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承认:你的公司终将倒闭!

假设企业终究要死,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活久一点呢?别人又都是怎么做的呢?

一、为什么我认为企业必然会死? 

物理学里有个名词,熵(shang,一声)

这个词用来形容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越无序,熵越大。

热力学第二定律说,在一个封闭系统内,总会面临熵增:事物总会从有序变成无序。

别着急,一个简单的例子解释以下:每次我们整理书桌,一段时间放任不管,就会渐渐乱成一团;如果你堆一个沙堡,如果把它丢在沙滩上,用不了多久它就会散架。这个从有序到混乱的过程,就是熵增的过程。

企业也很相似。一个公司从创业到成长,是一个无中生有、越来越有序的过程,而一旦开始成熟,就需要时时刻刻抵挡无序的力量。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抵挡无序和灭亡,也就是要管理。

近来企业发展的越来越快,拼多多两年多就上市了,你也应该会觉得,现在的企业这么厉害,一定可以做得更久。

但事实恰恰相反。

前几天看王东岳教授的演讲,听到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递弱代偿。

一句话概括:能力和属性越多的事物,死灭速度越快。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地球形成已经有46亿年了,存在时间最长的是单细胞生物,至今活了38亿年。

但我们比较熟悉的中级动物恐龙,才存在了1.6亿年就灭绝了。

和我们比较接近的直立人仅存在了不超过500万年。

现代智人至今仅(yi)仅(jing)活了20万年......

事实是,越高级的,灭亡越快。

商业里也一样。

据统计:1970年以前上市的公司中,92%能撑过上市后的5年;而2000年到2009年上市的公司中,这一比例仅为63%。

以前企业家的目标是做百年老店,现在硅谷的创业者都不敢这么说了。

讽刺的是,这可能是进步的代价。

同时,这也对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前我的想法是,怎么通过管理,努力让企业发展的更好。

现在我的想法是,我要有多努力,才能让企业不会死得太快。

二、别人家的老板,  都是什么样?

很多人知道,创业长征路上,从0到1是最难的。大部分的企业,在创始人手上都没能活下去。

那么,该如何避免突如其来的裁员或倒闭?

以及, 如果你是老板,怎样能让自己的公司活得久一点?

从风险的角度切入思考:

2.1 规避风险

通盘无妙手

棋局中有一种说法:通盘无妙手。这是令人向往的一种境界。

什么叫妙手?

答:逆风翻盘。

一般有妙手的棋局都会很精彩,而妙手也是许多人追求的能力。

但真正的高手对弈,是没有妙手的。看上去每一步都不出奇,但其实这是一种步步为营的战术,最后却有无限可能。当然它也要求我们经营者,在风险出现之前将其扼杀的先见之明。

2.2 控制风险

你的身边有人能替代你么

企业的业务可能多种多样,但是企业的核心千篇一律——最终会落实到人。

人是企业最核心的风险。

前段时间周鸿祎发了一条关于死海效应的微博,就是在讲很多企业受困于人员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

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控制人员流动性呢?

透过一篇刘强东的演讲稿,我们来探讨。

京东的人事管理,有一个2No原则,其中一个No是:

每一个来京东任职的中层管理人员,必须要在一年之内找到一个公司认可的、可以替代你的人。

如果找不到,一年之内升职加薪与你无缘,两年之后请你离开。

当然,京东这么强硬,一方面是因为京东对未来有底气,另一方面也肯定是因为京东有自信在待遇上留住他们的管理人员。

控制人的风险要趁早。

只有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才适合修屋顶。

2.3 承担风险

实在躲不过,就接招

当每个人都认识到一个机会是机会的时候,说明已经有很多人在这个机会里赚到钱了,因而这个市场接下来往往有变为红海的趋势。

只有不被大众认可的机会回报才会异常大,同时也必然伴随相应的风险。

有些风险,企业必须承担。

阿里巴巴的二把手蔡崇信曾定义过CFO的三重阶段,其中第二重就是管控及承担风险。

一个好的CFO,能够在关键的时候帮助CEO下定决心,跨越非连续而不用担心后院失火,这才是伟大的副手。

无论是当年面对孙正义49%的占股要求,或者是收购雅虎的竞争需求,阿里能够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离不开蔡崇信的坚持和判断。

三、怎样的公司,才会活的久一点?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科技迭代的实在太快了,现在很多人讲究生态系统牢不可破,但其实哪怕在行业里构成了生态系统,如果核心业务故步自封,终究难逃颓势。

可能很多企业都曾以确定性为荣,但长此以往,优势终将成为包袱。

而改变的关键,其实就一个词:自我颠覆。

苹果用iPhone颠覆了iPod,之后又开发了iWatch、iPhoneX,正在向AR迈进,如今甚至开始进军IP;

亚马逊在网上商城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AWS,股价自2015年以来上涨400%以上;

谷歌在保持搜索业务的前提下,收购了安卓手机系统,才在4G时代分得移动互联网的一杯羹;

我们应该还记得诺基亚CEO的最后一句话:

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又想起马化腾的那句话:

你可能什么都没做错,只是老了。

但最后我们想通了,

哪怕我的企业也终究是要挂的,我也一定要让它在活着的时候变成人人都想来的“别人家的公司”。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必须承认:你的公司终将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