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缺乏能力,而是缺乏投入

你不是缺乏能力,而是缺乏投入_第1张图片

(一)

前不久和朋友聊天,聊到生活中一些琐事,发现我们周围都有一种不愿意尝试、缺乏投入的人。她说自己在学生会任职学了一点办公软件方面的知识,室友一直问这问那,因为很简单她建议室友自己研究一下,结果引起对方的不满,去请教别的人了。其实是室友把所有事情都想得太难,又误会了别人的好意,便习惯了去依赖周围的人解决问题。

我身边也有一位长辈,平时需要在网上办理工商执照的审核,和网上购货的事宜,因为对互联网不精通每次都是拜托我,每次都是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她言语间总表露下次要好好学一下,现在还不想学,我操做的时候也没用心看,还说的要我找个专门的时间给培训。

我笑着点头,心里想的是其实不用那么复杂,自己尝试一下就会了;这位长辈既然可以在早些年把微信玩得很顺溜,我相信她有能力把这个程序弄透彻的。

有很多事情我们始终要自己承担和弄明白的,为什么不愿意花费一点点时间来了解?是你内心认定了自己“不会”“不感兴趣”的思维存在,你总觉得自己做不到,害怕自己投入的结果是失败,然后一次次错失了机会、时间,只是羡慕别人的生活。你不是没有能力,只是缺乏投入,付出的努力还不够,没有达到于成功相匹配的水准。

(二)

潜意识里相信的力量对我们的改变,是十分大的,人们真的会变成自己觉得“应该成为”的人。当你的内心缺乏安全感,不自信,很容易被自己的思维限制,成为安全感的奴隶。

著名好莱坞演员史泰龙为成为电影男主角,拜访了所有自己能够找到的电影公司,他一次又一次被拒绝;但他并不气馁,他知道,失败定有原因。每次被拒绝之后,他就把它当作是一次学习。经历1000多次拒绝后,他痛哭过但依然相信自己会成功,边做些粗重的零活边写剧本,剧本完成后遍访导演,人们认为他的剧本挺好,但当男主角是不可能的。

在他遭到1300多次拒绝后,一个曾拒绝过他20多次的导演被他的精神打动。愿意让他先拍一集电视剧的男主角,看看效果。做了三年的准备,他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结果第一集就创下了当时全美最高收视纪录。

钻石在成型之前要经过打磨、抛光等一系列过程,才会发光发亮。人生也是如此,要不断地磨砺自己,才能让自己绽放眼前的光芒。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指出,成功和天分无关,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当你在一件事上投入10000个小时,就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三)

孙俪拍《玉观音》时片酬一集只有5000元,拍《甄嬛传》时一集30万,拍《芈月传》一集涨到85万,除了《玉观音》休息的3个月之外,十年来我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背剧本。

你说给我85万,我也愿意,但在看不到结果的情况下你不愿意投入、害怕尝试,可是有些事情你不试一试永远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有些地方听别人说再多遍也不如自己亲自去看一看,走一圈来的实在。

千万不要把成功的顺序颠倒,不是先有85万再拼命,而是先拼命了才有机会拥有85万,别抱怨了,不努力你永远不会有机会成功。

朋友圈里有一段话: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是拿自己的时间去见证别人的梦想成真;最悲哀的事——是自己不敢尝试还去嘲笑身边为梦想而奔跑的人。最后你不得不承认:你一生最大的失败不是跌倒,而是从来没有去实现自己梦想的勇气。因为,人生不是你做了什么而后悔,而是你什么都没做而后悔。正如,一个输不起的人,也往往不会赢。

(四)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当你内心里认定什么事情都很难的时候,便在无形中失去了很多潜在的机会,你的想法可以决定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如果一个人眼中满是别人的失败,还没有开始就认为不行,怎么可能成功?如果只是在一味的找借口,等待最好的时机,你可能一直做不到;哪有什么最好的时候和来日方长会等你,只会陷入懒惰和拖延症当中不可自拔,现在不就刚刚吗?

屠呦呦71岁成为博士生导师,85岁获得诺贝尔奖,攻克青蒿素时,屠呦呦和团队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体会过无数次碰壁挫折;摩西奶奶76岁开始绘画,80岁举办个人画展、出书,一直到101岁画了1000多幅油画作品。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难的,只有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件事,才有可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你总抱怨自己缺少机会、能力不够,考虑这考虑那的,结果因为自身的思维局限忽视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失去了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不是缺乏能力,而是缺乏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