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叠Stack:
堆叠是指将一台以上的交换机组合起来共同工作,其中包括一个主交换机和若干个从交换机。以便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尽可能多的端口。堆叠在一起的以太网交换机可以看作为一个设备,用户可以通过主交换机实现对堆叠内所有交换机的管理。多台交换机经过堆叠形成一个堆叠单元。可堆叠的交换机性能指标中有一个"最大可堆叠数"的参数,它是指一个堆叠单元中所能堆叠的最大交换机数,代表一个堆叠单元中所能提供的最大端口密度。堆叠与级联这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堆叠可以看作是级联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级联的交换机之间可以相距很远(在媒体许可范围内),而一个堆叠单元内的多台交换机之间的距离非常近,一般不超过几米;级联一般采用普通端口,而堆叠一般采用专用的堆叠模块和堆叠电缆。一般来说,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交换机可以互相级联,堆叠则不同,它必须在可堆叠的同类型交换机(至少应该是同一厂家的交换机)之间进行;级联仅仅是交换机之间的简单连接,堆叠则是将整个堆叠单元作为一台交换机来使用,这不但意味着端口密度的增加,而且意味着系统带宽的加宽。
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立堆叠前,用户需要在主交换机上设置堆叠使用的IP地址范围。
在从交换机加入堆叠时,主交换机自动给从交换机分配该IP地址范围内的IP地址。用户通过配置建立堆叠后,主交换机会自动将与它的堆叠口相连的交换机加入到堆叠中。如果堆叠口连接断开,则从交换机自动退出堆叠。
堆叠的建立过程如下:
1)主交换机和从交换机之间通过堆叠模块及特殊的堆叠线连接起来(关于堆叠模块及堆线的描述请参见安装手册)。
2) 用户设置堆叠使用的IP 地址范围,并启用堆叠功能。主交换机将会自动将与它的堆叠口相连的交换机加入到堆叠中。
3) 在从交换机加入堆叠时,主交换机自动给从交换机分配可用的IP地址。
4) 在建立了堆叠后,如果有新的交换机和主交换机通过堆叠口相连,主交换机将自动把新的交换机加入到堆叠中。
配置堆叠IP地址池并建立堆叠:
主交换机上堆叠的配置有如下要求:
1) 用户通过配置建立堆叠后,主交换机会自动将与它的堆叠口相连的交换机加入到堆叠中。
2) 如果堆叠口连接断开,则从交换机自动退出堆叠。
3) 如果堆叠已经建立,则用户不能修改IP地址范围。
4) 堆叠IP地址池中的IP个数应大于或等于堆叠中交换机的个数,否则会因为地址不足,使部分交换机无法自动加入堆叠。
5) 堆叠使用的地址必须满足可以连续分配的要求。如果地址池中第一个地址是类似于223.255.255.254的地址,则不能满足连续分配的条件,就会出现错误。
6) 堆叠不能跨网段分配IP地址,例如如果地址池中第一个地址为1.1.255.254,就不符合要求堆叠的要求。
7) 在为堆叠设备设置IP地址池时,如主交换机(或从交换机)原配置的管理VLAN接口的IP地址与堆叠设置的IP地址池不在同一网段。主交换机(或从交换机)都会删掉原有的管理VLAN的IP地址,自动配置一个属于IP地址池所设的网段内的IP地址。
8) 由于堆叠和集群都需要使用管理VLAN,而S2000-HI只能配置1个VLAN虚接口,因此如果用户需要在集群范围内进行堆叠配置,堆叠与集群的管理VLAN必须是同一个VLAN。
可以使用下图命令切换到从交换机视图
对从交换机配置完毕后,用户可以执行quit命令退出从交换机视图。
堆叠从交换机的配置:从交换机通过堆叠口和主交换机正确连接即可。
堆叠配置显示和维护:
堆叠配置举例:
说明:Switch A与Switch B、Switch C通过堆叠口相连,组成一个堆叠。Switch A作为主交换机,Switch B、Switch C作为从交换机,网络管理员通过Switch A实现对Switch B、Switch C的管理。
配置信息:
# 在Switch A上配置堆叠IP地址池
[Quidway] stacking ip-pool 129.10.1.15 3
# 在主交换机Switch A上显示堆叠成员信息:
# 切换到从交换机Switch B上进行配置:
# 在从交换机Switch B上显示堆叠信息:
# 切换到从交换机Switch C上进行配置:
集群Cluster:
Cluster通过HGMP V2实现。使用HGMP V2功能,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一个主交换机的公网IP地址,实现对多个交换机的管理。主交换机称为管理设备,其它被管理的交换机称为成员设备。成员设备一般不设置公网IP地址,通过管理设备重定向来实现对成员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管理设备和成员设备组成了一个“集群”。
HGMP V2的优点如下:
1) 简化配置管理任务:只需要在管理设备上配置一个公网IP 地址,就可实现对多个交换机的配置和管理,不需要登录到每个成员设备的配置口上进行配置。
2) 提供拓扑发现和显示功能,有助于监视和调试网络。
3) 可以同时对多个交换机进行软件升级和参数配置。
4) 不受网络拓扑结构和距离的限制。
5) 节省IP地址。
HGMP V2包含以下功能:
1) 网络拓扑发现:通过NDP实现,用于发现直接相连的邻居信息,包括邻接设备的设备类型、软/硬件版本、连接端口等。另外还可提供设备的ID、端口单双工、产品版本、Bootrom版本等信息。
2) 网络拓扑收集:通过NTDP实现,收集网络中各个设备的连接关系和候选设备信息,并可以设置拓扑发现的跳数。
3) 成员识别:通过对集群中的各个成员的定位,使管理设备可以识别各个成员并向成员分发配置和管理命令。
4) 成员管理:通过管理设备对成员设备的加入、删除、成员设备对管理设备的验证和握手间隔等事件进行管理。
集群内的设备:
NDP简介:
NDP(Neighbor Discovery Protocol)是用来发现邻接点相关信息的协议。NDP运行在数据链路层,因此可以支持不同的网络层协议。NDP用来发现直接相连的邻居信息,包括邻接设备的设备类型、软/硬件版本、连接端口等,另外还可提供设备的ID、端口地址、硬件平台等信息。支持NDP的设备都维护NDP邻居信息表,邻居信息表中的每一表项都是可以老化
的。一旦超过老化时间,NDP自动删除相应的邻居表项。同时,用户可以清除当前的NDP信息以重新收集邻接信息。运行NDP的设备定时向所有激活的端口广播带有NDP数据的报文,报文中携带有效保留时间,该时间指示接收设备必须保存该更新数据的时间。接收NDP报文的设备保存报文中的信息,但不转发NDP报文。收到的信息如果与旧的信息不同,则更新NDP表中的相应数据项。如果相同,则只更新有效保留时间。
NTDP简介:
NTDP(Neighbor Topology Discovery Protocol)是用来收集网络拓扑信息的协议。NTDP为集群管理提供可加入集群的设备信息,收集指定跳数内的交换机的拓扑信息。 NDP为NTDP提供邻接表信息,NTDP根据邻接信息发送和转发NTDP拓扑收集请求,收集一定网络范围内每个设备的NDP信息和它与所有邻居的连接信息。收集完这些信息后,管理设备或者网管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这些信息,完成所需的功能。当成员设备上的NDP发现邻居有变化时,通过握手报文将邻居改变的消息通知管理设备,管理设备可以启动NTDP进行指定拓扑收集,从而使NTDP能够及时反映网络拓扑的变化。
每个集群必须指定一个(而且只能指定一个)管理设备。由于一个集群只能有一个管理设备,因此在建立集群时:
1) 需要确定一个管理设备。外部网络对集群内部各成员的访问、配置、管理、监控等都需要经过管理设备,管理设备是访问集群成员的出入口。
2) 管理设备识别并控制集群中的所有成员设备,不管这些成员设备分布在网络的什么地方,也不管他们是如何相连的。
3) 在集群建立过程中,为了给用户提供可供参考的候选设备信息以及网络拓扑结构信息,管理设备将负责收集所有成员设备和候选设备的拓扑信息。
4) 管理设备通过收集NDP/NTDP信息,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从而进行设备的管理与监控。
此外,用户还可以在管理设备上为整个集群配置一个公用FTP 服务器/TFTP 服务器。集群的成员设备在与外部服务器进行通信时先把数据传送到管理设备上,然后再由管理设备传送到外部的服务器。在未配置集群公用FTP 服务器/TFTP 服务器的情况下,集群管理设备就是缺省的集群公用FTP 服务器/TFTP 服务器。
启动系统和端口NDP配置步骤
NDP参数配置步骤
启动系统和端口NTDP配置步骤
启动集群功能配置步骤
自动启动集群功能步骤
成员设备访问集群ftp/tftp服务器的配置
集群内操作
集群配置显示和维护
集群案例:
实验步骤:
主设备:
配置管理ip
inter vlan-interface 1
ip address
开启ndp、ntdp协议
Ndp enable
Ntdp enable
进入端口开启ndp、ntdp协议
Inter eth 1/0/23
Ndp enable
Ntdp enable
Inter eth 1/0/24
Ndp enable
Ntdp enable
开启集群
Cluster enable
进入集群
Cluster
集群内部地址池
Ip-pool ipaddress mask
建立群集名字
Build aaa
指明ftp服务器
ftp-server ipaddress
从设备
Sw2
开启ndp、ntdp协议
Ndp enable
Ntdp enable
进入端口开启ndp、ntdp协议
Inter eth 1/0/23
Ndp enable
Ntdp enable
开启集群
Cluster enable
Sw3
开启ndp、ntdp协议
Ndp enable
Ntdp enable
Inter eth 1/0/24
Ndp enable
Ntdp enable
开启集群
Cluster enable
在从设备登录ftp:
把自己的配置文件传到ftp上默认传到/root下
删除自己的配置文件
从ftp上下载自己的配置文件
参考配置:
Sw1
Sw2
Sw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