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rtc拥塞机制和带宽调节

参考:https://blog.csdn.net/yuanrxdu/article/details/80449740

webrtc的gcc是通过延迟和丢包进行动态调整的,发送端通过接收到接收端rtcp反馈过来的信息(包延迟增量,丢包率信息等)计算出网络拥塞状态并评估出适合当前网络传输的码率,从而进行码率控制。所以重点是接收端rtcp反馈信息,和发送端是如何根据不同信息进行评估。

首先分析一下rtcp的传输信息,通过modules>rtp_rtcp>source->rtcp_sender.cc文件可以看出有一些rtcp常规信息如sr,rr,sdes等,还有pli,fir,tmmbr,rembr等。pli(picture loss indication),sli(slice loss indication),fir(full intra request),remb(recevier estimated max bitrate),tmmbr(temporal max media bitrate request)。pli,sli,fir都是请求数据帧,而不同之处在于pli和sli一般在丢包情况下,而fir则是在用户新进入时请求关键帧。remb为接收端预估的最大码率,temmbr为接收端临时的最大码率请求。

接收端根据接收的数据包进行误差统计:webrtc在评估延迟差的时候不是对每个包进行评估,而是采用包组间进行延迟评估,包组的含义就是距包组中第一个包的发送时刻t0小与5ms发送的所有包。通过获取的包组信息反馈给发送端。

发送端通过获取的包组延迟信息,通过滤波器趋势判断,过载检测最终评估出一个码率,发送端码率调节并没有完全按照aimd机制(加性增窗,乘性减窗),webrtc增加码率:开始通话时,相当于tcp慢启动,以倍数增加(1.08),当达到”拥塞避免“阶段时其增加的码率是一个rtt时间周期内所能传输的数据速率。减少码率:发送端500ms时间窗内的最大ack bitrate乘以0.85,其基本原理和tcp码率控制相识。发送端的pacer模块通过定时器实现定时数据发送,这就避免了瞬时对网络的冲击,让视频数据按照评估码率均匀的分布在各个时间片。而且发送端发送数据包也是根据不同策略进行发送,比如优先级,时间戳等(重发数据包比普通包更有优先级),从而尽可能的保证延迟时间尽量减少。

发送端根据丢包进行码率控制如下:当丢包率在2%到10%维持当前码率,而当大于10%则按照丢包率进行码率设置。且丢包重传请求在video_coding>nack_modules.cc文件中,每个包的最大请求次数为10次,最大请求时间为10*rtt。

webrtc通过各个环节进行拥塞控制,从而实现码率的动态控制。

你可能感兴趣的:(WebR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