 杨过 杨过 慕容复
黄蓉 杨过 阿紫 杨逍 张三丰 张三丰 赵敏 张三丰 杨逍 黄蓉 金轮法王 郭襄
张三丰 令狐冲 赵敏 郭芙 韦小宝 黄药师 阿紫 韦小宝 金轮法王 杨逍 令狐冲 阿紫
洪七公 袁冠南 双儿 郭靖 鳌拜 谢逊 阿紫 郭襄 梅超风 张无忌 段誉 忽必烈
完颜洪烈 双儿 逍遥子 谢逊 完颜洪烈 殷天正 金轮法王 张三丰 双儿 郭襄 阿朱
郭襄 双儿 李莫愁 郭襄 忽必烈 金轮法王 张无忌 鳌拜 忽必烈 郭襄 令狐冲
谢逊 梅超风 殷天正 段誉 袁冠南 张三丰 王语嫣 阿紫 谢逊 杨过 郭靖 黄蓉
双儿 灭绝师太 段誉 张无忌 陈家洛 黄蓉 鳌拜 黄药师 逍遥子 忽必烈 赵敏
逍遥子 完颜洪烈 金轮法王 双儿 鳌拜 洪七公 郭芙 郭襄 赵敏'''
words=s.split()
counts={}
for word in words:
counts[word]=counts.get(word,0)+1
items=list(counts.items())
items.sort(key=lambda x:x[1],reverse=True)
word,count=items[0]
print(word)
参考答案:
ls = s.split()
d = {}
for i in ls:
d[i] = d.get(i, 0) + 1
max_name, max_cnt = "", 0
for k in d:
if d[k] > max_cnt:
max_name, max_cnt = k, d[k]
print(max_name)
描述:
打印输出附件文件的平均列数,计算方法如下:
(1)有效行指包含至少一个字符的行,不计算空行;
(2)每行的列数为其有效字符数;
(3)平均列数为有效行的列数平均值,采用四舍五入方式取整数进位。
参考答案
f = open("latex.log")
s, c = 0, 0
for line in f:
line = line.strip("\n") #str.strip(chars)从str中去电在其左右侧chars中列出的字符
if line == "":
continue
s += len(line) #空格也是有效字符 空字符
c += 1
print(round(s/c))
#for line in f 获取的line包含每行最后的换行符(\n),所以,去掉该换行符进行统计。
描述:
附件是一个CSV格式文件,提取数据进行如下格式转换:
(1)按行进行倒序排列;
(2)每行数据倒序排列;
(3)使用分号(;)代替逗号(,)分割数据,无空格;
按照上述要求转换后将数据输出。
f = open("data.csv")
ls = f.readlines() #readlines读入文件所有行,以每行为元素形成列表
ls = ls[::-1] #对ls列表元素倒序
lt = []
for item in ls:
item = item.strip("\n") #去掉每行的\n
item = item.replace(" ", "") #使用replace()去掉每行元素两侧的空格
lt = item.split(",") #返回一个列表,由item根据“,”分隔组成
lt = lt[::-1] #lt倒序
print(";".join(lt)) #在lt变量除最后一个元素外每个元素后增加一个“;”
f.close()
描述:
获得用户的任何可能输入,将其中的英文字符进行打印输出,程序不出现错误。
我的解答
any=input()
for item in any:
if ord('a')<=ord(item)<=ord('z') or ord('A')<=ord(item)<=ord('Z'):
print(item,end='')
else:
continue
参考答案
alpha = []
for i in range(26):
alpha.append(chr(ord('a') + i))
alpha.append(chr(ord('A') + i))
s = input()
for c in s:
if c in alpha:
print(c, end="")
描述:
获得用户输入的一个数字,可能是浮点数或复数,如果是整数仅接收十进制形式,且只能是数字。对输入数字进行平方运算,输出结果。
要求:
(1)无论用户输入何种内容,程序无错误;
(2)如果输入有误,请输出"输入有误"。
参考答案
s = input()
try:
if complex(s) == complex(eval(s)):
print(eval(s)**2)
except:
print("输入有误")
#complex()和complex(eval())之间的比较将能够排除非数字类型的输入。
#不能直接使用eval(),否则,用户可以通过输入表达式(如100**2)输入数字,
#与要求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带来安全隐患)。
描述:
获取系统的递归深度、当前执行文件路径、系统最大UNICODE编码值等3个信息,并打印输出。
输出格式如下:
RECLIMIT:<深度>, EXEPATH:<文件路径>, UNICODE:<最大编码值>
提示:请在sys标准库中寻找上述功能。
import sys
n=sys.getrecursionlimit()
path=sys.executable
code=sys.maxunicode
print("RECLIMIT:{}, EXEPATH:{}, UNICODE:{}".format(n,path,code))
###二维数据表格输出
描述:
tabulate能够对二维数据进行表格输出,是Python优秀的第三方计算生态。
参考编程模板中给定的数据和代码,编写程序,能够输出如下风格效果的表格数据。
from tabulate import tabulate
data = [ ["北京理工大学", "985", 2000], \
["清华大学", "985", 3000], \
["大连理工大学", "985", 4000], \
["深圳大学", "211", 2000], \
["沈阳大学", "省本", 2000], \
]
print(tabulate(data, tablefmt="gr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