昕悦飞扬:“星星的孩子”的训练,在家做还是去康复训练机构

目前,社会上弥漫着一种理论:医院诊断的自闭症和自闭症谱系(自闭症边缘,自闭症倾向,疑似自闭症,轻度自闭症,中度自闭症,高功自闭症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不是自闭症,只是一般常见的问题儿童。他们身上的问题就象小孩的跌打损伤,破皮出血,即使不去管他,也照样正常长大;而各个康复训练机构是医疗行业内的人为了寻求暴利刻意夸大孩子“病情”,以便反复收取孩子的训练费用。同时,所谓“高密度、高强度”的训练师导致孩子依赖性,让孩子失去独立思考和自理能力,成为终生需要照顾的“废人”,实乃“毁人不倦”!


昕悦飞扬:“星星的孩子”的训练,在家做还是去康复训练机构_第1张图片

事实真的如此吗?下面笔者以一个自闭儿康复行业从业者的身份,以康复训练工作的实质、目的和可观测的效果为依据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康复训练机构到底去不去


昕悦飞扬:“星星的孩子”的训练,在家做还是去康复训练机构_第2张图片

持“自然康复论”的人们认为:人从出生起就具有对周围环境和人进行感知和模仿学习的能力。在对环境和人的感知和模仿学习中,逐渐认识和理解社会规则,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潜移默化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是自然的,愉悦的。做康复训练的时候应该把孩子放在正常的环境中,在环境刺激和模仿对象的带动下,孩子会主动学习,经过不太长的时间就会赶上来,成为一个“正常”的孩子。但是,如果把孩子“当成”自闭症,对孩子进行“长时间的,大量的,反复的训练”只会隔绝孩子对社会的接触,并对训练产生厌倦和抵触。时间长了,孩子就认为这个世界是简单重复的,拒绝接受改变。一个不理解社会规则,不知道观察环境变化进行应对的人,就是常人眼中的傻子……

这种论断看似“合情合理”其实漏洞百出。首先,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成因上看,被医疗机构确诊或判定为“自闭倾向”的,肯定是存在先天问题的。人确实“从出生起就具有对周围环境和人进行感知和模仿学习的能力”,但对于ASD谱系障碍和其他能力发育迟缓的孩子,这些天生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和普通孩子不可相提并论。虽然目前判断自闭症的标准:语言障碍、社交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动作等并非严谨的生化指标,但是经过世界范围内无数的诊断和案例研究,共识是出现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发育,在不经过专业康复训练的情况下孩子根本不可能“痊愈”。况且,一个至今为止还未能完全确定病因的疾病说明了它的复杂程度,面对这样的疾病,专业干预尚不能保障效果,“自然康复”就更显荒唐了。

从康复训练机构的角度看,不排除有些机构为商业利益不择手段,但不能以偏概全。同时,家长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事关孩子的未来和前途,家长必定十分认真,在训练方案上必定多方探寻,如果没有过硬的实力和可见的效果,很难建立良好的信任和口碑。而且,正规的康复训练机构,为孩子制定的训练方案都是经过严谨的评估并依据科学的理论制定训练方案,无根据地生编出一套“教学体系”蒙骗别人,很快就会被揭穿。

家庭训练在孩子整体训练的过程中是最重要的,但是家庭训练一定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运用有效的技术体系,才能让孩子步步为营,逐渐追上正常同龄人的脚步。而康复训练机构应该是传授家长有效个训方法的“学校”,为孩子的能力提高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何种训练是孩子需要的


昕悦飞扬:“星星的孩子”的训练,在家做还是去康复训练机构_第3张图片

康复训练的技术体系应该是科学的、严谨的、行之有效的,其最终目的应该是让孩子形成正常的行为模式,能够有足够的学习、自理、社交等方面能力,能够独立生活而不是依赖别人不断的帮助和传授。如果因为训练让孩子失去独立生活能力,成为终生让人照料的智障,那只能说明训练体系的失败。

过硬的训练方法并没有华丽的包装和繁复花哨的注解,但有着科学严谨的内核和多年实践积累的积极效果。比如VB体系,16个领域,170个里程碑,涵盖了自闭症谱系障碍及其他发育迟缓儿童所需要的提要求、命名、仿说、对话、听者技能、独立玩耍、社交游戏等多项能力的评估和训练。根据昕悦飞扬长期的实践和案例积累,这个体系行之有效,对孩子能力的提高和巩固大有帮助。同时在这个理论体系基础上可以开发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让不同的孩子在轻松的游戏互动氛围中得到锻炼与提升。

康复训练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增强各方面的能力,最终融于社会,独立生活。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集中的、高频次的、科学有效的,在康复机构中进行的基础能力训练,切不可听信各种非理性的传言,耽误孩子的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昕悦飞扬:“星星的孩子”的训练,在家做还是去康复训练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