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印度软件产业为何如此发达

       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形成了若干规模不等、各具特色的软件产业聚集地,如美国的硅谷、日本九州的硅岛、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园等等。这些产业聚集地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印度的软件业聚集情况颇具借鉴意义。

  印度是IT人才的硅谷。在美国,超过18%的微软员工,16%的IBM员工,17%的网络人才和超过10%的医生,21%的护士曾经在印度接受过教育。美国的百事可乐、可口可乐、通用电器、捷运公司甚至五角大楼都采用印度的软件。在硅谷的各大电脑公司里,有众多的印度人肩挑研究开发的大梁,连德国也已经宣布要从印度引进软件人才。

  由于决策和定位得当,印度迅速崛起为一个软件生产大国,1990年其软件产值为5000万美元,到2004年印度的软件出口值已达120亿美元。印度还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2008年要实现软件出口500亿美元,力争成为世界软件出口的龙头。印度软件业发展有如下特点:

  首先是政府大力支持。据资料显示,印度软件业自1993年以来的年均增长速度为50%左右,1998~1999年度印度软件业产值为39亿美元,其中出口为26亿多美元,是仅次于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软件生产和出口国。印度软件业占据世界软件市场16.7%以上的份额,印度软件产品大多输出到美国,其次是欧洲。印度的软件公司承揽了美国航空公司、瑞士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等航空公司的运行软件,以及伦敦地铁的运行软件,其设计技术堪称一流。

  世界银行的一份调查称,80%的美国公司把印度作为国外软件来源的首选市场。难怪,微软的比尔。盖茨访印时惊呼:“21世纪的软件大国,不是美国,也不是欧洲,而可能是印度。”

  政策引导产业发展

  印度是个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不强。但印度政府的发展策略是从几个主要产业入手,使用有限的资源和集中的政策扶持发展相关产业。其成效就是使印度成为了世界软件第二大国。

  上世纪80年代初,拉吉夫。甘地政府明确提出:“要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入21世纪。”其政府推动和政策切入点就是软件业。1984年印度政府颁布了计算机政策,明确了软件业为产业,可以获得相应的补贴和优惠(中国在2000年国务院的18号文才明确了软件业的税收优惠等政策)。1986年印度政府又颁布了《计算机软件出口发展和培训政策》,为软件生产提供了一切必需的投入,如提供进出口用汇便利、金融支持、人员培训、高速数额传输、简化投资和进出口手续等;并给予税收优惠,如免交国内货物税、进出口生产的软件全部用于出口的,可免交关税等等。

  其中,制订软件技术园区计划的政策成为印度软件腾飞的助燃剂。

  1990年印度电子工业部宣布了首批3个软件科技园区(STP):班加罗尔(BangaloRe)、布巴内斯凡尔(Bnubaneshuar)和浦那(Pona),1998年又宣布了25个软件科技园区。在1984、1986年相继颁布的政策导引下,以软件科技园区为主的软件企业得到很大发展,软件制造商收益不浅。

  1992年设备和产业进口的许可证取消,加上在80年代拉吉夫。甘地政府改变了过去的进口替代政策,强调:“凡是有利于技术更新、有利于出口的,无论是原料、中间产业还是资本成品都可以进口。”这些相应政策,大大刺激了印度出口导向型的软件业发展。

  瓦杰帕伊政府成立后,确立要把印度变为“全球信息技术超级大国”和“信息革命时代先驱”的目标,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莫拉索利。马朗说:“我们错过了工业革命,但我们不想错过席卷全世界的这次信息产业革命。”他还宣称:“我们要成为信息产业大国”。瓦杰帕伊总理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是印度今后重点发展的两大知识型产业。

  1998年瓦杰帕伊总理组建了“国家信息技术与软件发展委员会”,其组成人员相当广泛,拥有很大权力。该委员会发布了著名的《2008年信息技术发展计划》,明确提出用10年时间在印度独立60周年之时,实现“软件超级大国”的目标,并确定2008年印度软件业出口达500亿美元的目标。

  该IT发展计划明确了信息产业为印度优先发展的产业,提出打破印度国内信息基础设施经营的垄断局面,解决信息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进一步改革税制,确保资金对信息软件业的流入和支持;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完善电子商务和相关法律,并建议将政府预算的1~3%用于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政府的信息化。总之,IT发展计划为印度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变革的动力和宏伟蓝图。

  为此,瓦杰帕伊政府组建了印度信息产业部,负责实施IT发展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和108条建议。

  从拉吉夫。甘地、拉奥等,直至现在瓦杰帕伊政府10多年持续不懈地努力,确实有力地推动了印度软件业的迅猛发展。

  科技园区助印度软件业腾飞

  首批宣布的3个STP园区是以班加罗尔为中心,沿印南部两边海岸沿伸到浦那和布巴尔斯瓦尔,形成了地理上一个海岸大三角的分布,经过10多年的摸索和发展,班加罗尔远远领先于其他两个边角的STP园区。其原因有:一是印度理工大学位于班加罗尔,使班加罗尔的软件业发展有了技术和人才的依托,印度理工大学培养了许多世界一流的软件工程师;另一原因是较早引进了跨国公司,如1986年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就在班加罗尔设立了卫星地面站,解决了高速数据传输的问题。德州仪器公司这一举动及其整个过程,打破了印度25条政策设限。其后如美国路威尔公司等跨国公司亦相继在班加罗尔设立了研发机构,如今,班加罗尔已有200多家以信息技术为主的外国公司,被誉为“印度的硅谷”。

  美国微软公司在安德拉邦首府海德拉尔的STP设立了研发中心,美国的惠普、康柏、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和日本富士通公司等都相继在印度的STP园区设立了研发中心。

  印度的信息技术人才多集中在卡纳塔克邦(班加罗尔)、安德拉邦(安德拉尔)、泰米纳德邦(金奈)和喀拉拉邦这几个相邻的邦,形成了印度南部的一个海岸三角。这几个邦的STP园区发展很快,大部分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在这几个邦的STP园区,有材料称,印度软件出口的70%来自STP园区。

  1991年印度政府允许STP园区注册为独立机构,这样做可以避免当地政府的不必要干预,STP园区的主管拥有广泛的权力,其服务意识亦很强,同时他们亦履行作为信息数据来源的职责,STP园区与产业界保持很好的关系。

  与STP园区相应发挥作用的有全印软件业和服务公司协会(简称:NASSCOM),NASSCOM积极参与了各项信息产业政策制定和推动,参与了制定《2008年信息技术发展计划》。NASSCOM规定超过10个工程人员的软件公司必须在2000年前通过ISO9000认证,因而印度成为软件公司获ISO9000认证最多的国家,也是CMM 5级认证最多的国家。

  由于美国公司大量在印度设立研发机构,美国亦是印度软件产品最大的输入国,因而美国的H-1B签证(专为外国高技术人员临时赴美而签发的入境签证)为印度人签证最多,1999年印度技术人员获H-1B签证人数为全美H-1B总人数的47%.

  STP园区的设立和推行,对印度软件业的发展起到了滚雪球的效应,亦促进了印度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印度电子工业部的软件科技园区计划是成功的。

  安德拉邦政府的示范作用

  印度软件业的发展,有两个政府官员值得一提。

  一个是上世纪80年代任印度电子工业部部长助理的塞沙吉里(N.Seshagiri)博士,他是一系列促进印度软件业发展政策的推动者,90年代时期,他任印度国家信息中心主任参与了制定《2008年信息技术发展计划》。

  更值一提的是位于印度南方的安德拉邦政府首脑钱德巴布。奈杜(Chandrababu Naidu),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奈杜就在邦内推行了高层次的创新计划,他的创新计划用于吸引技术投资,并且推动行政部门的信息化,有效地确立了“电子政府”的形象,使该邦的政府部门,如财政、劳务、商业税收、农村发展、注册、灌溉、消费税收、警察等部门均实行信息化管理。

  奈杜的政策创新带来了强烈的周边效应和示范作用,使得相近的泰米尔纳德邦、喀拉拉邦、卡纳塔克邦相继制定了各邦的信息化计划,以上印度南方各邦所推行的信息化政策,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办公自动化、对信息企业的创业一条龙服务,发展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教育等相继政策的推出和实施,带旺和促进了印度南方地区信息化发展和经济繁荣。

  印度软件业的崛起,从地缘经济上看就是印度南方海岸三角各邦软件业的崛起,或者说是南方金三角各邦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安德拉邦的信息化建设,正是吸引美国微软公司在该邦首府海德拉尔设立研发中心的原因之一,安德拉邦政府的《2000年远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安德拉邦将以信息技术为杠杆取得信息时代的领先地位,将安德拉邦建设成知识社会。”因而,安德拉邦曾被人们誉为“印度软件业的心脏”。

  其次是有丰富的人才储备。如今,印度超过1000人的软件公司有上百家,前五位的公司员工人数在5000人以上,这几个大公司基本只做软件开发。印度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获得软件技术人员:一是依靠高等院校。印度有400余所大专院校设置了计算机专业,每年可培养毕业生1万余人,政府还为250余所院校提供部分教学经费。二是依靠民办或私营机构培训人才。目前这类机构有700余家,每年可培养数万名学员。三是软件企业自身建立培训机构。印度政府还在全国250个机构开设电脑培训课程,在大约3000所中学推出“中学计算机扫盲和学习计划”。这种多渠道的培训为软件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软件蓝领”。正是因为有了大量的基础技术人才,印度的软件企业才形成了“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员、软件工程师”这样合理的人才结构。

  再次是产业聚集度高。在印度规模最大的软件园内,有软件企业近1200家,占据印度软件业半壁江山。这些软件企业中,8%是跨国公司,24%是中小企业,68%是外资企业。其中43%的软件企业从事应用软件开发,35%从事IT外包服务,22%是软件技术公司。这里平均每两周可吸引3家外资公司。

  最后是产业定位清晰。印度人英语能力强,加上印度本身没有软件市场,不得不面向海外。这些因素都使得印度的软件产业直接定位于海外市场,也造成了印度软件公司的产品大多不是最终产品,而是中间产品,比如系统集成类软件等,这就促使从业者保持了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与国外接口更加容易。目前,印度是世界上获得质量认证软件企业最多的国家。有170家公司获得ISO9000质量标准认证,在全世界获得美国CMM5级认证的50多家软件企业中,印度占了绝大多数。印度正在成为世界软件中心,许多著名的信息产业公司,如微软、英特尔、甲骨文公司等都在印度建立了研发基地 。

  印度的GDP总额与人均GDP比我国约差一倍,人均IT基础设施的水平也不如我国,甚至比全球人均水平还要低。但是,在如此落后的情况下,印度软件业起步却比我国早2-3年,软件出口贸易额突破85亿,也比我国先进6-7年。2002年印度软件出口额达到85亿美元,而我国在同期软件出口额7.3亿美元,相当于印度1995年的水平。印度软件业起步早,发展快的原因已经被我国以前的考察团总结为三条(“起步早”、“英文程度高”、“国际市场关系深厚”)或四条(前三条加上“政府支持”),或五条(前四条再加上“IT教育发达”)。但我们在印度却看到了不为人们注意的其他优势。

  以产学研结合为特色的教育机制

  2003年1月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计算机专家高文教授率领的代表团访问了印度第一大软件公司TCS。TCS是印度最大企业集团塔塔(TATA)集团的成员,1996年成立。TCS现有26个开发中心,2002年在杭州建立了开发中心。印度的软件开发中心中,有15个达到SEI CMM五级水平。从1996年开始,TCS收入和出口额保持50%以上的年增长率,2002年公司收入达到8.8亿美元,其中出口额8.15亿美元。每年,公司4%的收入投入到位于普尼(Pune)和海德拉巴(Hyderabad)的开发中心。代表团参观位于海德拉巴的第五大软件公司萨特雅姆(Satyam)总部时,主人就在培训中心为我们介绍情况。培训中心已经成为软件公司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有完备的网络设施,国际卫星系统和国际电话会议系统。公司研究型培训与大学教育型培养不同,公司培训与正在进行的软件研发工作紧密配合,有市场经验的软件工程师与年轻的工程师直接交流,案例培训使接受培训者如同实习医生在诊所面对患者一样,通过体验来学习,通过动手来体验。

  在海德拉巴的国际信息学院(IIIT)和班加罗尔的超级计算机研究与教育中心(SCREI)的访问中,我们都看到计算机教育成本的20%-50%来自企业研发项目经费,而且,学院的负责人说,研发经费占教育成本的比例将越来越高。此外,学院的教师中有20%-30%是周边软件公司的工程师兼职担任。工程师们有实践经验,他们被请到学院教学,对学生们的研发项目有直接的帮助。

  软件学院教育与研发项目结合,请有经验的软件工程师教学,是将教育与公司接口的重要环节。此外,印度软件公司在职培训不仅为软件学院毕业生提供了再教育的机会,而且成为学院教学与企业培训的接口,为毕业生提供实习教育和经历体验的课程。

  由于软件人才教育的接口环节处理得好,使得印度一批又一批年轻的软件工程师能获得国际市场的实战经验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如果印度的软件公司仅仅等待软件学院培养出具有符合国际市场经验的毕业生,而公司本身不投资发展在职培训计划,印度将在等待中失去竞争力。同样,如果印度的软件学院只做单纯教学,而不承接研发项目和聘请有经验的工程师来教学的话,印度软件业发展就不会获得最宝贵的东西:竞争的时间。

  并非只有英语优势

  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印度是一个普遍说英语的国家。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印度说英语的人口大约只占总人口的5%,但在10亿人口的大国里,这个数字仍然不少,比6005万人口的英国只少1000万,比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三国的人口还多很多。

  到了印度才体验到,英文只是印度的国际商业与政治领域的工作语言,也是一门外语。在印度街头翻阅报纸或杂志,在房间里开启电视浏览各个频道,就会发现英语只占有全部媒体的一小部分,而且还是国际欧美主流媒体频道,印度本地的英语频道并不多。在印度大城市的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介绍说,英语书籍也只占所有图书的8%,其他92%以上的图书是各种印度语言的图书,英文图书的价格是印度本地图书的几倍。

  由于印度在贸易和金融方面、在计算机与医学方面普遍使用英语,使得印度在这些领域率先进入世界行列,它也许是亚洲发展中国家中极少数可以进入国际领先行列的国家。

  除了英文在一些领域作为工作语言外,印度最普遍使用的语言是Hindi(印地语),使用人口占总人口的66%。此外还有Bangla(班哥拉语)等1 8种语言。印度语言中分10种不同文字,其中使用人口占5%以上的语言文字有7种,这些语言在发音和语法以及书写方面各不相同。

  在印度,中学生们除了本地使用的语言外,通常要学习英语和印地语。如果他们毕业到外省工作,还要学习当地语言。所以,一个印度人要想在全国找工作,至少要会讲4-5种语言。

  由于印度国内的语言交流成本较高,印度为降低语言交流成本问题有两次大的决定:一次是印度在独立后15年,决定在国会继续使用英语作为法律工作语言,该决定大大减少了政府的翻译成本。而在国际商业领域和科技领域,印度将继续使用英文,保持与国际交流的低成本化。另一次,是在1976年决定采用技术手段去解决6-7种不同语言的沟通问题。语言翻译软件由此而诞生。

  当语言翻译软件陆续开发出来后,首先应用在网络和数字化图书馆领域,直接为阅读网络信息和使用数字化图书馆的人们服务。在印度45岁以下的人,如果受过大专教育,他们使用网络和计算机的机会和需求较高,再学习的能力较强,他们占人口总数的60%以上。随着翻译软件和网络化的发展,在不远的将来,印度大约有将近数亿人口在语言交流方面的成本会被大大降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效益就将被极大提高。

  可以设想,将来当印度的主要语言都有英语翻译的时候,全球的外国人只要能阅读英文的,使用这类翻译软件工具,都可以看懂印度各地的网络信息和数字化图书,这将使印度在世界的影响力大大提高,同时,印度对外国信息的接受深度和广度也将大大提高。将来如果将这类翻译软件制成可随身携带的工具的话,外国人还可随时看懂没有被数据化的印度文字,如报纸、杂志和书籍,印度人也可随时阅读外国的非数据化文字信息,印度社会与经济的全球化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

  1999年统计,世界上有四种语言使用的人口分别超过3亿:汉语、英语、印地/乌尔都语和阿拉伯语。英语与印地/乌尔都语人口总数将近7亿,如果采用计算机翻译软件的帮助,英语与各种印度语言互译,可使信息交换的人口总数达到14亿,印度将成为拥有世界第一大计算机语言互译人群的国家。印度已经在计算机软件开发方面具有低成本的优势,有了计算机工程师数量众多的优势,如果又实现了这样的目标,印度在亚洲和全球的地位将发生巨变。

  全民齐建“数字图书馆”工程

  印度政府在2002年开展了一个特殊的数据图书馆项目,由国家拨款1200万美元资助,这个项目叫“TKDL”(Traditional Knowledge Digital Library),我们译为“传统知识图书馆”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将印刷在古籍书上的和贝叶经中的印度传统药方扫描进入计算机数据库,通过计算机分析找出对治疗现代疾病可能有帮助的内容,该项目由印度国家科学通讯机构(National Institut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执行,目前已经完成了35000多种药方的整理。

  2003年1月7日,中国和美国的计算机专家被邀请到“传统知识图书馆”扫描工作的现场,观看了整个工作的流程。印度组织电脑扫描文献的工作水平是世界一流的,不但速度快、质量好,而且组织管理工作既经济又有效。

  例如扫描部分的工作,可以说是“简单劳动”,该项目管理人员聘用了5个聋哑人来做扫描工作。印度人介绍说,这样做的目的既为社会解决了一些残疾人就业问题,同时考虑到聋哑人扫描时不受外界声音的干扰,比听力健全的人还要专心,扫描的质量与工作效率都不错,CMU的美国计算机专家看了扫描工作后,也表示十分肯定。

  我认为,印度在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项目上取得成功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是政府最高领导人支持。2003年1月7日,印度总统卡拉姆在接见6国计算机专家代表团时发表讲话。卡拉姆总统讲话竟以“传统知识数据图书馆”开始。第二是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印度许多城市都希望上与计算机有关的项目。市长或省长们都希望本地的经济能转型到知识含量高的项目中去。他们都对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印度在信息时代对全球经济发挥的作用感到自豪。他们纷纷无偿划拨土地或无偿建筑办公楼等,引进与信息产业有关的项目。第三是,社会民营企业者参与执行,扫描古籍本来可以用公立图书馆来做,为了更加有效率,印度却吸收民营公司来经营。民营公司接受扫描委托后,招聘工作人员,签订2-3年的合同。项目完成后,合同期满,工作人员自动解散。这样做的好处是不用建立新的机构,也不用养一批人员,项目是有时间限制的,而公立机构工作人员却要负责退休的问题。第四是,印度员工敬业工作,印度社会贫富两极分化比较明显,一般人找到一份工作不容易。印度国内物价比我国低,因此在我们看起来较低的工资,在印度已经能过稳定的生活了,所以,印度的年轻员工态度认真,尽职敬业,不跳槽,也不浮躁。上述四方面因素紧密结合,是印度传统知识图书馆项目在短时间能获得成功的原因。

  管理亦有领先之道

  在印度考察软件公司时,对软件公司良好的管理留下了一定印象。印度大中小各类软件公司有上千家,超大型公司有十几家。在海德拉巴市的印度第五大软件公司—萨特雅姆(Satyam)有软件工作人员9000人。该公司在2002年软件出口额大约4亿美元,仅次于我国最大的软件出口基地广东省,该省去年软件出口额达4.3亿美元。

  而我国目前最大的软件公司拥有的员工大约在3000多人,产值远远没有达到印度软件公司这样大的规模。按照公司管理理论,公司的规模越大,员工人数越多,公司的管理成本也就越高,管理难度也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软件公司由于规模小,人数少,所以在管理难度上与印度还不属于一个量级。

  印度人口多,地域广大,如何管理才能使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协调完成成为工作重点。印度数字图书馆项目的管理效率之高,是令美国和中国同行深为感叹的。借助于美国扫描设备和印度政府经费的支持,印度在全国迅速建立起了18个图书扫描中心,去年扫描了3000万页图书,其中大部分是100年到3000年前的古籍文献,今年的规模还要加大,印度创造的扫描记录超过了美国和中国。

  印度的做法很有特点:在班加罗尔设立总部,请了一位具有丰富市场营销经验的主管作为全国项目协调员。他每月在全国18个扫描中心跑一圈,协调各个中心的扫描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采取这样的方法使得各个扫描中心具有了一种竞争心态,谁也不愿意倒数第一,于是都加紧工作。

  印度在海德拉巴市设立了两个扫描中心,每个中心有4-6台扫描设备,每个设备有两位员工操作。一位负责扫描,一位负责用电脑去掉四框并调整。每两台扫描设备配备一台电脑做OCR处理。同扫描员工们交谈了解到,他们每天两班,每班工作8小时,中间没有休息。每小时大约扫描单页300页,双页500页左右。

  印度从事工商管理教育的历史比我国早,国际化程度更高。我们访问海德拉巴国际商学院(ISB)时感受到了这一点。ISB原来在孟买,海德拉巴市划拨250公顷土地将学院搬迁过来。学院每月都邀请全球著名大公司总裁来做报告。这里一年的学费1.5万美元,加上5000美元一年的生活费,总共2万美元(16.4万人民币)。比我国著名大学MBA不包食宿的19.8万元人民币的费用还要低,比美国沃顿和哈佛商学院9万美元的收费更低。印度全球化企业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和韩国,国际企业管理经验丰富,最著名的商学院已经成为全球用英文授课成本最具竞争力的学院,吸引亚洲留学生纷纷前来学习。

  类似这样国际水准的商学院在印度还有多家,每年培养出众多国际水准的职业经理人从事印度企业以及海外印度企业的管理工作,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印度软件公司已经有十多家通过国际5级质量认证标准,而我国目前还没有软件公司通过,这不能不使我们对印度软件公司的管理产生关注。

  印度高等教育享誉世界,印度高校的师资、教材、教学管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著名学府差别不大。尤其是班加罗尔大学、韦洛尔科技大学等五星级著名学府,他们的师资、教材和教学管理,与世界名牌大学几乎在同一个水平上。在师资力量和学校规模、学科设置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人才输出堪称世界一流。毕业生在国际人才市场上炙手可热。2000年5月,印度的信息技术部长在华盛顿宣布,印度每年可向世界各国输出20万名IT人才。印度已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信息技术产业和人才的大国”。目前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德国,这些国家都十分渴望印度的信息技术人才。

2010.4.25

 

文献来源:

UNDONER(小杰博客) http://blog.csdn.net/undoner

LSOFT.CN(

你可能感兴趣的:(IT那些事儿,印度,印度软件,印度软件开发,软件发达,软件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