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 徐芸茜 见习记者 方凤娇 北京报道
进入6月份,因麦收开启、产区余粮紧张、销区适量补货、陈粮拍卖价格高等原因,国产大豆进入了上行趋势。且由于陈豆拍卖火爆,东北产区大豆价格持续上调,南方豆价也跟随东北豆上涨。
供需层面来看,“目前,国产大豆市场呈现供需两弱的格局。”南华期货副总经理、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唐启军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供应端看,基层余粮寥寥无几,贸易商上量困难,多在消耗库存为主。虽然国储大豆在6月12日开始拍卖,但是从投放量看也是寥寥无几,三轮拍卖才共计投放13万吨,市场供应量极为有限。
从需求端看,下游需求处于疲弱的态势中,豆制品逐渐进入消费淡季,加之疫情影响豆制品需求受到拖累,豆制品企业的采购积极性开始下降。蛋白企业面对东北高价的大豆,采购积极性也开始下降,目前也将逐渐进入到停产检修的阶段中。整体看,目前国产大豆市场处于供需两弱的格局中。
在国内供应紧张、国产大豆价格高企的情况下,市场对于进口大豆兴趣更大。
据海关总署6月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大豆进口93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7.7%;1-5月累计进口3388万吨,同比增长6.8%。显示尽管全球疫情阴霾尚未消退,但中国仍在加紧购买步伐。
徽商期货农产品分析师洪敏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疫情形势严峻,市场担忧南美大豆付运受阻。世卫组织三月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定性为全球性流行病,主要大豆出口国巴西及阿根廷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导致阿根廷物流困难。但是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淡化,库存已经在不断增加。
对于国产大豆价格后续走势,多位受访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进口补充的情况、中美关系、中储的拍卖进展等等都是影响国产大豆价格的重要因素。
国产存在供需缺口
随着我国国内大豆供应出现紧张,国家有关方面已经在陆续安排储备大豆出库,以满足市场需求,平抑价格上涨。
据中储粮网消息,6月23日,中储粮第三批计划3.2613万吨国产大豆拍卖,开拍4分钟全部溢价成交。
唐启军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储粮第三拍全部溢价成交是在预期范围内的。因为目前国产大豆市场余粮基本见底,市场需要新的补给。而从6月12日开拍以来,这三轮投放数量分别是60486吨、40475吨和32613吨,呈现逐渐减少态势。物以稀为贵,第三轮竟拍出了5390元/吨的高价,如此高价,已经和现货市场新豆价格接轨,反映了市场粮源不足的现实。
“如果从往年的市场情况看,大豆拍卖将增加市场的有效供给,随着持续拍卖的进行,拍卖粮流入市场会对价格形成抑制作用。但是,国产大豆市场今非昔比,预计后续的中储粮拍卖仍会维持高成交、高溢价的情况。”唐启军说。
近期国产大豆的上涨引起了市场关注,中粮期货研究院油脂油料高级研究员白杰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国产大豆价格上涨主要因国产大豆供需不平衡所致。
2019年国产大豆减产,大豆质量欠佳,农民积极卖粮,在今年春节前,农户余粮已经不多。今年3月后,国内大豆轮换收购价格不断提高以加速收购进度,收购价格的提高直接推升了国产大豆产区价格,而由于市场对国产大豆供需缺口预期强烈,近期国内储备大豆拍卖成交火爆,从侧面反映出市场存在供需缺口。
徽商期货农产品分析师洪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储粮直属库高价收购大豆,提振国产大豆行情直属库提价收购,加上基差余粮不多,东北农户追涨情绪浓厚且多惜售,贸易商上量困难且收购成本持续增加,提振其报价持续上涨。随着东北大豆价格持续大涨,南方市场大豆价格亦水涨船高,利好国产大豆行情。
此外,新作大豆还未上市,国内大豆供给偏紧。近年来国产大豆种植成本高,利润偏低,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而且大豆新作上市一般在8月底,陈豆无法交割,供给偏紧。
“在国内非洲猪瘟爆发之前,国内蛋白需求持续增长,影响国内供需的因素主要为进口量和到港节奏,但是在目前国内生猪产能缓慢恢复的过程中,国内蛋白饲料消费也成为市场所关心的重点。”白杰对本报记者表示。
新冠疫情影响,需求恢复需要时间。洪敏认为,疫情对于消费行情的打击仍未完全恢复,大豆下游消费也无法避免的收到影响,需求的恢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在白杰看来,“在新季大豆上市之前,预计国产大豆价格仍将偏强运行。”
对于后续影响大豆产业运行逻辑的关键点,洪敏认为,国产大豆需要关注国储拍卖、市场需求、进口大豆到港等情况;进口大豆主要还是要关注中美关系、巴西疫情、下游豆粕消费需求等。
从历年同期的价格看,每年进入6月后国产大豆的价格都是持续在高位的,南方豆在湖北新豆上市后,价格会出现下行趋势,但在湖北豆上市前,价格的变化幅度不大。
卓创资讯分析预计今年国产大豆在湖北新季大豆上市前可能也将维持高位,但由于上半年没有俄豆进口、其他非转大豆进口数量预期增加,后续各类非转豆的进口数量是一个的关键,进口数量不大将导致未来一个月国产大豆价格仍在高位;中美关系阴晴不定,中储的拍卖进展也是未来的重点。
进口市场需求量增大
在一片涨声中,销区市场对国产大豆补库意愿不强,进口市场需求量增大。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消耗品之一,我国大豆80%以上依赖进口。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进口8851.1万吨大豆,约占全球大豆贸易量64%以上。在国产大豆价格高企的情况下,进口补充的情况也是影响国产大豆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此前表示,中国5月原油和大豆进口激增,是企业根据国际市场变化和国内生产需要、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的进口。巴西本币贬值、大豆出口意愿增强等因素,也推动了中国大豆进口的增长。
“目前来看,国内大豆进口处在较为充裕的状态。”中粮期货研究院油脂油料高级研究员白杰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20年5—7月份的大豆到港量预计均在1000万吨左右及以上,月度进口量高于近三年均值,国内油厂进口大豆库存自4月中旬开始逐渐增加,主要油厂进口大豆库存合计超过570万吨,已经高于近三年均值水平。
唐启军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我国油厂的采购节奏有所放缓,对巴西向我国出口大豆产生一定影响。从我国进口数据来看,2020年1—4月大豆共进口2450.58万吨。其中从巴西共进口1317.71万吨,同比减少14.97%。
从我国大豆进口现状看,5月份各港口进口大豆937万吨,6月份国内各港口进口大豆预报1044.1万吨,和前几个月相比,出现比较大的增幅。后续7月份到港量初步预估1040万吨,8月初步预估920万吨,9月初步预估810万吨,10月份初步预估720万吨。“按上述到港预估量,预计2019/2020年度中国进口大豆量将达到9601.58万吨,同比增幅15.97%。整体看来,今后几个月将一直维持着高到港量。”唐启军表示。
来自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也显示,在截至6月11日的一周,我国买家采购135.3万吨美国大豆,明显高于上周的85.4万吨。
随着中国对全球大豆采购的需求正在快速恢复,权威人士预计,今年我国大豆进口有可能再创新高,此前,我国大豆年度进口最高纪录为2017年的9554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