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草

几乎每天早晨,还没有起床,就会从窗外飘进来小贩高音喇叭播放的《兰花草》熟悉的旋律。

旋律里带着希望,带着谈谈的忧伤,让人想到胡适老先生写的歌词: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抱着希望而来,却经常什么也没留下,多情总被无情恼,像极了爱情,也像极了人生。

歌词是胡适1921年写的,当时其作为白话文的先驱声誉正如日中天,1922年任北大校长也对应了他当时的地位。但是,当时他可能不会想到,这好像也隐喻了他自己的一生。

轰轰烈烈地登场,但到老了,却日益不受待见,李敖评价他说:以他唱重头戏的地位,四十年来,竟把文史学风带到这种迂腐不堪的境地,脱不开乾嘉余孽的把戏,甩不开汉宋两学的对垒,竟还披着‘科学方法’的虎皮,领着‘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的补助,这是多么不相称的事!

1962年2月24日,71岁的胡适在中央研究院开酒会时心脏病猝发,病逝于台北。3月1日,蒋介石亲往祭吊,并书挽联一副:“适之先生千古,新文化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新思想的师表”。给了一个相当高的评价,表面上也算是极尽哀荣了。

但是很人有人了解蒋的真正心思,蒋在胡适去世当天的日记中写的真实心情是这样的:“闻胡适心脏病暴卒,对革命事业确实去除了一个障碍”。

兰花草依旧是草,不是兰花,也没有苞。

其实,草又怎样,也不一定非得要想着那个苞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兰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