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全部来自CCNA 学习指南(640-802)第7版
1.找出可能导致 LAN 拥塞的原因:
广播域中的主机太多、广播风暴、组播以及带宽太低都是导致LAN拥塞的原因
2.描述冲突域和广播域的差别
冲突域是一个以太网术语,指的是这样的一组联网的设备,即网络断中的一台设备发送分组时,该网段中的其他设备都必须侦听它,在广播域中,网段中的的所有设备都侦听该网段发送的广播
3.区分MAC 地址和IP 地址,描述在网络中的使用这些地址的时机和方式。
MAC地址是一个十六进制数,表示了主机的物理连接,MAC地址在OSI 模型的第二层使用,IP 地址可表示为二进制,也可以表示为十进制,是一种逻辑标识符,位于OSI 模型的第三层,位于同一物理网段的主机使用MAC 地址彼此寻找对方,而当主机位于不同的LAN网段或者子网时,将使用IP 来地址来寻找对方。即使主机位于不同的子网中,分组通过路由选择到达目标网络后,也将把目标IP 地址解析为MAC地址
4.理解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的差别
集线器创建一个冲突域和广播域。网桥分割冲突域,但是只形成一个大型广播域,它们使用硬件地址来过滤网络,交换机不过是更智能的多端口网桥,它们分割冲突域,但是默认创建一个大型广播域,交换机使用硬件网络地址过滤网络。路由器分割冲突域和广播域,并使用逻辑地址过滤网络。
5.了解路由器的功能和优点。
路由器执行分组交换,过滤和路径选择,帮助完成互联网路的通信,路由器的优点之一是,可减少广播流量。
6.区分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和无连接网络服务,描述网络通信期间如何处理这两种服务。
面向连接的服务使用确认和流量控制来建立可靠的会话,与无连接网络服务相比,其开销更高,无连接服务用于发送无需进行确认和流量控制的数据,但不可靠
7.定义OSI 模型的隔层,了解每层的功能,描述各种设备和网络协议所属的层。
你必须牢记OSI模型的7层及每层提供的功能。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属于上层,负责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传输层提供分段,排序和虚电路。网络层提供逻辑网络编址以及网络中路由的功能。数据链路层提供了将数据封装的成帧并放到网络介质上的功能。物理层负责将收到的0和1编码成数字信号,以便在网络传输
请回答下面关于OSI 模型的问题。
1)那一层选择通信伙伴并判断其可用性,判断建立链接所需资源的可用性,协调参与通信的应用程序,并就控制数据完整性和错误恢复的流程达成一致?
应用层负责寻找服务器提供的网络资源,并提供流量的控制和错误控制功能,(如果应用程序开发人员选择这样做)
2)哪一层负责将来自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分组转换成为电信号?
物理层接收来自数据链路层的帧,将0和1编码成数字信号,以便在网络介质上传输。
3)哪一层实现路由选择,在终端系统之间建立链接并选择的路径?
网络层提供在互联网中进行路由选择的功能,还还提供了逻辑地址
4)哪一层定义例如如何对数据进行格式化,表示,编码和转换,以便在网路中使用
表示层确保数据为应用层能够理解的格式
5)哪一层负责在应用程序之间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会话层在应用程序之间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6)哪一层确保通过物理链路层可靠地传输数据,且主要与物理地址,线路管理,网络拖拓扑、错误通知、按顺序传输帧以及流量控制有关?
数据链路层的PDU 称为帧,该层还提供物理编址以及将分组放到网络介质上的其它选项
7)哪一层用于让终端节点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可靠的通信,提供建立,维护。拆除虚电路的机制,提供传输错误监测和恢复的机制,并提供流量控制机制?
传输层使用虚电路在主机之间建立电器和机械连接
8)哪一层提供逻辑地址,供路由器来决定传输路径?
网络层提供了逻辑地址(这通常是IP 地址)和路由选择功能
9)哪一层指定了电平、线路速度和电缆针脚,并在设备之间传输比特
物理层负责在设备之间建立电器和机械连接
10)哪一层将比特合并成字节。再将字节合并成帧,使用mac地址,并提供错误监测功能?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数据分组数据封装成帧
11)哪一层负责在网络中将来自不同应用程序的数据分开?
会话层在不同主机的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会话
12)哪一层的数据表示为帧?
数据链路层将从网络层收到的分组封装成帧
13)哪一层的数据表示为数据段
传输层将用户数据分段
14)哪一层的数据表示为分组
网络层将来自传输层的数据段封装成分组
15)哪一层的数据表示为比特
物理层负责以数字信号的形式传输1和0(比特)
16)按封装顺序排列下列各项:
分组 帧 比特 数据段
数据段 分组 帧 比特
17)哪一层对数据进行分段和重组
传输层
18)哪一层实际传输数据,并处理错误通知,网络拓扑和流量控制?
数据链路层
19)哪一层管理设备编址,跟踪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并决定传输数据的最佳路径?
网络层
20)MAC 地址长多少位?以什么方式表示?
长48位(6B),表示为一个十六进制数
根据提示在后面填写上 合适的OSI层或设备(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
这种设备收发有关网络层的信息 路由器
该层在两个终端之间传输数据前建立虚电路 传输层
这种设备使用硬件地址过滤网络 交换机,网桥
以太网是在这些层定义的 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该层支持流量控制、排序和确认 传输层
这种设备科度量离远程网络的距离 路由器
该层使用逻辑地址 网络层
该层定义了硬件地址 数据链路层(MAC子层)
这种设备定义一个大型冲突域和一个大型广播域 集线器
这种设备创建更多更小的冲突域,但网络扔属于一个大型广播域 交换机或网桥
这种设备不能以全双工方式运行 集线器
这种设备分割冲突域和广播域 路由器
1)作为接收方的主机未全部收到的它应确认的数据段。为改善当前的通信会话的的可靠性,该主机可如何做?(D)
A.发送不同的源端口号 B.重启虚电路
C.减少序号 D.缩小窗口
2)主机将数据传输到MAC地址ff:ff:ff:ff:ff:ff时,这种通信属于哪种类型?(D)
A.单播 B.组播
C.任意波 D.广播
3)下面哪两种第一层设备可用于增大单个LAN网段覆盖的区域?(C、D)
A.交换机 B.网卡
C.转发器 D.RJ45接收器
4)对数据流分段发生在OSI 模型的那一层?(D)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5)下面哪4项描述了路由器的主要功能?(A,C,E,G)
A.分组交换 B.冲突防范 C.分组过滤
D.增大广播域 E.互联网洛通信 F.广播转发
G.路径选择
6)路由器运行在第___层;LAN交换机运行在第_____层;以太网集线器运行在第_____层;字处理器运行在第____层。(B)
A.3、3、1、7 B.3、2、1、无
C.3、2、1、7 D.2、3、1、7
E.3、3、2、无
7)封装数据时,下面哪种顺序是正确的(C)
A.数据、帧、分组、数据段、比特 B.数据段、数据、分组、帧、比特
C.数据、数据段、分组、帧、比特 D.数据、数据段、帧、分组、比特
8)数据通信行业为何使用分层的OSI参考模型(选择两项)(A,D)
A.它将网络通信过程划分成更小、更简单的组件、从而有助于组件开发、设计和故障排除
B.它让不同厂商的设备能欧使用想用的电子元件,从而节省了研发资金
C.它支持制定多个相互竞争的标准、从而为设备制造商提供了商业机会
D.它定义了每个模型层的功能,从而鼓励含行业标准化
E.它提供了一个框架,对一层的功能进行修改后,根据该框架可知道必须对其它层做修改
9)使用网桥对网络进行分段可实现哪两个目的?(A,D)
A.增加广播域 B.增加冲突域
C.向用户提供更高的带 D.让用户能够发送更多的广播
10)下面哪项不是导致LAN拥塞的原因?(B)
A.广播域内的主机太多 B.为建立连接的网络中添加交换机
C.广播风暴 D.带宽太低
11)如果一台交换机链接了3台计算机,且没有配置VLAN,请问该交换机创建了多少个冲突域和广播域?(C)
A.3个广播域和1个冲突域 B.3个广播域和3个冲突域
C.1个广播域和3个冲突域 D.1个广播域和个冲突域
12)确认、排序和流量控制是哪个OSI模型层的功能(C)
A.第2层 B.第3层
C.第4层 D.第7层
13)下面哪些是流量控制方式(选择所有正确项)?(A,C,D)
A.缓冲 B.直通转发技术(cut-throuth) C.窗口技术
D.拥塞避免 E.VLAN
14)如果一台集线器于3台计算机相连,该集线器创建了多少个冲突域和广播域(D)
A.3个广播域和1个冲突域 B.3个广播域和3个冲突域
C.1个广播域和3个冲突域 D.1个广播域和1个冲突域
15)流量控制有何目的(C)
A.确保没有收到确认是将重传数据
B.在目标设备处按正确的顺序传输数据段
C.提供了一种机制,让接收方能够控制发送方发送的数据量
D.控制每个数据段的长度
16)下面哪三种有关全双工以太网运行方式的说法是正确的(A,B,E)
A.在全双工模式下不会发生冲突
B.每个双工节点都必须要有一个专用的交换机端口
C.以太网集线器端口被预先配置为全双工模式
D.在全双工环境中,在传输数据前,主机的网卡必须检查网络介质是否可用
E.主机的网卡和交换机端口必须能够以全双工模式运行
17)下面哪一项不是诸如OSI模型等参考模型的优点?(A)
A.对一层的修改将影响其它层
B.通信被划分为更小、更简单的组件,从而有助于组件开发、设计和故障排除
C.通过网络组件标准化支持多厂商联合开发
D.让各类型的网络硬件和软件能够相同通信
18)下面哪种设备不运行在OSI模型的所有层(B)
A.网络管理工作站(NMS) B.路由器
C.Web和应用程序服务器 D.网络主机
19)远程检索HTTP文档时,必须首先访问OSI模型的那一层?(C)
A.表示层 B.传输层 C.应用层 D.网络层
20)OSI模型的哪一层提供了3中不同的通信模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D)
A.表示层 B.传输层 C.应用层 D.会话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