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是否也该借鉴“医生规培“制度呢?

来源:律事通

永远不要放弃知识的积累与更新 ,否则律师的价值也就丧失了。市场就是这么残酷,你若不争取在市场中崭露头角,那么毕竟市场会加速淘汰你。

最近随着儿科医生的稀缺,再次让我国医师培养制度受到广泛关注,不少年轻或者已经不年轻的住院医师们把“医生规培”体制引入了公众的视野。

不算不知道,从临床医学5到7年学制之下,还要经历毕业后以“规培”名义在医院苦苦奉献3到5年时间,另外取得医师资格后就业还要从实习医生开始。不仅在收入上只有微薄的补贴,更是要承担医院值班看护等各类苦活累活。

真正熬到出道行医估计也要快40岁了吧,如果是一些重点学科还要同期读博士写专业论文等等,拖到45岁也不算罕见。相比之下,律师似乎轻松多了,一毕业通过司法考试取得职业资格,经过一年实习期就能独立执业了,虽然也难免存在收入低、压力大的窘境,但比起医生的“规培之路”还是好多了。

李敖在北大演讲的时候有趣地引用过毛的一首词“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似乎有点形象地描绘了医生与律师对于现行培养制度的反差。

尽管医生的培养之路更加严格漫长甚至折磨人,但确实让真正熬出头医生成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妙手仁心,相比之下律师虽然没有太多的制度来严格磨砺但实则承受了更多的执业压力。

不论医生还是律师,都是以自身能力为生存的前提,但在目前的国家制度领域,或则本意上更希望对于医疗水准的建立纳入一个严谨的培养规程中,而对于律师这样一个法律服务领域则丢给了市场更多地优胜劣汰。到底谁能在花丛中笑,实则未知。

当下律师培养制度的空乏

有一次和律师朋友一起吃饭,他手下的律师助理调侃目前的年轻律师太悲催,拿着律师证投入这个巨大的市场却怎么也不能适应,把自己形容为《兵临城下》里的瓦里西,拿着几发子弹就被推上了战场。客户觉得自己太青涩,老板觉得自己太学生气,自己也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

尽管我们有每年律协安排的律师学习课程,尤其对于实习律师严格考核课程培训情况,但真的有多少用处呢,或许其中一两门实用、热点的讲座会人气爆棚,但更多常规的课程还是让年轻律师觉得太空乏了。

比较一下其他国家的律师执业前培养,拿日本为例,通过率极低的司法考试之后就是统一组织的“司法研修期”,一般为1到2年,期间由法务部门发放生活学习费用,安排实际执业的律师、法官、检察官来上课,课程内容完全按照实际案例及操作来实践,没有空洞的理论课程,完全按照独立执业的法律人拿到案件材料后如何处置来培训。

之后安排一定时间在律所、法院、检察院跟班研修,真正让每一个将来的法律人了解各个法律部门的运作。相比之下,我们很多律师即便通过实习期,或许也没有走进过几次法院、也没有自己去过看守过会见的经历。

相比之下,医生的规定培养制度,完全按照今后独立执业的医生要求来安排,在住院培训期间,你要像其他医生一样值班,应付突发状况,参与急救等。没有人会在一旁手把手地演示,更多地时候带教老师会丢上一句“仔细回忆课堂或书本上是怎么教你的,就那样做”,通过一次次手忙脚乱才能培养出一个临危不乱按部就班的医生。

这个或许是“医生规培“制度的优势。其实,律师也好,法官也好,面对再纷繁的法律问题,其实都可以用学过的法律知识来解决,不过我们太过青涩,面对情绪激动的客户往往不能把握法律关系的本质,面对态度冷漠的警官总会忘记《刑诉法》赋予我们的权利。医生一天看几十个门诊病人,熟能生巧。律师或许好不容易盼到一个客户,却脑子一下子陷入了空白。训练,在医学和法学领域都是适用的。

律师规培制度的期待

理想依旧是理想,现实中律师总是自我嘲讽是在执业中学习执业。经过从专业化的角度来分,民商、刑事、行政等大领域以及劳动、婚姻、继承、合同、专利等小领域都可以做出很大的成就。

但对于刚刚从业的年轻律师而,或许对于这些专业领域根本就没有太多的认识。是否可以能让律师经过一个规范的培养阶段来真正接触体验这些法律细分领域的魅力,让自己发现真正适合自己的领域,投入兴趣和时间来打造自己的能力呢?

作为一名在院的“规培医生”一般会在各个临床科室轮转,每个科室参与3、4个月时间,不仅在门诊急诊也要参与住院部门的工作。这样一来不管之前在医学院主修什么专业,都可以对医院临床部门的工作特点及相关关系有了大致的了解。相比之下,多少律师能有机会在法院检察院公安部门实习呢?律师朋友们是否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走进法院时候那份惶恐的感觉呢?

真心期待今后的律师培训之后可以更加接地气,执业能力缺什么就能补什么。法律始终是一门经验的学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实务也是迅速提高年轻律师能力的捷径。

年轻律师自我完善的建议

鸡汤的话不该多说,还是拿医生来做比较。一名成熟的医生一般年龄在40到55岁之间,兼具经验与体力。一般医生并不会因为毕业而停止学习,相反不管是临床工作需要还是医院强制培养要求之下,每年医生都要完成必要专业知识更新学习,结合临床接触病例撰写专业论文,不仅如此还要阅读大量核心期刊论文来提升临床诊断治疗的能力。这个既是目前“医生规培”制度下要求的,也是各大医生布置给每一个执业医生的考核任务。

比照来看,我们律师群体中的每一位又花了多少时间来学习法律实务知识更新呢?每年推出或修改的这么多法律你又真正熟悉多少呢?你是否会结合一些当下热门案件判例来整理自己的心得呢?或许你会觉得自己迫于生活压力没有精力忙这些,但是告诉你规培医生一个月或许只有4、5千元补助却还要深夜恶补,你还好意思觉得律师太忙没空自我完善吗?

永远不要放弃知识的积累与更新 ,否则律师的价值也就丧失了。市场就是这么残酷,你若不争取在市场中崭露头角,那么毕竟市场会加速淘汰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律师是否也该借鉴“医生规培“制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