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青年编剧的信》:一个读者的回响

读《给青年编剧的信》:一个读者的回响_第1张图片

昨夜看到凌晨,终于把这本子给看完了。

现在图书出版太多,但能让你坚持看到最后一个字的书却是凤毛鳞角。宋方金是一名职业编剧,正如他自己所说,剧本写作时需要下很多钩子,而在这本书里,他确实下了许多语言或情节的钩子,而这恰是吸引人继续看下去的原因。

我承认我喜欢看电影的,但能不能称得上热爱,我就不得而知了。

小时候,我跟宋老师一样,也是出生并成长在一个小山村里。印象中,依晰记得过年过节的时候,大队的广场上便会拉起一张大大的白幕,放起了电影。很多电影都是主旋律电影,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自己都不记得自己看了多少遍《地雷战》。这是电影给我的最初印象。再长大一些,大概九十年代初吧,零星的开始有黑白电视机了,幸运的是,我们村里的第一台电视机是我在矿场里工作的伯父率先购买的。那时我们住在大弄堂里,每天晚上到看电视的时间,屋里屋外挤满了人。因为是家里人,我自然能抢占先机占得好位置。但电影给我的印象并非完全是好的。我仍记得有一天晚上,那时候,我应该还很小很小,因为我是骑在爸爸肩膀上看的。那天的电影应该是〈海灯法师〉(我后来查过好像就是这个),剧中一个坏人在对打时用石灰粉撒泼到大师的眼睛里,然后对他施予毒手。我吓得瑟瑟发抖,直嚷嚷着要回家,但爸爸正看在兴头上,完全没有想到这一幕给一个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沉浸在悲伤之中,被坏人震慑住了。长大后,我看到很多大人带着年幼的孩子进影院看《湄公河行动》、《战狼2》等战争片或灾难片、恐怖片,我总是无法理解,也替那些孩子担忧。

农村的生活是枯燥又漫长的,尤其是暑假。后来,我爸爸也买了电视机,因此,我便不用跑到别人家里去了。印象中,暑假的每个星期四的下午,电视里都会播放外国译制片。那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国外电影。配音当然跟现在一样怪声怪气,好像以此与国产片相区别。只要有机会,我都会等着看,我尤其喜欢西部片,喜欢异域的广阔与空旷。当然,国外电影总是相对会开放一些,我相信进口时,已经经过严格审查,但仍旧会有一些搂搂抱抱的镜头,刚开始看时确实害羞,但最终还是会被剧情吸引。

作为风一样的双子座,很多事都是蜻蜓点水的喜欢。也就是喜欢的很多,但深入了解的并不多。这是一个缺憾。我们总是喜欢去涉猎很多事物,但却不肯多花点时间去深入的了解,因此总是学而不精。对电影亦然。我很喜欢电影,到目前为止,仍保持着一周看几部电影的习惯。但并不曾深入的去了解过。在看宋老师这本书时,他提到很多有名的编剧朋友以及他们的作品,我才忍不住惊呼,啊,原来这些作品都是这个人写或导的呀。更可笑的是,直到看到这本书,我才知道李樯居然是个男的,要知道我还曾经到他微博去观摩过。

那既然双子座的很多喜欢都停留在表面,为什么我居然会买并看这本写给编剧的书呢?

也许这是时间的功劳吧。

首先,我很羡慕心怀电影梦的人,尤其是像宋老师这样的人。要知道生活在乡村里的人是有梦的,但那梦多数都是飘渺又抽象,因为在山里生活的人,视野多数受限。我们都想走出大山,实现梦想。但具体梦想是什么,很多人却想不明白,更别说对具体职业的憧憬。而能够走上电影之路,我想更是不简单。当然,宋老师也说他曾经的理想是当作家的,到了中央戏剧学院才在机缘巧合下走上了电影、电影剧的编剧之路。

我最近买了很多编剧的书,宋老师书里提到的,我早前都已经买过。甚至日本编剧的书,我也买了不少。我并不是想进阶什么编剧,我只是突然想了解电影、电视剧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我们总是被韩剧吸引?为什么日本的电影总是很走心?为什么国产的片子想出精品这样难?是的,我很想知道。而且也想知道一部电影、电视剧的制作过程。而读大师们的书,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年轻时,喜欢读实践性强的书,像我们学法律的,学生时代总是很讨厌那些艰涩难懂的理论书,抽象得很,无从下手,读之晕晕欲睡。但长大后,才知道理论的重要性。理论是根基,是方向,是源头。只要掌握了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只要掌握了正确的理论,大方向便不会走偏。因此,我开始喜欢上了理论。这是从前的我不曾想过会有的转变。

啰啰嗦嗦说了一堆自己的经历。

但我想一本好书的意义便是如此吧,能够引人思考,投射到很多不同的个体生命体验中。

这本书写提影视剧圈,而我们深知贵圈向来像迷一样。IP热,就连我这个超业余写手也早已能体察得到。不可否认,这突然大热的IP确实让很多默默无闻的写手,特别是网络写手得到了红利,但从长远来看,它并不健康。而资本、剧本等等,谁轻谁重,向来也难分伯仲。在这个物质追求胜于一切的时代,话语权都被钱袋子控制着。我们都太知道这些潜规则或明规则,但知道又能发声的人却少之又少。我相信宋老师的这些言论肯定惹得很多人不高兴,但我却很佩服也很喜欢能真话、敢讲真话的人。

这个世界需要道德、法律、秩序、良知。但是,有时候看到文化圈里的一些乱象,它们能自如的游离在道德与法律之外,却让人困惑与沮丧。宋老师的鼓与呼,似乎显得有些寂寞。但生在此世,哪怕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亦应该永葆赤子之心,努力不被环境所改变。

老师的文笔了得,前言和后记尤其打动人心。如果能在编剧之余,多出一些随笔,也是不错的。

而这本书包含了三十三封信,内容则囊括了影视圈现状、编剧工具、技巧等很多方面。每一封信主题鲜明,文字简练幽默,每每让人会心一笑,值得一读。

这是我一个读者简单的回响。

读《给青年编剧的信》:一个读者的回响_第2张图片

以下是一些摘录:

1、人由不爱说话到爱说话,无非遇到两种情况:一,遇到了高兴的事;二,遇到了生气的事。、

2、它适合青年编剧读,也适合不编剧的任何人。因为:方金貌似在讲影视,其实是在讲人生。

3、纸短意长,见字如面。

4、人跟虚空,有一种响应的可能。

5、那次我知道信可以说嘴上不能说、不敢说、不想说或说不了的话。真心话。

6、像雪静静落在火焰上,像水相通于另外的水,像一树树梅花照眼。更希望如在童年的田野上一样,从远方,从虚空,传来清晰的回响。

7、琉璃厂之所以成为宝地,是因为这里的人有一颗宝贵的心,这颗宝贵的心叫耐心,他们有耐心培养他们的顾客,有耐心与未来周旋。

8、编剧充其量只是一棵树,需要经历四季循环,才能有年轮的感受;需要吸纳阳光雨水,才能让绿意爬满枝头。

9、好故事,也不是一个梦,而是一条真相的大河,它穿过谎言的险滩,倾泻出情感的瀑布,它让我们看破幻象、不虚此生;好故事是人生另一片没有雾霾的蓝天,不管你有意间还是无意间抬头,它都在那儿等着你,准备带给你深切安慰。

10、文化灭,则精神灭。

11、我认为,有准备有能力的编剧最好能摆脱掉资本和市场的追逐,最好的甲方是而且永远是岁月和生命。

12、我们应该受岁月和生命的委托来书写世界的故事。我认为我们应该写自己想写的故事,写自己能写的故事,写自己相信的故事,写自己一往情深的故事。

13、现在的中国电影里,有刀枪剑戟,有丰乳肥臀,有复杂的谋杀,有欲望的火焰,唯独缺少善意、从容与深情。

14、最后分享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获奖演说中的一段话:当我走在街上、词语、句子、感叹就向我涌来。我想,多少故事都遗失在时间中。说实话,我并不是一直有走下去的力量,很多次,人让我震惊和恐惧。我体会过狂喜和厌恶,曾想忘记听到的东西,回到无知的状态。然而,很多次,我也因人的美好喜极而泣。

15、对抄袭,我们必须零容忍。

16、你让我朝着写作,我偏要仰望星空。一个埋头劳作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17、我的好朋友刘震云老师告诫我,当你对世界的大小、多少、长短、高低失去了概念的时候,你应该因望似水流年,回到你出发的地方去看看。

18、他们那个行业叫影视行业,我们编剧从事的这个行业叫故事行业。他们靠的是电,我们靠的是心。

19、算编剧的时间流水账,是因为时间是世界上最平等的东西,你可以拥有很多资源,但时间资源没有谁比谁多。

20、王朔老师说过一句很好的话,他说以前总以为前方有重要的事情,于是急急奔过去,后来却发现重要的事情都发生在过去。

21、生存大于艺术,一定要先生存下来。

22、编剧是一个艰苦的职业,靠毅力不行,靠天才也不行,靠金钱的诱惑也不行,只有热爱才能持久。

23、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有一句话是这么写的:你的意义,在于你成为形式。

24、一个人最早决定自己要走到哪儿去,决定他最终能走到哪儿。

25、创作的本质是一样的:我们如何发现生活的真理。

26、观众看一部作品也是如此,即便他知道结局如何他也要赴约,因为观看一部作品的微妙感受是无法被替代的。

27、作者的责任是写出人间的苦乐、人生的悲喜、人性的黑白。“悬念”是一个害人的名词。写作的时候可以面对内心,背对悬念。

28、写真相。

29、我觉得人类如果不解决终端问题就解决不了开端问题。同样,写故事我们最好从结局开始,当你想好一个不可替代的结局的时候,你才能想到一个奇思妙想的开端。

30、作家要体悟心灵,编剧要多观察生活;作家借助语言深入人心,编剧利用生活材料展现世态人情。

31、于正老师一直说世界上没有新故事了,都是你抄我,我抄你,但是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发展,底下总有新的事情,总是有新的结构、新的发明,我们之前不会想到有微信,现在微信基本上要把手机运营商顶垮了,以后也许没有人打手机了。

32、我们是中国人,从没钱的地方来,到有钱的地方去。或者我们从有钱的地方来,到更有钱的地方去。

33、编剧是个古老而光荣的职业,编剧中最耀眼的是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投资人都已烟消云散,但莎士比亚和他的故事将在人世永远流传。

34、坏事里边包含着世界的真理。对于一个优秀的讲故事的人来说,他的价值在于向全人类传递坏消息。坏消息意味着变化。

35、作为讲故事的人,我们必须担负起时代的使命,去说真话,写真相,写出时代的真相,情感的真相,人生的真相,人性的真相。

36、所有的人物塑造都要解决三个问题:他是谁,他从哪里来,他要到哪里去。

37、所有好故事一定是这样的,痴人、呆人还有聪明人,当然,它有很多的变形。

38、聪明人的下场基本上都很悲惨,这个悲惨不是来自于艺术,而是来自于生活。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39、我一直觉得《孔雀》的电影剧本值得影视相关从业者、学习者人手拥有一册。

“这样的城市,在白天人群鼎的时候,有一种苟且偷欢的气息。夜晚或是雨雪天气,人迹稀少,城市荒芜起来,就有那种劫后余生的景象。”

“很多人和我一样在这样的小城市成长,然后离开。面对这样的城市,我总有一种无法诉说的感慨。而这些小城市,就像是无数流落民间的技艺之人,在他们当中有着劳动无常的命运的证据,不被诉说的沉寂衰败的时光”

“内心过于丰富,以至于人累得有些慵懒。”

40、中国是一个有抒情传统的国家,不太研究戏剧性叙事,我们善于抒情,但拙于叙事。叙事的秘决是保持戏剧性。

41、日常大家在交际的时候,都是彬彬有礼、互递名片,但你永远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只有一个大的事件降临,人的性格和行动才显现出来。越极致的事件越体现人物性格。

42、我们写剧本,或者说写故事性作品,就需要把人物置于危境之中,来激发出这个人物的选择…………人物必须时刻处在压力之下。压力与选择,是写剧本 特别重要的两点。故事本身没有什么无法破译的秘密,故事的秘密就是两点:一点是选择和压力,另外一点是人物关系。

43、但是可以发现,《中国合伙人》对财富的态度特别土。中国的故事大部分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都是大情节的故事,因果关系过大。因为怎么样所以要怎么样,缺少现代化的价值观。不要用因果关系去写故事,因果关系是线性的,不能体现生活真理,戏剧的力量来自于转折。

44、结构使故事出现新的意义。

45、讲故事的艺术就是说话的艺术。只要你能在一部电影或者一部电视剧里边说出不同的话、有见识的话,你就能赢得全世界的尊敬。

46、“电影就是让人又哭又笑”

47、什么是最好的悲剧?就是悲剧到达了喜剧的边缘。什么是最好的喜剧?就是喜剧到达了悲剧的边缘。

48、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片名。因为它包含了这部电影的结构。三个白痴在一块儿聚堆了,大家想想,这多有意思。

49、青年人死亡的方式,决定着这个民族的未来;孩子的生活方式,说明这个民族的现在。

50、我把所有的戏剧技巧总结为两个概念:一个是钩子,一个是阻力。

51、概念性的人物和事件,无法进入艺术作品。因为它们没有审美价值。

52、你必须热爱这些人才能写好这些人。

53、一个人就是所有人。

54、人欺骗自己的原因是偷懒。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偷懒的人。编剧尤其不能偷懒,不能成为拖延症患者。

55、真正的人,活着的标志是思维的活着。

56、通过人物关系之网,捕捉可以启迪我们的智慧、温暖我们的情感、震惊我们的真相。

57、动笔。想学游泳就到水里去。水性非理论可以教会。剧作亦然。

58、城市大,真好。晴朗与湿润并存,绝望与希望共生。不知道哪个方向飘来的一阵风吹掉了你的草帽,也不知道哪个角落里伸出来的一双手恰恰温暖你的孤单。

59、每天晚上临睡前,我都会深吸一口气,似乎能够闻得见空气里丝丝缕缕蔓延的花香。这些花香,降临在我漂泊此处的每一个梦境。

60、这个时候,我两手空空,悬挂在北京庞大城市的边缘。

61、许多如我一样的人在这座城市的时光里流转,有的已经离开,有的还在来的路上。他们每个人都是一段故事,要么是故事的开始,要么是结局。如果一时兴起,也许能成为故事的转折和高潮。我一直对我遇见的每一个人都心怀期待,也包括对我自己。

我看着他们。而谁在另外一个地方看着我,像我试图记取别人一样记取我?而我又是故事的哪一个部分?所有人的故事都在悄然生长,结局未知。我所能知道的是:所有的光阴,正在显影我们的情节;所有的故事,都是光阴的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给青年编剧的信》:一个读者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