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时代的大人物太多,别人,可能不太好评价。王猛不一样,他的名字就是对他这一生最好的评价——猛!
用东北话说,王猛年轻的时候很“隔路”,跟别人很不一样,心思重,谨慎,话不多,一天到晚都皱着眉头,好像一直在琢磨什么。他那时候很穷,靠编织、贩卖畚箕为生,不是到深山老林里打荆条,就是在自家院子里编畚箕,要不就是走街串巷叫卖,可是他很喜欢读书,一有时间就翻几页。
王猛是山东人,当时这里是后赵帝国的势力范围。学成之后,他到后赵帝国的首都游历——所谓游历,其实就是结交达官贵人,找找做官的路子。
那个时代的达官贵人很矫情,喜欢谈论老子、庄子、释迦牟尼,总之都是虚的,王猛不学这些,他学的都是很有实用价值的东西,尤其喜欢看兵书。知识储备库不在一个频道上,交流起来当然很难,很多达官贵人因此看不起他,不喜欢和他交往,所以他在后赵帝国的国都过得很糟心。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不识货,有一个叫徐统的官员有些眼光,打算提拔他当自己的秘书,不知道是对这个职位不满意,还是觉得后赵帝国没前途,蹦跶不了几天了,王猛拒绝了徐统的好意,来到了关中,隐居在华阴附近。
当王猛再一次出场的时候,就是在灞上与第一次北伐的桓温见面,这一年,王猛29岁。
表面上看起来,从离开后赵帝国到出山与桓温见面的这许多年里,王猛似乎一直在深山老林里修炼,点灯熬油地苦学,一出场就得到了桓温的赏识。如果注意到史书里的细节,我们就会发现,似乎并非如此。
当桓温来到灞上的时候,在东晋帝国已经是权倾朝野的大人物,他凭什么接见一个默默无闻的山林隐士呢?双方见面的时候,桓温问了一个问题:“我奉天子之命来讨伐逆贼,三秦豪杰为什么不响应我?”这句话暗含了一个信息:与桓温会面时,王猛的身份是三秦豪杰的代表。
三秦豪杰,其实就是坞堡主。当时,前秦虽然已经在关中立国,但并没有完全把关中收入囊中,还有一部分领地是坞堡主的势力范围,而王猛隐居的华阴山附近就有好几个坞堡,比如千户堡、野人堡、新罗堡、胡空堡......桓温班师回朝时,邀请王猛一起南下,王猛婉言谢绝,推荐了友人薛强,这个薛强就是一个势力很大的坞堡主;再比如说后来把王猛引荐给苻坚的吕婆楼,也是王猛住在华阴期间结识的。
说到这里,我们也就知道王猛“隐居”的这几年里在做什么了:人家只是住在华阴,而不是隐居,住在华阴的这么多年里,人家也不是完全闭门不出,一心苦读书,而是四处游历,积极建立与坞堡主的联系。这时候的王猛其实和当年隐居隆中的诸葛亮干的是一样的事,表面上是隐居,其实一直在暗中发展人脉。所以说,要想干出点儿像模像样的事,真不能一直在家里窝着。我们看历史的时候,觉得王猛第一次和桓温见面的时候表现得很猛,穿着破破烂烂的麻布衣服,还脏还臭,旁若无人,一边跟桓温谈论天下大势一边找衣服头发里的虱子,放荡不羁,其实人家王猛是有背景的,要是啥背景都没有就敢这样,可能早就让桓温咔嚓了。
桓温撤退后的第三年,也就是王猛32岁的时候,19岁的苻坚打算发动一场政变,搞掉暴虐的皇帝苻生,并且就此事与心腹开了一个秘密会议,其中就包括吕婆楼。吕婆楼说:“我们就是刀口上舔血的粗人,打打杀杀可以,政变这样的事太费脑筋,我们干不了。我住的那个片儿区里有一个叫王猛的家伙,很厉害的样子,应该能干得了这事儿。”苻坚一听还有这等奇人,赶快把王猛接来,一见之下,相谈甚欢,兴高采烈地说,我得到你,就是刘备得到诸葛亮。
政变,干掉苻生。——这就是王猛正式出山之后干的第一件大事,一出手就是大手笔,给苻坚搞到了皇帝的宝座。按道理说,政变是个水很深的活儿,得老手操盘才行,然而政治经验几乎为零的王猛一出手就成功了,只能说这个家伙太天才,是一个类似于bug的存在。
苻坚很有意思,他是氐人,但是他比汉人还汉人,一心要做一个圣贤式的皇帝,主张以德治国,号召礼乐感化。王猛不一样,正好与他的想法相反。王猛的看法是,对那些坏犊子,就应该碾压平推,进入政坛第一年,还没有进入朝廷中枢,仅仅是个地方官的时候,他就抽死了一个犯事的不法官吏,激起了氐族豪强的强烈反对。一开始,苻坚也不认同王猛的主张,甚至把他投入大牢,然而王猛就是猛,拒绝认错,一番乱世用重典的道理把苻坚说得心服口服。第二年,王猛(似乎)和苻坚唱了一个双簧,干掉了前秦的一个开国元勋,第三年,干掉了皇太后的欺男霸女的弟弟,并且在一年之内干掉了20多个横行霸道的猛兽。对于苻坚对王猛的重用,氐族的皇亲国戚很不满意,组建了一个吐槽群,组团到苻坚面前打小报告,这一次苻坚更是气炸了,亲自上阵,一顿拳打脚踢,鞭子猛抽,把这个吐槽群抽散了。
虽然王猛对凶狠的豪强大族很猛,但是他对老百姓很不错,兴修水利,减租减息,开垦荒地,鼓励农耕......但凡是封建社会的好朝廷该做的,他一样都没落下。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说这是功德无量的好事,并不为过。此外,王猛也很重视教育。五胡十六国时代流行的是虚头巴脑的东西,比如说东晋的老庄和后赵的佛。王猛看不上这些东西,他提倡的是传统的儒学,事实上,这也是对以法治国的一种补充,以及加强国家凝聚力的一种手段。同时,他也不遗余力地提拔人才,用人不问其他,只问才干,有能力的都可以入仕,没能力的统统让位。更为可贵的是,他和苻坚都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抛弃了胡汉分治制度,极力推行民族融合。
或许,鼓励农耕、兴办教育、选贤任能并不是很了不起的事,但是在那个时代,推行民族融合这一条实在是很了不起。可惜后来苻坚大帝操之过急,在民族融合措施刚见成效的时候就仓促南下,致使前秦帝国一夕间土崩瓦解,如果他不那么心急,再稳扎稳打几十年,历史就可能会在这里打个拐点。
在苻坚的支持下,经过差不多10年的治理,原本弱小的前秦帝国就做好了对外扩张的准备工作。到这时候,王猛的猛才猛了一半,接下来才是巅峰状态的猛。
安邦治国,王猛玩得很溜,这是文治。那么他的武功怎么样呢?高手,打得风生水起。这个家伙是个一流的相才,也是个一流的将才,不是斗将,而是智将。他有多能打呢?看图——
上面是前秦初期的版图,处于四面包围之中,西部有前凉、吐谷浑,西南是仇池,南部是东晋,东部是前燕,北部是铁弗匈奴和代国。下面是王猛去世(375年)第二年的前秦帝国的版图。从一个四面受敌的小国,变成一个西越流沙、北连朔漠、东临沧海、南接长江的强国,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王猛就是这么彪悍。
王猛用兵鬼得很,从不一味强攻猛打,总是能用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回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就不动手,非得动手就巧计百出,速战速决,周边大大小小的国家和政权就跟饺子一样被他一个接一个地吃到了肚子里,要不就是被消灭,要不就是被降服,要不就是被打得不敢喘气。我们得知道,王猛以前只是读过几本破破烂烂的兵书,并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而且从一开始打仗,他就没有败过,很奇迹。
在戎马倥偬的那几年里,最能体现王猛用兵之“奸诈”的一战,就是消灭前燕。369年4月,桓温北伐前燕,前燕被打得落花流水,招架不住,向前秦求援,许诺愿意割让虎牢关以西的土地。当年桓温北伐关中,前秦险遭亡国之危,而燕国坐视不理,所以大多数人拒绝援助前燕,王猛力排众议,说如果桓温胜利,苻坚的大势也就完了,为今之计,不如伸出援手,等打败桓温,前燕也就没什么力气了,这时候就可以趁虚而入,消灭前燕。
桓温战败之后,前燕毁约,拒绝割地,还自己作了一把大死,赶走了国宝慕容垂。王猛赶快趁机进攻前燕,顺带着甩出一把金刀,做掉了慕容垂的儿子——这把金刀飞了十几年,直到落到参合陂上才见威力——370年正月,王猛攻占洛阳,并于同年6月率领6万人,兵分两路,亲自率领南路军,发动包抄式猛攻。南路军打得很通畅,如入无人之境,北路军打到晋阳的时候卡住了,打了两个月都动不了,为此,王猛奔赴晋阳,搞了一个实地勘察,趁天黑的时候打了一个地道,派人悄悄进城,打开城门,一夜间就占领了晋阳。前燕帝国的兵力多达30万,占据绝对优势,晋阳失守之后,他们改变策略,认为王猛孤军深入,粮草不继,想打持久战,拖垮敌人。王猛这时候来了一手绝的,派遣一支骑兵发动突袭,烧了前燕大军的粮草,断了他们打持久战的念想,然后一鼓作气,消灭了这个曾经雄霸中国北方的帝国。王猛能打,这固然厉害,但更厉害的地方在于——他治军严整,不扰民,“号令严明,军无私犯”。那可是一个视人命如草芥的乱世,王猛这样做真不知道让多少可怜人念阿弥陀佛了。
从出山到去世,王猛追随苻坚的时间长达18年,前半期,他把苻坚送到了皇帝的宝座上,为前秦帝国打下了天下布武的基础;后半期,他开疆拓土,把前秦帝国锻打成了北方最强大的帝国。他这么猛的人,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我在上面所说的,都是王猛的好。人无完人,王猛并不是圣人,自然也有普通人的缺点。他的缺点是什么呢?史书里说他心眼小,有恩必偿,有仇必报。说王猛是君子,不见得,比如说他除掉慕容垂之子的金刀计就不见得光明正大,再比如说他打仗的时候偶尔也用“阴招”,在谈判桌上砍人脑袋;说他是小人,那也显然不是,人家毕竟是做大事的,胸怀和格局就在那里搁着呢。这个家伙有些像金庸小说里的杨过,亦正亦邪,大正小邪。
关于王猛,历来比较有争议的地方是他对东晋帝国的态度。他活着的时候打过东晋,临终的时候却对苻坚说你以后不要打东晋的主意。那么,王猛究竟对东晋是什么态度呢?历史书里就三言两语,没有足够的干货,这个问题只能猜。
东晋的权力游戏讲究出身,即使王猛当初追随桓温南下,进入游戏,他也占不了多大的分量。再者,当时他已经看出桓温打的是篡位算盘,而自己一旦当了桓温的跟班,如果桓温将来篡位成功,那自己可就成了乱臣贼子。作为一个眼光长远的人,王猛不会意识不到这一点。退一步说,如果他追求的只是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跟随桓温未尝不可,可是他想要的不是这些,他追求的是施展抱负。表面上看,石虎、桓温、苻坚是那个时代的棋手,仔细琢磨一下,又好像不是这么回事,他们哪里是棋手?他们只是棋子而已,王猛才是翻云覆雨的棋手,他选择的并不是苻坚,而是自己的抱负和志向。
从华阴出山开始,王猛就像背着玄铁重剑的杨过走出剑冢,一出场就是横扫一切的威猛架势,阻挡他的都被他推平,妨碍他的都被他击碎。临终时,面对盘踞江东的东晋,他却选择了弃剑。作为一个汉人,他不可能完全对东晋完全没有感情,或多或少也会有一些天然的心理归属感(事实上,像他这种身为汉人,却为异族效力的情况,在五胡十六国时代并不少见,比如后赵的张宾和北魏的崔浩)。除了当时的东晋确实有不可图的因素,或许,这么一丝若有若无的心理归属感,也是王猛临终选择弃剑的原因之一吧。
关于这个问题,明末清初的侯方域说,王猛生活的时代,对东晋威胁最大的,就是前秦。王猛活着的时候,为什么东晋能偏居一隅呢?因为他在暗中利用前秦屏护东晋,临终,他依然想利用前秦保全东晋。侯方域的这个脑洞开得有点儿大,说得好像王猛是情非得已才投靠苻坚,未免有点儿低估了王猛。有兴趣写小说的,倒是可以把这个梗演绎成一个大型历史谍战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