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今日读《易经·系辞》有大收获,挖到了宝藏!

一、“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系辞上·第一章》

南怀瑾老师见到这一句时说“人类文化最大的哲学问题出现了”,我看到南师这句话笑了。

我们先来看看后来被误改成“人”的“方”字。

方字最古老的写法就是两个“振动的弦”叠加,所以,意义为并列,并行,就是同频共振。

图片发自App

方是指我们看不太清的微观小物,抽象的、隐性的规律,如处方,方法,方向,方式等。量子心学有个原理,越是微观的、抽象的事物越是振动频率越高、能量越大,比如我们的意识,就是极高频,所以,“方以类聚”。

物,《说文》曰:“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勿。”

牛为大物,具体的、显性的,“勿”也是振动的波态。甲骨文的“勿”是会意字,右边像弓,旁边两小撇表示弓弦振动的样子,本意为引弓拨弦,下方振动出一头大牛。所以,“物”是指天地间我们看到的那些大物。所以“物以群分”。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两句不打紧,关键是下一句,我们今天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缺偏偏忽略了下一句,改了个“人”,已经悲催了,少了一句就要命了。这就是中华圣贤文化断流的根源——胡乱解释,胡乱串改。

“吉凶生矣!”怎么“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就生出“吉凶”了呢?

“量子心学”还是喜欢用能量、振动、频率的直觉来感知。

“方”是微小的高频的能量振动,它就能吸引宇宙中与它同频能量同频共振,高频率就是高能量,这更接近宇宙本体的频率,顺应宇宙频率减损就少,顺之者昌,所以称为“吉”。

“物”是粗重的大物质,振动频率低,低频的能量吸引低频的能量同频共振,低频就是低能量,背离宇宙频率,逆之者亡,违逆宇宙本体的频率减损就多,所以称为“凶”。

宇宙根据物质的振动频率为你“推送”相同频率的能量物质与你同频共振,形成高频或低频的能量场,这样,振动频率便生出不同吉凶福祸,这就是天地宇宙的规律。

方吉、物凶的背后是物质振动的高频,低频。正能量吸引正能量——吉;负能量共振负能量——凶,这就是孔子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的真实意思。

我们再从上下文对照下,看得更清晰,这是我喜欢的对照方式。

我们看看这一句的上文:“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这里的关键概念“天地,乾坤,贵贱,动静,刚柔”,都是在谈天地万物的本质规律,注意“动静、刚柔”与“方物”“类群”已经对应关系。下文:“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在天呈现“象”,抽象的、能量形式的波态;在地呈现有形的、物化的粒子态,这就是量子宇宙波粒二象性的变化规律,孔子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系辞”整篇文章都是以宇宙、天地来说明易卦建立的理据。因此“方以类聚”主要是说天和天的特性。天和精神性的、崇髙性的、道德性的,或者是规律性的同类亊物相聚在一起,道同自然互相亲近。

“物以群分”,其中“物"是指大地上的万物。上句讲天,这句是说地。大地上的万物,植物也罢,动物也罢,尤其是动物,往往是同群的聚集在一起,不同群的便分开。

再看看本章下一段有句“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为天,天地宇宙的本体能量、本体频率、本体觉知就是万物的开始。坤为地,波态的能量聚合成粒子态,演化成生命万物。

再往下看,《系传上·第四章》开篇“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中也指明“物”是由精气聚合而来的,粗重的粒子态,所以,牛为大“物”。

这一章结尾:“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阴阳就是量子力学里的波粒二象性,宇宙天地万物的变化无非就是能量波与能量物质的转换,静态的能量波转换为动态的能量物质,能量不变,这就是道,“继之者善也”能接续上宇宙“道”的频率就是“善”,善本意是“吉”,反之,不能接续上宇宙“道”的频率,降低频率就是“不善”就是“凶”。“仁”“知”都是道的性质的妙用,百姓每天吃喝拉撒睡也都是在用“道”,庄子幽默的说“道在溺中”,阳明先生说:“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弟子王艮进一步提出“百姓日用即是道”,圣人之道,就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人是怎么会思想的?怎么会感觉的?怎么会说话的?怎么会走路的?怎么会吃饭的?怎么晓得有烦恼?有痛苦?当妈妈没有生我之前,我究竟在哪里?假设我现在死了,要到哪里去?……这些都是道的问题,可是道在哪里呢?道是不可知不可见的。在用上能见其体,在体上不能见其用,一回到“体”,“用”就寂静了。

所以,我们要好好体会“百姓日用即是道”,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阳明先生告诉我们:“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只是百姓不知道在用道,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呀!

二、今天另一大惊喜是发现了孔子对“推送”“量子纠缠”的精准描述。

《系传上·第六章》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行,君子之枢机。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终于看见了,至圣先师在2500年前,如此科学简洁清晰地阐释行为作用与反作用,量子纠缠,宇宙同频推送这一重大真相,这是最可怕的宇宙生命铁律!深深深深敬佩孔子,中华文化起点即巅峰!

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有责任、有使命为往圣继绝学,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