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5分钟商学院
从本周开始,将学习营销这个大模块的第三部分:媒体
先看一个非常重要的媒体概念:POE。
POE 中的 P,指的是 Paid Media,“付费媒体”,比如在报纸上登广告;
O 指的是 Owned Media,“自有媒体”,比如企业自己的微信公号;
E 指的是 Earned Media,“赢得媒体”,指不属于你,但你也没花钱,别人自发的传播,比如微博里的转发。
一、付费媒体--精准投放
把钱有节奏地花在刀刃上,让且只让潜在客户看到广告,获得最大投资回报率。
和前面学过的有效流量感觉有点相似呢,应该只是纬度不同,但是目的都差不多,就是让你的产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到合适的人。不过精准投放的时间范围更广。
【how】如何精准投放?
1、可以选择和支持“精准投放”的“付费媒体“合作,比如百度搜索、微信朋友圈,或者今日头条等等;
2、用下面的四种定向,不断练习“精准投放”的正确姿势:
时间定向:面对年轻白领?早上7-9点投放今日头条,年轻人大多正在公交和地铁上刷新闻;
地理定向:面对南京市场?在微信朋友圈投放时,只选择南京;
兴趣定向:面对终身学习者?和罗辑思维聊聊;
行为定向:面对商旅人士?在新浪微博里,选择1个月内出现在3个城市的人群。
A1:这周出差之前一直在搜索重庆往返广州,广州往返郑州以及济南的机票,动车,于是每天我的网页上都会出现很多这类信息推荐,包括机票打折,酒店信息等等。不得不说大数据很可怕呀。
二、自有媒体--免费的金矿
媒体,是通往用户的道路;付费媒体,是通往用户的高速公路。走高速公路,你当然要留下“买路钱”。但是,我想不走付费的高速公路可以吗?
当然可以。除了付费的高速公路之外,你还可以选择免费的国道、省道、或者乡间小道。除了“付费媒体”(Paid Media)之外,你还可以选择免费的“自有媒体”(Owned Media)。
【概念】什么是“自有媒体”?
自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其核心是输出价值,引用公众平台的广告语来说就是:再小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
比如产品包装本身,是最重要的自有媒体,电商产品的快递盒上做广告,快递小哥的后车架,就成了你的“自有媒体”。
比如做服务的呢? 那就把你公司的 LOGO 穿在身上吧。很多人平时穿自己公司 LOGO 的 T 恤,站在几十、几百人面前,你就是你自己的“自有媒体”。
如果你能写文章,在微信、微博、百度百家、今日头条、网易、搜狐、等等,一切你能想到的流量平台上申请自己的账号吧,这些都是你可能会越来越有价值的“自有媒体“。
A1:前段时间学习渠道的时候,还在红利期的短视频等渠道也可以是自媒体呀。司马腾的朋友圈就是自媒体的成功案例,每天发布自己的各种学习成果,还有品牌。
三、赢得媒体:用内容赢得更多层的用户
如果想用付费媒体,但没有钱;想用自有媒体,但没影响。又很需要媒体传播,比如寻找走失儿童,怎么办?
要解决这个怎么办的问题,你就要学习赢得媒体(Earned Media)了。
【概念】什么叫赢得媒体?
这些“媒体”不是买来的,而是赢得的。
在传统付费媒体上,用户是受众。但是在社交赢得媒体上,用户不但是受众,因为有了“转发”机制,他们同时也是“媒体”。你没办法,也不需要用“钱”购买这些媒体,但你可以,也只能用“内容”赢得这些媒体。
这就是赢得媒体。简单来说,付费媒体,就是我们用钱触达第一层用户;赢得媒体,就是我们用内容,触达第二层,第三层,甚至更多层的用户。
那怎样才能用好“赢得媒体”,比如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呢?做好内容。唯一能打穿多层用户的,就是内容。
“疯传6原则”:社交货币,诱因,情绪,公开性,使用价值和故事。这6个原则,都是非常适用于“赢得媒体”内容。
今天,进一步学习创作赢得媒体内容的3个注意事项:提高成就,降低成本,过滤人群。
1、提高成就:
炫耀、攀比,都是人的本性,通过激发对“比较优势”的追求,能提高人们的成就感,从而赢得他们的媒体。
例如:年底疯传的支付宝账单,网易云音乐的歌单应用的应该都是这一点。
2、降低成本:
降低用户的操作成本,才能赢得更多媒体。
这点我理解的是方便快捷。越来越便捷的设计也让用户越来越懒了。比如我,如果是偶然看到的活动报名,看了文案挺心动的,但是报名要填的信息比较多,唉,我懒得填,不报了。也或者一付款微信没钱了,唉又算了。
还有转发的时候如果只是心里觉得好,但是不知道转发语应该写的什么让自己更高逼格,可能也会半途而废。看看咪蒙的文章,她经常会把核心观点和经典句子加黑加粗,想转发copy一下就好了。
所以这里的关键词就是方便:行动方便,表达方便。
3、过滤人群:
网上常有题为“不转不是中国人”,“转发量不到10万+,中国就完了”的爆款文章。我甚至还在一些群里看到这样的消息:
“马化腾的女儿马佳佳明天过生日,转发此条信息可以得到五十个Q币,我收到了你赶紧试一下吧。”
每当看到这样的消息,我都会惊叹,怎么可能会有人信这些东西。
但事实是,有些网民因为认知能力所限,没有足够的判断力。如果你定位的人群不是他们,就要避免使用这样的毒句,他们会把你真正的用户,过滤在外。
这个只给出了不要做什么,却没有应该如何做,我理解了意思,却很难给出how。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还是有点难的。
A1:什么样的信息会把我过滤掉?
1、说的非常绝对的。
2、画符号给标签的。
四、7次法则:
影响用户这件事,不是一见如故,而是日久生情。
【概念】什么是7次法则?
影响用户1次,几乎没有任何价值;第2次影响,才会有一些效果;一段时间内,连续影响用户3次,才能达到预期效果;7次,是影响用户的最佳频次,也就是临界值;超过最佳频次,影响的效果和性价比,都开始下降。
为什么一定要7次?我一次声势浩大,360°无死角地、地毯式地影响,就真的不行吗?可能真不行。
你只要想想,你是怎么追到你女朋友,或者现在的太太的。第一次见面,第二次吃饭,第三次再吃饭,第四次再吃饭,第五次再吃饭,第六次再吃饭,第七次表白。你说,太麻烦了,我第一天见面,就把7顿饭一次请掉,然后直接表白可以吗?这不是表白,这是评选饭桶。
你也许可以加快突破阈值的“速度”,但是无法减少冲击阈值的“次数”。
那应该怎么办呢?可以考虑,同时使用多种媒体,全面影响。用户坐地铁时刷朋友圈,被你的走心文案感动得热泪盈眶;含泪走出地铁,她看到文案中的金句,出现在灯箱广告中,再次被触动;到了写字楼,电梯里的框架媒体提醒她,关注微信公号就能知道主人翁结局;中午休息时,她收到公号推送,回答这两个问题,就能免费试用主人翁同款产品 ……
这一套组合拳密集地打过去,终于在某一拳,击破了用户的“阈值”,临界值,你在她心中,从此就占据了一席之地。“7次法则”的核心,不是7次,或者8次。它的核心,是重复的力量。
【A3】:1月底加一的小蜜圈增加10人。
1、付费媒体:付费的咱不用。精准投放的原则却可以借用。
兴趣定向:喜欢自我管理的人还喜欢什么?
行为定向:喜欢自我管理的人都在做什么?
2、自媒体:
各个平台加一已经注册了很多,写的文章也有很多类型。应该还没有打造时间管理的这个品牌,可以聚焦一下,为小蜜圈引流。
朋友圈的打造很重要。这个可以参考司马腾的朋友圈。如果把套路设计好,固定打卡格式,应该每天也花不了很多时间。
3、赢得媒体:目前重要的是促动已经加入了小蜜圈的人转发,那么他们要么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想要展示,要么就是非常有触动,有收获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方便转发。如果有个小程序设置好这些模板就好了。填一下,生存一张很美的图文并茂的图片发在朋友圈。
把小蜜圈的内容转发在朋友圈的概率感觉还没有那么高。怎么促动?需要我们花一些心思去跟踪和点评,打动大家。有感而发。
4、7次法则:围绕主旨定时转发,一次活动不用重复转发,最好是关联性的不同的内容按计划进度发送,但每次的主旨又是一样的。比如关于时间管理的方方面面。关于制定目标的不同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