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作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个人技术博客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2020春|S班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个人作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个人技术博客
这个作业的目标 对软工实践进行回顾和总结
作业正文 个人作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个人技术博客
其他参考文献 《构建之法》

回望

对比开篇博客你对课程目标和期待,“希望通过实践锻炼,增强软件工程专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对比目前的所学所练所得,在哪些方面达到了你的期待和目标,哪些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为什么?

  • 通过这个学期软工实践的锻炼,我认为我在沟通协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上都有较大的提升,还算达到了我的期待和目标。在技术编码能力上还存在着不足,可能学习新技术时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牢靠,在开发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bug难以解决,导致效率偏低。

你在第一次作业的个人简历中描述了这门课程结束后,你预期你将增长的能力、技术、技能,并绘制了学习路线图。对比当前你的所学所得,你达到了当时的预期值吗?

  • 当时对于项目工程能力的预期还算是达到了,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了解熟悉了一个项目工程开发的阶段环节。当时基于考研为目标,设下的是关于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学习路线图,这方面的技术和技能并没有达到。但我会通过剩下这半年继续学习和巩固,直到实现预期目标。

哪一次作业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应该是结对作业,设计和实现疫情统计可视化。虽说后来的团队冲刺更锻炼了项目实践能力,但我认为我们学软件工程的应该做出一些有需求、有时效性的东西,这更让我有成就感。当时是疫情扩散最严重的时段,而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影响力这么大的社会公众安全事件,也是第一次接触爬虫技术和数据可视化。看着国内各地甚至国外每天的数据更新到我们的疫情地图上,让我感觉到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做到许多有需求、有用处的事情,来实现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仿佛我也是前线抗击疫情的一份子,这让我充满动力和成就感。

在课程问卷中,我们统计了你在课程上花费的精力和提升;现在请你再次将这些数据罗列出来,作为个人的记录。包括以下内容:

  • 统计一下,你在这门软件工程实践中,一共完成了多少行的代码:8k+

  • 软工实践的各次作业分别花了多少时间?(做一个列表)

作业 花费时间
软工实践寒假作业(1/2) 7h
软工实践寒假作业(2/2) 18h
结对第一次—疫情统计可视化(原型设计) 14h
团队作业第一次—团队展示和项目展示 6h
结对第二次作业——某次疫情统计可视化的实现 24h
团队作业第二次——团队Github实战训练 6h
团队作业第三次—项目需求分析 8h
团队作业第四次—项目系统设计与数据库设计 10h
个人作业——软件评测 8h
团队作业第五次——站立式会议+alpha冲刺 35h
团队作业第六次——beta冲刺+事后诸葛亮 21h
个人作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个人技术博客 8h
总计 165h
  • 累计花了多少个小时在软工实践上:加上学习时间大约200小时

  • 平均每周花多少个小时:12小时

  • 学习和使用的新软件:墨刀、Axure、XMind、GitHub Desktop、Node.js

  • 学习和使用的新工具:GitHub、npm

  • 学习和掌握的新语言、新平台:vue框架、博客园、GitHub

  • 学习和掌握的新方法:设计原型和交互方法

  • 工程能力的提升:掌握了vue框架、了解了项目开发环节

  • 团队合作上的提升:提升了团结协作、分工协调以及沟通交流能力

  • 其他方面的提升:提升了自控力、资源整合以及学习能力

团队总结

你是组员还是组长?你觉得你自己在哪些地方做得好?你觉得自己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具体可以怎么改进?

  • 我是组员,我认为我在团队协作、沟通交流还有整合资源、分析需求方面做的比较好,从刚开始的选组长、选课题方面乐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号召队友们一起参与讨论。开发过程中分析需求、测试产品,及时与队友们进行沟通需求,交换意见。我负责的可行性分析、市场分析、设计用户问卷等方面能满足需求。但我的编码能力较为薄弱,还需多巩固旧知识,学习新技术。

你觉得你的组在哪些地方做得好?你觉得ta还有什么可以进一步提升的地方,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

  • 我的组长组织能力优秀、做事认真负责、相处如沐春风,能调动组员们的积极性,协调分配好组员们的工作,遇到事情也能及时与大家沟通协调。当我们有什么问题时他也会积极耐心的答疑解惑。我认为他真的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组长,和一个不可多得的朋友。

《构建之法》上说团队的发展有几个阶段,你的团队都经历过么,最后到达了“创造”阶段了么?(参考《构建执法》第17章 人、绩效和职业道德)

  • 我认为我们的团队经历了萌芽、磨合、规范阶段,可能还未达到创造阶段。团队合作较为流畅,有一定的自治。作为一个整体,团队要做什么、不做什么,都更加明确。团队定下了更现实的 目标和决心。相处也更为熟悉、默契。

从开发的角度,你在团队中担任了什么角色?你是否完成了该角色的任务?现在你觉得你适合该角色吗?

  • 我在团队中担任了前端开发角色,完成了该角色的任务。相对于后端,我更喜欢前端的技术框架,享受设计和完善网页布局。页面越来越美观,我也越来越有成就感。我还算比较适合该角色,希望以后能继续在前端方向发展。

人月神话

怎样证明你学会了软件工程?以下要求你们的团队达到了哪几个?请在随笔中用数据证明上述内容或侧重选择之一

个人作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个人技术博客_第1张图片
个人作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个人技术博客_第2张图片

  • 有55个实际注册用户,其中有50个用户在使用之后完成了我设计的豌豆射手用户使用情况调查问卷。通过团队作业第六次——用户使用调查报告可以看出,尽管样本数不多,但用户反馈准确有效。遗憾的是,持续使用量比较难以保持。

  • 通过一系列工具,流程,团队合作,能够在预计的时间内发布 “足够好” 的软件。有项目规划/需求/设计/实现/发布/维护,有定时的进度发布。可见冲刺日志团队作业第五次——敏捷冲刺日志集合,团队作业第六次——Beta冲刺日志集合。

  • 软件可以维护和继续发展的,仓库地址。

写下属于你自己的人月神话——个人或结对或团队项目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实例/例证结合的分析,字数不限,开放命题,可以使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

  • 个人作业方面,遇到困难往往只能自己解决,没有队友一起讨论,所以更侧重于自己通过查询百度来找答案,往往会达不到预期,不尽如人意。但只要坚持、尽力去做,终是有所收获。
  • 结对或团队方面,更重要的是与队友做好沟通,发挥出1+1>2的效果。往往集思广益,有点子提出来一起考虑,遇到事情一起讨论清楚再去实现,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议

对于下一届同学,或者大一的同学,你想说:

  • 打好基础,苦练技术,保持热爱。

对于自己今后,你有哪些建言?

  • 希望自己能考虑好未来的人生方向并为之奋斗,保持初心,砥砺前行。

对于助教工作,你有哪些建议?

  • 助教工作真的做的很棒,当同学和老师出现意见分歧时,助教夹在中间其实也很不好做。也算是陪我们走过一段难忘的经历,辛苦啦,祝好。

对于软工实践课程,你有哪些建议?对于软工实践课程的上课形式和内容,你有什么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在哪儿需要强化或者剔除?

  • 软工实践课程学习时间长,工作量大,希望能像计算机专业一样提早到大三上学期,确实与考研在时间精力上有一定的冲突。但不可否认的是,软工实践对我们专业能力的提升还是非常明显的。老师或助教如果多分享一些相关技能知识的学习就更好了。各环节都存在必要性,不太需要剔除。

个人技术总结

  • 技术博客链接
  • 概述:使用 node 写一个简单爬虫,爬取疫情数据。

你可能感兴趣的:(个人作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个人技术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