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家长与“西式”子女的无奈

今天提笔写这篇文章是想谈谈我本人对东西方教育的一些浅见,尤其是想聊聊我们这些受到较为系统的东方文化影响的家长与我们自小长在加拿大的孩子之间的,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矛盾。

我周围也有些年龄相对大一些的朋友,他们的孩子大都在读高三或大一。其中一位女性朋友跟我聊天,说“有的时候总觉得把孩子带出国来,在国外上学,如此培养出来的孩子有时会让自己觉得心寒。”这是为什么呢?

起因就是,一天他们全家在自家吃晚饭,本来是一件很温馨的事情,就在饭后,我这位女性朋友,突发奇想,于是问了自己的女儿“如果妈妈掉河里了,你会去救妈妈吗”(应该是冬天且女儿水性也并不是很好)。之后她女儿考虑了很久,然后很认真的说:“我会尽量呼救,如果周围没人的话,我希望您尽量多坚持一下,我去找别人救你。”我那直性子的朋友当时就不高兴了,她认为自己的女儿太不孝,居然不下水救她。就这样,本该是难为未来女婿的一道问题,如今却毁了他们一家晚饭的导火索。随着我这朋友的埋怨,女儿也感到特别委屈,过了一会儿实在忍不住,也抽泣起来。边哭边说:“我即使下水也救不了你,最后只可能我们两个一起死,如果我找到了别人,这样你就能活下去了。”

这么一道题,难住了我的朋友,也难住了我。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就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孝就是“卧冰求鲤”,就是“彩衣娱亲”,虽然没有一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为自己受这样的苦,但是也不妨碍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想这样对待他们,至少证明他们没白把孩子拉扯这么大,孩子也是知道孝顺的。

我朋友家里这场“救不救”的闹剧之所以会上演,我觉得是因为我们家长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待人处事方面要像西方人所崇拜的那样有想法,独立,自由,热情奔放;而回到家里对待自己又要像个传统的中国人一样恭顺,最好言听计从。

“东方”家长与“西式”子女的无奈_第1张图片

然而,我们的孩子自幼就长在西方的教育背景下,受的是正统的西方教育,最后成长为一个追求民主平等,张扬个性的人,在我看来是一种必然。但是,我们人是一种感性动物,事实可以让我们明白我们子女为什么这样,却不能乐于他们如此,这与真理,对错,和好坏无关,只是人的一种感情,是生活。就像家不是讲理的地方一样,我们与子女间的亲情也不是定义哪种教育好就可以解决冲突的。要想让家里其乐融融,父慈子孝,一味的主张西方的自由,个性不行;一味的强调东方的恭敬顺从也是行不通的。为了平衡来自外界的西式氛围和自己骨子里的文化传承,在日常的教育中,我们就要注意东西方文化的教育和培养。我们的子女头顶一张亚洲面孔,身上留着华夏血液,倘若只会说一口地道的美语,张嘴就叫自己父母的名字也不是一件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毕竟,我们的子女以后会面临跟国内亲朋四邻的交流接触,会陪伴自己在国内的爷爷奶奶享受天伦之乐的。

如此,在这么复杂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文化差异的前提下,让我们这些家长何去何从?

第一,我必须强调在西方文化中的独立意识,生存能力,创新思维这些思想对于一个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作为家长我们必须鼓励孩子养成独立意识,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鼓励他们的创新思想。我们要跟着学校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里,在这方面给予孩子们以肯定和表扬。

第二,我想说的是,我们也应该让我们的孩子跟本地人的不一样不仅仅是区别于外表上的,更是我们有相对历史更悠久的东方文化的传承,并希望他们可以继承并传递下去。我们东方文化能够流传千年自有我们自己的独到之处,让孩子们认识到,并发自内心的以此为自豪,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更主动的学习自己的文化传承。

第三,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不同,我觉得在我们这样的东方家庭里要“重伦常,知进退,不认输”。

君臣有义(合理对待—恪尽职守),父子有亲(仁爱照顾—孝顺恭敬),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重伦常,作为华夏后裔,对长辈的尊重应该放在心里,也应该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更应该在我们父母的日常生活里。其中,对父母的敬畏我觉得应该是我们华夏后裔深刻在骨子里的,长幼有序和朋友有信也是我们应该奉行的。

知进退(与时俱进):知道什么时间冲锋,懂得什么时候撤退。“尽人事,听天命”也是一种知进退,通过日常生活的积累,荣辱的洗礼,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修养。

不认输: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失败原因,明白问题,症结出现在哪里;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服输,无论是口头上,还是内心里。我们中华民族,正是因为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才换来中华文明每隔几百年就可以凤凰涅磐,重新获得新生和超越。

不管怎样的教育理念,不论如何的培养引导,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自己孩子可以生活的快乐幸福,在社会上得到认同,在家受到满满的爱意和安全感,不要执着于方法,要用心去理解,去爱,只要我们用心,孩子总会感受到的。

“东方”家长与“西式”子女的无奈_第2张图片
家和万事兴

你可能感兴趣的:(“东方”家长与“西式”子女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