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笔记之三 中外互联网及媒介素养(网络素养)的比较

中外互联网及媒介素养(网络素养)的比较

Internet,又称网际网络,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
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结构

国内外互联网的比较
起步:
  • 国外起步早,美国最先发展
    因特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的军事领域
  • 国内起步晚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虽然起步比国际互联网发展晚,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同样快速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发展时间晚于西方国家。但中国互联网已经形成规模,互联网应用走向多元化。互联网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方式,甚至影响着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社会进程
互联网成果:
  • 国外 最新成果较少,而且对国民生活和日常应用不是最接近的
  • 国内 较多依托于互联网的智能化成果,如支付宝、微信、共享单车等,与国民日常生活最接近
  • 原因:国外资本化社会生产,利益主要存在于大企业或政府
    国内人口众多,生产获利主要依托民众
互联网安全:

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信息时代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国内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 国外 信息化发展比较好的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非常重视国家信息安全的管理工作,而且国民互联网素质相对较高
  • 国内 互联网发展起步较晚,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及监管较晚,所以国内网络安全较差
2017互联网年度回顾与未来展望

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

网络素养是运用电脑及网络资源的能力来定位、组织、理解、估价和分析信息。

  • 而《网络素养》一书中则指通过注意力、对垃圾信息的识别能力、参与力、协作力和联网智慧来更好地使用网络
  • 层级Ⅰ:工具层级。即是对基础互联网工具的使用,包括了搜索引擎(了解搜索引擎功能、搜索技巧等)、信息管理工具(管理信息来源、选择合适信息源等)和个人管理工具(信息导图、知识管理等)三个方面。(学会基本工具的使用即可)
    层级Ⅱ:识别层级。即在能够使用基础工具的基础上,对信息有分辨和识别的能力,且具备互联网责任。(面对大量的信息,应该通过不断的对比验证,建立自己的可信信息源)
    层级Ⅲ:参与层级。即能够在互联网世界中找到自己位置的同时,学会分享和连接更多人。这一层级分为个人与社会两个方面。个人方面:具有互联网分享精神,并且学会在互联网世界中保护自己的信息。(参与到网络社区的良性共建中)
    层级Ⅳ:协作层级。即在与更多人发生联系与交互之后,产生更进一步的行动和创造。
    层级Ⅴ:智慧网络人。已经能够熟练使用互联网、且能在虚拟和现实的交互中利用互联网来解决一个复杂的现实问题。(综合运用前面的技能,称为智慧网络人)

现代社会, 网络已经渗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它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 同时, 也深刻地改变了传播生态。网络传播已经成为现代大众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

国内外媒介(网络)素养的比较
网络素养水平:
  • 国外 较高
    原因在于,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早已在工业革命时期就也就提高,同时也已经意识到国民素质(包括媒介素养)的重要性。所以,西方国家在当代媒介素养、网络素养的方面已经存在一个相对完备的教育体系。理所当然就会较国内会高
  • 国内 总体较低
    具体现状可见 CNNIC:2014年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网民篇
    虽然国内互联网发展迅猛,网络水平及网络生产力较高,总体国民网络素养(媒介素养)并不高
    心得笔记之三 中外互联网及媒介素养(网络素养)的比较_第1张图片
    数据表1来源CNNIC

    心得笔记之三 中外互联网及媒介素养(网络素养)的比较_第2张图片
    数据表2/大专学历以上的网民比例达25.7%,而高中/中专学历以下的网民减少使用的比例为21.1%,相对较低。来源CNNIC

原因

  • 1.网民年龄结构年轻化和学历低级化
    2.舆论监管仍存在较大难度
    3.个人常识匮乏或价值观扭曲,诉诸不满于网络
如何提高国民网络素养?

中国当前国民网络素养和媒介素养普遍不高,,那么该如何提高我们的网络素养呢?
个人认为,要提高网络素养就需要做到提高以下五大能力(从《网络素养》一书中总结而来):

  • 价值判断能力
  • 自我保护能力
  • 内容辨识能力
  • 批判解读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得笔记之三 中外互联网及媒介素养(网络素养)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