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尼茨勒:一个梦的印象

施尼茨勒:一个梦的印象_第1张图片

阿图尔•施尼茨勒(Arthur Schnitzler),1862年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医生家庭,1931年亦逝世于兹,他是奥地利享有世界声誉的戏剧家、小说家以及卷轶浩繁的日记撰写家,是德语文学史上维也纳现代派的重镇。巧合的是,他和鲁迅先生一个路子——弃医从文——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一颗耀眼明星。

事实上,每个人在深入了解施尼茨勒之前,总会把他脑补成一个风流倜傥,思维灵活的知识分子。但一个艺术家,又怎么会成为传统意义上的正人君子呢?举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施尼茨勒的自传里记录了他和雅尼特在一起的两年内,做爱的总次数高达583次。

583次,是什么概念?两年一共730天,八成的时间他都和爱人在尽鱼水之欢,在客厅,在沙发,在浴室,在卧室抵死缠绵。恐怕只有乾隆时期的“大才子”纪昀,才能与之不相上下吧。

不过,这些都只算是他的花边新闻,虽然放浪形骸的生活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他那些充满着沉闷、郁结的文学作品仍然是严肃文学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施尼茨勒中短篇小说选》中,精选了他的六篇小说,虽然相对于他几十年的写作生涯中,这短短六篇仅仅只是管中窥豹,但这六篇同样是施尼茨勒文学精神的经典代表。其中开篇《梦的故事》更是在1999年被美国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改变成电影《大开眼戒》。

施尼茨勒:一个梦的印象_第2张图片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末的欧洲艺术,在接受了自然主义论文般精准严肃的风格之后,开始慢慢把目光投向人内心更深处。

艺术的表现手法不再依据表象客观事实,更多的表现着人的情绪、知觉、情绪等“虚无缥缈”的“印象”。艺术创作的逻辑被打破,艺术审美的传统被颠覆,一个印象到另一个印象,施尼茨勒正是在这场“印象”的“意识流”中领跑,将那些生活中的痛苦与愤懑,升华成为了一种流派艺术。

由于以前有过做医生的经历,施尼茨勒非常擅长描写人物内心活动、下意识和情感波动,从《小说选》中即可看到,一个内心即阴郁沉闷又放浪形骸的作家,有着怎样的洞察力,才能将人的生死情爱、嬉笑怒骂描写的淋漓尽致。

但说起来,尽管是他的父亲在强迫威逼中把他带入了医学界,但在他完全开始写作之后,也并没有与医学脱离联系。那些精准的观察描写,基本都是他在自家诊所里行医时,通过病人的言行举止而累积起来的素材。

施尼茨勒:一个梦的印象_第3张图片

在短篇小说《梦的故事》中,男主人公费里多林是个典型的婚姻中男性的代表。他有着夜间外出的合理理由,工作结束后却不想回家,企图通过寻找刺激与艳遇来跳出乏味的婚姻,报复妻子,他甚至将自己的名誉、生死都置之度外,一心只想体验那种未知的诱惑。

费里多林屡屡拒绝那些想要引诱他的女人,直到他在城堡中遇到那个想要“拒绝”他的裸女。

对“不可得”的欲望使得费里多林几乎陷入一种内心的疯狂,直到他听到男爵夫人D自杀的消息,亲自来到停尸房触摸尸体。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作者没有指明,因为对于费里多林来说,一切都发生在他自己的脑海里,他的自我意识之中,生与死,其实只是一念之差。

这篇小说中施尼茨勒对婚姻中的两性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而其中男主人公内心的活动,更是让人不由自主产生击节叫好的共鸣。这种深刻凝练的精神刻画,可以说是一种仅与人类相关的精神变化,透着一股对情欲的恍然大悟。

不论国别、人种,情欲之心都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质朴本性。在经过长时间寡淡的婚姻生活后,两性关系在多巴胺冲动的诱导下,萌发出有违道德的行为,其实才是婚姻生活中最真实的常态。

施尼茨勒:一个梦的印象_第4张图片

施尼茨勒对人的潜意识的描写,使他成为了刻画人内心活动的大师,而这些潜意识在他看来,往往是组成梦境的一部分。一个人,无意识或是条件反射的行为,都映射出他内心的短暂活动。

而他对心理世界的挖掘也使他成为运用“内心独白”这种写作技巧的大师。内心独白即“意识流”,施尼茨勒是德语国家最先运用这种手法的作家。1900年,他创作了第一篇内心独白的杰作、中篇小说《古斯特少尉》。

这篇小说由于真实刻画了奥匈帝国“精英”的丑陋心态,贬低了奥匈帝国军队的威望而触怒了军界,施尼茨勒竟被剥夺了军医的头衔。

而在1924年,《艾尔泽小姐》问世,这篇小说则揭露了所谓的“上流社会,下流人物。”会同《古斯特少尉》一起,成为了他“意识流”表现手法中的代表作品。

施尼茨勒:一个梦的印象_第5张图片

与一众意识流作家一样,施尼茨勒的笔触很少有对客观现实的表现,一般来说直抒胸臆,从人物内心出发,由此对一个人物进行深度塑造。而从纸面上的文字看来,这些关于精神层面的描写,则像一个虚幻的梦境一般。

其实对他来说,重要的是把人性原原本本的展示出来。很多人穷尽一生,都难以以真实的样子面对自己,而在寻找“自我”的路上,这种无所适从则被各种“借口”所掩盖。明明是懒,明明是没放在心上,偏偏要编造各种理由来搪塞,来敷衍。

但施尼茨勒不会给你灌鸡汤,也不会给你当头棒喝,他只是把这样心境下的人完完整整,原原本本的展现在你面前。虽然在直面矛盾的时候会被刺伤,但这种没有急颜厉色的包容感,却让他的作品得到了升华。

他的众多作品,如《帕拉瑟休斯》、《贝雅特里齐的面纱》、《蓓尔塔·嘉兰夫人》、《艾尔泽小姐》、《卡撒诺瓦归乡记》、《梦幻小说》,都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只是用一个关于“梦”的故事,来把他关于“人”的思考尽数吐露。

而在这些作品中,爱与死的纠葛是永恒的主题,大概与他曾经醉生梦死的放纵和见惯生死的经历相关。但就出身中产阶级的他来说,文学创作就是一个个似幻似真的“梦”。

施尼茨勒:一个梦的印象_第6张图片

在十九到二十世纪之间,他做了无数个“梦”,在梦境中他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梦幻故事》中的费多林,《轮舞》中的军人、诗人,《古斯特少尉》中执拗的古斯特。

他有着犹太人没有的浪漫,但也有着这个古老民族遗传的悲观宿命论。单纯的从心理方向来评价他,或许有失偏颇,但作为意识流里超一流的大师,当我们看过那些有些“神经质”的戏剧,有些“混乱不堪”的小说时,所感受到他直达人之内心的目光,我想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措手不及的慌乱。

而这种慌乱恰恰又反证了他对“人”内心活动描写的精准,如果你也曾爱过普鲁斯特,请一定不要错过这个奥地利花心老头的作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施尼茨勒:一个梦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