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7》

《剑桥中国史7》

作 者

费正清,崔瑞德

关于作者:

费正清,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头号中国通”,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崔瑞德,西方对中国隋唐史研究的奠基人。作为总编辑,两人前后花了整整20年的时间,汇集世界范围内历史大家的毕生研究成果,成就了这部外国人研读中国历史的经典传世之作。

关于本书:

本书以“研究”为切入点,在一个时代一册的体系上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它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微观视角的审视,着重对微观层面的思考,有利于人们对历史进行对照反思、找出历代王朝更替的真正动因,是历史爱好者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必备选择!

核心内容:

从军事、财政和正统性三个方面,详细讲述清朝中晚期所遭遇的危机,探究清朝对外防御能力下降的原因,分析财政体系的不完善所导致的社会矛盾,追踪清朝“正统性”的发展历程。

一、军事人的保守,导致了清朝对外防御能力的下降


从本质上说,清朝不是一个文弱的朝代,它最初从东北的女真部落起兵,仅用了20年的时间就统一了中车,是具有一定的军事素养和实践经验的,但到了清朝晚期,却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对外战争失利。单从战争本身看,恰恰是清朝中后期军事上的保守,造成了对外防御能力的下降。在武器技术方面,清朝的保守性也是非常突出的。八旗士兵并不大注重使用抢炮这样的火器,虽然火器在明朝时候就已经有了,但清朝却没有把这个优势很好地继承下来,直到康熙年间,虽然要平定南方的一系列藩王叛乱,才开始重新启用当时外国传教士带过来的一些火器。在叛乱平定以后,火器的研制又停滞不前了,清朝中期在军事技术方面是退步的。

二、货币和税收体系的混乱,引发了清朝中后期的社会矛盾


清朝的财政系统有着很大的特点:高度的货币化。在古代的中国,虽然钱很早就有了,但它的使用率其实不是特别高,收现钱的情况也并不普遍。到了清朝,情况就有了很大改变,一方面是因为民间小型资本主义的发展,物质产品的种类变多了,人们有了跨区域交换更多产品的需要,使得货币的使用比以前都更普及。另一方面,由于清朝中央集权的加强,能够强制推行货币在民间的流通。

清朝在推行货币化的过程中只做到了一半,也就是要求全国必须用货币来交易,但在民间的另一半却出现了失误,因为它没有严格地规定老百姓需要交的粮食和货币的比价,或者即便规定了,在基层的执行也相当不严格,这就是导致了基层的实际税率很容易被人操控,经常会出现实物和货币的折合率方面的舞弊。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清朝的中前期一度是“通货膨胀”,而到了中后期又开始“通货紧缩”。通货紧缩伤害最大的是生产者,或者说是种粮食的老百姓。他们需要用更多粮食来换银子交税。但粮食的生产是有限的,它总归处在一个平衡上,当这种平稳被严重打破的时候,矛盾就爆发了。

三、太平天国运动,加剧了清朝政府的正统性危机


正统性是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根基,它维持着一个政权从上到下的统治秩序,也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稳定性。关于正统性的质疑一直没有断绝过,它贯穿了整个清朝的始终。19世纪中叶发生的太平军起义。使得这种正统性危机达到了顶峰。

清政府启用了曾国藩和李鸿章两人,联合当时在中国的欧美势力,共同镇压了太平军。如果从1864年太平天国的首都南京被攻陷算的话,这个政权一共存在了11年。这些年里,它用实际行动证明:清政府并不是坚不可摧的,推翻满族人建立的这个政权是有可能的。这些思想都为后来更多的起义和革命活动树立了典型,也间接导致了清朝最后的灭亡。

你可能感兴趣的:(《剑桥中国史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