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营策略--惜成本的恶果

一个店铺能否做起来,取决于经营策略。举两个亲眼见过的例子。

案例1

华工北门有个汽车站,好像叫天河北站,很多年前,我偶尔去那边搭车,会去一家小店铺吃饭。这个小店铺,正好在车站的门口,拥有地利,里面非常大,可能有200平米了。但这家店主做潮汕卤水的, 比较省钱,门店破旧,灯都舍不得开,虽然菜价很合理,但没什么人,我去的时候,大概也就坐了10~20来人。

当时我想着,这么好的地段,这样经营,怎么能回本?结果没两个月倒闭了。换来的是一家不知名的饮食连锁店。它给整个门店翻新了个遍,和真功夫差不多了。里面位置估计有过百吧,我再次去那店的时候,已经找不到坐下的位置了,要等人离开。

那么请思考下,什么是需求?不会做生意的人,第一个问题是,做这个,有多少人买?但是,这是个伪命题。多少人买不只取决于产品,而且取决于你怎么卖。

产品*经营手段=市场需求

同样是饮食,填肚子的,同样的位置,为啥有这么大区别?车站突然人流增大了吗?No。需求是创造出来的,你做的东西小家子气,自然没需求。你做的东西,满足人的欲望,自然有很大需求。同样一个店铺,同样做美食,客流量竟然有十几倍的差距!连锁店有正确的经营理念, 愿意承担更大成本,但他们的利润也是前者的N倍。不懂的人,会把这归咎为运气问题。

理论上,因为人流量很大,车站的饮食需求是很旺盛的。我能理解之前那家潮汕美食的经营思路,他那样做是为了省成本,觉得装修再好看,门店再光亮,也只是增加成本。客户是来吃饭的,不是来享受的。正是这种实在的观念,导致人们对这家店没啥胃口,只有真的饿得不行的人才会来这吃。

潮汕美食店的经营思路是,饮食就是饮食,就是满足饥饿感。

后者经营思路是给人一个休憩的地方,别人顺便来买点吃的。因为它装修的漂亮,在乘客还有时间的时候,他们会想着找个地方坐下来,坐下来,自然会想吃点特别的东西。后者的经营思路获得大成功,消费价格比前者贵了10元,但是人流络绎不绝。

小结:我们反思下,如果我们要卖一样东西,真的只是卖那样东西本身吗?就如我们买iphone,其实性能和app都和android差不多,但我们就愿意花更多价钱去享受“手机第一”这个名气带来的感受。不管衣食住行,人们绝对不会只为低层次的需求付出昂贵的价格。你必须考虑到人的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审美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是可以让你产品溢价的东西。

案例2:

同样的例子发生在我小区楼下一家小店,取名“信心商行”。

他一开始做进口食品,对面就是一个大超市,而且旁边还有一家零售店。他只能卖一些昂贵的进口食品,受众太小,基本没人去他那里买东西。做了两个月,发现做不起来,重新装修,做台湾美食,此举获得短暂的大成功,开张后,很多人去尝试,我也去了,店家在跟客人聊的时候说:“我去过好多次台湾,那里的美食我都学会了。”

不知道是怎么来的良好感觉,我吃不出一点特色,感觉比家里做的还要普通。点了一碗5块钱的皮蛋瘦肉粥,只有一指甲大小的瘦肉,皮蛋呢?没看到,只是吃出了点皮蛋味。点了个肉酱面,有酱没肉。和图片相差远就算了,也不用这么抠吧?你加多点料,收20块我也愿意来啊。

可见,信心商行犯了同样的毛病,开店不容易啊,铺租上万,只好在材料上削减了。又加上他们以为低价就能有市场,注定他们不能“放太多皮蛋”!

要知道,客户来你这里吃,是吃“美食”,不是来吃“概念”。你的概念吸引了大批客户,可是这些客户吃了一次,就不会有第二次。可怜的是,他们很积极的做市场调查:“味道如何,还可以不?”结果客户都说了违心话:“恩,还好,我就是看到台湾特色,才来的。”

同样的,信心商行的隔壁的隔壁是最先做特色菜的,信心商行只是抄袭。可惜,抄到了外壳,没抄到内涵。别人也是根据舌尖上的中国做特色菜,而且一碗云吞就多到我吃不下。所谓真材实料,这家店比信心商行早做3个月,现在信心商行倒闭了快半年了,还在做,还是有很多客户。

这说明什么?做生意,不要从成本角度出发。不是说成本不重要,成本是很重要,需要做好规划。但如果因为成本问题,剥除了客户的体验,客户就会用脚投票,你倒闭定了!

那么成本太高怎么办?提高售价。

不要先定价,再定成本。而是先定成本,再定价。价格高了,就是考验你经营能力的时候了。你要怎么提供额外的附加值?怎么让客户埋单?

客户认可很重要,作为老板,你的修养让人认可,别人认为你可靠,贵一点,就贵一点,品质还是很重要的。就如iphone,是比小米贵了一倍,但它耐用一倍,这个钱还是很多人愿意花的。因为,大家认可乔布斯,认可苹果这个牌子。它标榜着自己是最好的手机,并真的做到了,价格高,还是有一半消费者愿意买。

便宜没好货,店小没实力,这是人们不可扭转的偏见。你要做生意,如果一开始就往小的想,想省成本,想省用料,最终吃苦果的是自己。

总结:现在再想想两个案例,省钱的那些人,都倒闭了。肯花钱满足客户虚荣心、享受心、好奇心的人,最终都存活了,而且客户量大十几倍!

做生意,满足客户的精神感受是第一生产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经营策略--惜成本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