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346】阅读吧,像吃一日三餐一样

文/Nichole  文学/情

身边有很多喜欢阅读的朋友。

有位朋友每天五点早起,阅读打卡。

有位朋友,重读行业经典,每有收获就大方分享。

有位朋友,除了自己阅读还带着一帮人组成阅读群,互相监督互相分享互相进步。

还有位朋友,因为喜欢阅读,和朋友合伙开了个有茶喝的书吧,偶尔组织一些主题的阅读分享交流活动...

这样的朋友,在我的朋友圈,与众不同,闪闪发光。

很认同蒋方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不看书,那么他的价值观,就由他的亲朋好友来决定。

不读书的人,没有办法从多元的途径,获得新知。他的一切认知来源,要么来自电视网络媒体,要么就来自身边人的八卦。

他的眼界和格局,也因此由别人决定。

一个人,没有阅读的反复锤炼,他的大脑会越来越懒惰,他的眼光会越来越肤浅,渐渐地,他的思想也会停滞不前,成长自然难以实现。

当阅读形成一种习惯,那么它就是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心神的东西。

你就不会害怕寂寞和独处,相反,你会珍惜难得的独处时光。享受在这段闲暇里,借书本和文字,与来自不同阅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作者之间,进行的深度对话。

娱乐圈,有几个人大众明星,我很喜欢。

汪涵,高晓松,黄磊,何炅。

看《晓说》的时候,真的会上瘾。这档开创先河的知识类脱口秀中,高晓松即兴说历史、评人物、论文化、谈热点、看世界,深受网友追捧热议,也成为当之无愧的知识网红。

而高晓松的才气和学识,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

书香门第的家庭环境给了他从小博览群书的条件,但如果长大后的他,将阅读习惯丢弃,从前再丰富的知识积累,也无法达到如今能够旁征博引、出口成章的厚度和广度。

对高晓松来说,阅读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他说,对自己而言,读书就像吃饭,不是一种追求,而是一种正常的生活。

谈及读书的意义,他说:“读书,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太苟且的人。什么叫诗和远方?就是让自己更辽阔。而读书,就是让自己变得辽阔的一个过程。”

另一位代表黄磊,虽近日因《深夜食堂》备受吐槽,依然不影响他博学睿智有内涵的形象。他也说起过自己是如何享受阅读的。

他说,“一个人,关起房门,拿本书读,便会贴近自我。这种时候会感到心安理得,不觉得孤独。”

正能量是个会传染的存在,当你身边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你也就离优秀不远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 346】阅读吧,像吃一日三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