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
最近刚刚结束学生会部门招新初试,各部门陆陆续续的开始了复试。18号晚上开了一场会议,详细解说了招新的安排以及已经出现的问题。
我可能是一个心眼儿太小的人,听着某些人说的话就特别不舒服,“现在是我们说了算,你们什么都不是”类似于这种话,我在刚刚开始的新一年的学生工作中,已经听到过很多次了。我暗暗的记了下来。
学生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不管是身在其中还是置身事外,都能有一套自己的说辞。
想想看我之前曾经多次提到过的关于院会的事情,有时候会想,这是因为我的大学生活,我当下的大学生活,都被它填满了吧,所以才会把这样一个地方,或多或少地,美化了不少。
所以我想,尽量地跳出这个思维固式,好好的谈一谈,学生会。
有人说学生会是一个政治性强的地方,水很深;有人说学生会是一个温暖的集体,可以广交好友;有人说学生会就是一群自以为自己能干出一番事业的人在瞎忙活,对将来的工作没有丝毫意义;有人说加入学生会就是为了所谓的优越感,一级一级向上爬,从一开始对上级毕恭毕敬,等到后来者对自己毕恭毕敬。
学生干部的定位我到现在都不是特别清晰,以“干部”自居的这样一群人,干的事情比一般的学生多,觉睡的比一般的学生少,批评也比一般的学生挨的多,他们劳心劳力数月只为完成一个跟他们没有关系的活动,而这些劳累没有人看得到;另一方面,他们掌握了比其余学生早一点点的消息,接触着比其余学生更多的人,尤其是学院或者学校的领导们,或多或少会有一点点优越感,说出来那一句“我是学生会的”的我们,不知道心里都是什么感受。
(想想看我自己在某些时候也会有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更多的是灰色地带。”这句话不知道用在大学合不合适。说到学生会水太深的问题,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看法。
实话说,不只是学生会,只要是一个学生组织,内部就会有等级制度,每个人从干事一点点做起,一年后两年后,一部分人留下,以传承的名义,一部分人离开,原因形形色色。干事和部长之间相差了一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部长的经验能力比绝大多数的干事更丰富更强,在工作甚至生活中自然而然会充当一个引领者或者说是“领导”的角色。当然不排除有为当干部而当干部的人存在,他们可能会在某些时候一味地颐指气使。
我相信每个做着学生工作的人都会有因为工作过多压力过大而心情崩坏的时候,绝大多数的人为着所谓的“情怀”而一直一直坚持下来。我相信在其位而谋其政,既然留在这样一个地方,就选择做好手头的工作,不管周围是水深水浅。而是否选择这深水,是自己的事情。
对于学生会,首当其冲的问题便是“到底要不要加入”,我把它放在最后来讨论。
学生工作这一词语的组成就是学生+工作,首先你是一名学生,其次才是工作。学生工作会占据很大一部分的课余时间,别人在图书馆通宵学习的时候,别人周末睡懒觉的时候,别人携三两好友看电影吃饭的时候,你可能在为一份策划焦头烂额,为一场活动跑前跑后,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
这是一项看不到实际的物质的收获的工作,在学生还是一个大前提的时候,确实要好好考虑到底要不要选择这个组织。你可以美其名曰说是它充实了我的大学生活,让我不再在宿舍堕落,但真实的情况是,充实生活的方式有很多,阅读看世界,丰富自己的头脑,生活才可能有质量。
你要选择的,是自己可以承担的重量,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有所谓的远大抱负,“为学生服务”这种话,你可以抛之脑后,完成自己作为一个学生应该做的,做不会让自己感到心累的事情,才是充实自己。
今年招新工作还在进行当中,我在短短几天发现了可爱的人,也发现了前后让我印象大改的人,毕竟这是你们的大学,想怎么做,都是自己决定的,都是无可厚非的。
看着一个个抱着“喜欢”“想得到锻炼”的心来到面试现场的新生们,作为所谓的“面试官”,我很开心;作为所谓的“学姐”,我又在想,他们是否真正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加入这里,是否真正了解自己即将加入的组织的真实面貌。
不管学生会背负着多少称赞和骂名,不管学生会的这群人经历的是成长还是挫败,这样一个组织确实是大学里必不可少的,在这样一个“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时节里——
一代一代的学生在围城里成长,一代一代的学生在围城外评说。
不管怎样,我还是挺期待我的干事的…—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