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速记********
阵列处理机属于 SIMD 计算机。
SISD(Single Instruction Single Datastream,单指令流单数据流):单处
理器计算机,对保存在单一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操作。
SIMD(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stream,单指令流多数据流):同
一条指令控制多个处理器的运行。
MISD(Multiple Instruction Single Datastream,多指令流单数据流):单
个数据流被传送到一组处理器上,每个处理器执行不同的指令序列。
MIMD(Multip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stream,多指令流多数据流):
其中每个处理器取用自己的指令并对自己的数据进行操作。
按照指令流和数据流的分类法,并行处理机、阵列处理机、流水线处理机都属于 SIMD
计算机,而多处理机属于 MIMD 计算机。
*
Centronic 总线是用于打印机等外设与计算机连接,不能将多个处理机互联构成多处理机系统。
*
在 ISO OSI/RM 中, 表示层 实现数据压缩功能.
*
在以太网中的帧属于 数据链路层 协议数据单元。
*
近端串扰(Near EndCross Talk):当电流在一条导线中流通时,会产生一定的电磁场,干扰相邻导线上的信号。近端串扰是指在与发送端处于同一边的接收端处所感应到的从发送线对感应过来的串扰信号。
在串扰信号过大时,接收器将无法判别信号是远端传送来的微弱信号还是串扰杂讯。
衰减:指光在沿光纤传输过程中光功率的减少。可能由于长度过长、温度过高、连线点不好等问题,也可能是线缆端接触质量问题。
回波损耗:反射损耗又称为回波损耗,它是指在光纤连接处,后向反射光相对输入光的比率的分贝数,回波损耗愈大愈好,以减少反射光对光源和系统的影响。
传输延迟:是信号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线路上的传输时间,以及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被中间节点的处理时间的加和。
*
AAL(ATM Adaptation Layer,ATM 适配层) 位于 ATM 层之上,这一层是和业务相关的,即针对不同的业务采用不同的适配方法。由于上层业务种类繁多,AAL 层处理比较复杂,所以分为 SAR 拆分和重组子层和 CS 汇集子层。其中,SAR 子层对数据进行分段和重装配。CS子层负责为来自用户平台(如 IP 包)的信息单元作分割准备。进行这种准备的目的是让 CS层能够将这些包再拼接成原始状态;信元头的组装、拆分和校验是在 ATM 层中实现的;比特定时是物理层中实现的。
*
FTTx + LAN 接入网采用的传输介质为 :光纤和五类双绞线
*
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 数据加密标准):是由 IBM 公司研制的一种加密算法,美国国家标准局于 1977 年公布把它作为非机要部门使用的数据加密标准,DES 是一个分组加密算法,它以 64 位为分组对数据加密。DES 的密钥长度是 56 位(因为每个第 8 位都用作奇偶校验)
*
在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中,可以使用多种方法防止路由循环:水平分裂(split horizon),反向路由中毒
(poison reverse),设置最大度量值(metric infinity)
*
OSPF 规定路由器失效时间是 Hello 分组间隔时间的 4 倍。
*
在 OSPF 中,区域(Area)是一个网络,由一组临近 OSPF 路由器的集合构成。区域中有且只有一个指定路由器(Designated Router,DR),用来与区域中其他的路由器交换链路状态通告(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s),其它的路由器则只能通过指定路由器来发自己的链路状态更新包。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了路由器之间交换信息造成的网络拥塞。DR是一个区域中具有最高 ID 的路由器。
OSPF 的路由可分为三种类型:区域内部的路由,区域外部的路由和 AS 之间的路由。
区域内部的路由主要由路由器通过邻接关系,从 DR 处获得本区域的完整的网络拓扑,在此基础上用 Dijkstra 算法计算整个网络的拓扑图(在路由器中以链路状态数据库形式保存)形成路由表,来进行区域内部的路由。区域之间的路由要通过区域边界路由器,它保存有相连两个区域的所有拓扑图,所有在本区域内部不存在的目的地,均要交给区域边界路由器,由它转发包到区域外,通常这个外部区域为 0 区域,再由 0 区域转发到相应的目的地。AS 之间的路由要通过 AS 边界路由器来完成,将数据报转发到外部 AS。引入区域概念和 DR 后,能减少数据库的大小。
*
能显示 IP、ICMP、TCP、UDP 统计信息的 Windows 命令是:netstat -s
*
矩阵组记录一对主机之间交换的字节数。矩阵组由三个表组成:控制表、SD 数据表(源到目标)和 DS 表(目标到源)。
*
磁盘镜像是 RAID1。
*
在路由表中设置一条默认路由:
默认路由是 0.0.0.0,子网掩码是 0.0.0.0。
*
把路由器配置脚本从 RAM 写入 NVRAM 的命令是: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
服务器模式的交换机:可以设置 VLAN 配置参数,服务器会将配置参数发给其他交换机。
客户机模式的交换机:不可以设置 VLAN 配置参数,只能接受服务器模式的交换机发来的 VLAN配置参数。
透明模式的交换机:是相对独立的,它允许配置 VLAN 配置参数,但不向其他交换
机发送自己的配置参数。
*
访问控制列表检查功能属于汇聚层的功能,DMZ(非军事化区)的对外服务器群也有可
能提供该功能,但核心层一般没有该功能;
汇聚层:为接入层提供基于策略的连接,防止某些网段的问题蔓延和影响到核心层;工作组服务器,一般只是一个网段几台机器连接,所以直接放置在接入层就行了;
接入层:是网络系统的最外层,为用户提供了网络访问接口,实现多种类型的综合接入和传输。所以接入层既可以使用集线器,也可以交换机。
*
以太网采用 CSMA/CD 技术,当网络上的流量越多,负载越大时,发生冲突的机率也会越大。当工作站发送的数据帧因冲突而传输失败时,会采用二进制后退算法后退一段时间后重新发送数据帧。二进制后退算法可以动态地适应发送站点的数量,后退延时的取值范围与重发次数 n 形成二进制指数关系。当网络负载小时,后退延时的取值范围也小;而当负载大时,后退延时的取值范围也随着增大。二进制后退算法的优点正是把后退延时的平均取值与负载的大小联系起来。所以,二进制后退算法考虑了网络负载对冲突的影响。
*
WEP 支持点到点的加密与认证,不支持端到端的加密与认证。
*
10Gbps 以太网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最大传输距离为 40km,只支持全双工数据传输,而不支持半双工工作模式。
*
ISO OSI/RM 体系结构中各层传输的数据单元名称。
物理层:比特流(Bit Stream)。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Frame)。
网络层:数据分组,或数据报(Packet)。
传输层:报文,或段(Segment)。
会话层:只是会话链接,没有确定名称。
应用层:没有确定名称。
*
OGSA 最突出的思想是:将一切对象(计算资源、程序和数据库等)看作为服务,在 WebService 的服务的基础上,提出了“网格服务”(Grid Service)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