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唐初政治家、宰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房玄龄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后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武德九年(626年),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等五人并功第一。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负责综理朝政。历任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封梁国公。
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处事果断,因此人称“房谋杜断”。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
房玄龄“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曾随父亲到京师去。
当时天下太平,大家都认为隋朝国运长久。房玄龄避开左右对父亲说:“隋帝本无功德,但诳惑黔黎,不为后嗣长计,混诸嫡庶,使相倾夺,诸后籓枝,竞崇淫侈,终当内相诛夷,不足保全家国。今虽清平,其亡可翘足而待。”小玄龄的意思是,隋朝皇帝本无功德,只会迷惑黎民,不作长远打算。他混淆嫡亲和庶出,让他们互相争夺,皇太子与诸王,又竞相奢侈,早晚会互相残杀。靠这些人国家将难以保全,现在天下虽然清平,但其灭亡却指日可待。这番话从小小年纪的房玄龄口中说出,房彦谦听后很吃惊。
房玄龄十八岁时,本州举荐他应进士考,及第后被授羽骑尉。吏部侍郎高孝基颇有知人之明,见到房玄龄后深加赞叹,对裴矩说:“仆阅人多矣,未见如此郎者。必成伟器,但恨不睹其耸壑凌霄耳。”
父亲久病历百余日,房玄龄尽心侍奉,总是和衣而睡。父亲去世后,五天不吃不喝。后来房玄龄被任命为隰城县县尉。
李渊举义旗入主关内后,秦王李世民率军向渭北拓地,房玄龄驱马前往军营谒见。李世民一见房玄龄,如同旧友相逢,任他为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房玄龄既遇知己,就竭尽全力,知无不言。每当讨平贼寇时,众人都竞相搜求珍玩,惟独房玄龄先去网罗人才,送到秦王幕府。遇有猛将谋臣,他就暗中与他们结交,使他们能尽死力。
在击破王世充后,房玄龄认为张亮“倜傥有智谋”,遂推荐给李世民,任秦王府车骑将军,“委以心膂”。其他诸如才思敏捷的薛收,有“王陵、周勃节,可倚大事”的李大亮,“聪明识达,王佐之才”的杜如晦等都是经房玄龄举荐以后才受到李世民重用的,后都位至卿相。
不久,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日渐产生猜忌。秦王曾到太子住所吃饭,中毒而归。秦王幕府人人震惊,但又无计可施。李世民召来房玄龄对他说:“危险的征兆已呈现迹象,应该怎么办呢?”房玄龄回答说:“国家遭逢患难,古今没什么不同,不是英明的圣人,不能平定它。大王功盖天地,符合君临臣民的预兆,自有神助,不靠人谋。”
太子李建成看到房玄龄、杜如晦被秦王信任,十分厌悉,在高祖面前进谗言,于是房玄龄与杜如晦一起被贬斥。
武德九年,突厥进犯,太子借机将要削夺秦王兵权。秦王命令长孙无忌召来房玄龄和杜如晦,悄悄带他们入府阁议事,在众人的商讨之下,终于下了决心,在玄武门截击太子和齐王。
玄武门之变之后,秦王入主东宫成为皇太子,提拔房玄龄为太子右庶子。贞观元年,房玄龄代替萧瑀任中书令。太宗论功行赏以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房玄龄晋爵邢国公。
太宗对诸位功臣说:“朕奖励你们的功勋,给你们划定封邑,怕有不当之处,现在你们可以各抒己见。”太宗叔父淮安王李神通进言说:“高祖刚举义旗,臣就率兵赶到。现在房玄龄、杜如晦等一帮刀笔吏功居第一,臣有些不服。”太宗说:“义旗初举,人人追随,叔父虽然率兵前来,但不曾身经战阵。……房玄龄等有运筹帷幄之策,安邦定国之功。汉朝的萧何,虽然没有征战的功劳,但他指挥谋划,助人成事,因此功居第一。”
起初,将军丘师利等都居功自傲,见到李神通理屈后,他们才真正服气。
贞观三年,任命房玄龄为太子太师。他坚持不受,改任代理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后又代替长孙无忌任尚书左仆射,改封爵为魏国公,并监修国史。房玄龄总管百官事务,虔诚恭谨、日夜操劳,尽量做到事事处理恰当。
贞观十三年,加房玄龄官为太子太师。房玄龄再三上表请求解除尚书左仆射职务,太宗下诏书说:“选用贤能的根本,在于无私;侍奉君上的道义,责在当仁不让。公忠贞庄重、诚信贤明,为我草创王业,助成帝道。执掌尚书省,使百政通和,辅佐皇太子,实众望所归。但是公忘记了那些大事,拘于这点小节,虽然恭敬完成教谕事务,却要辞去宰相职位,这难道就是所说的辅佐朕共同安定天下吗?”
房玄龄重视吏治,认为吏治问题是求治的根本。在选举官吏的问题上,李世民主张“量才授职,务省官员”,房玄龄忠实地贯彻了他这一思想,大力简政,并省官吏。房玄龄精减官吏的做法,对经隋末大乱、人口锐减的唐初来说,既裁去冗官滥职,避免十羊九牧,提高朝廷各部门办事效率,同时也节省国家财政开支,减轻人民负担。
房玄龄精通典制政令。贞观初年,时值天下初定,朝章国典还很不完备,他与尚书右仆射杜如晦共掌朝政,在修定律令方面,秉持“审查并确定法律和命令,将宽厚平和(的风格)做为宗旨”的思想,简化律令,又除去了隋朝的苛酷刑法。自房房玄龄等更定律、令、格、式以后有唐一代都没有发生过多大变动。
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与世长辞,终年七十岁。李世民为之废朝三日,追赠太尉,谥号“文昭”,陪葬昭陵。与初唐其他二十三位开国功臣一起画像并供奉于“凌烟阁”。
李世民对这位贤相的评价:“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
而后世史学家在评论唐代宰相时,无不首推房玄龄,总是说:“唐代贤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
所以,称房玄龄为唐代第一贤相实不为过。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香遂天下 ID:FragrantElegh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