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价值探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有感

人生价值探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有感_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我们周围是平缓的山坡和葡萄树,还有许多紫色和红色的花朵。从山谷冒出来浓郁的雾气,那是森林的气息和花香融合在了一起。在遥远的那一端,则是看不到但可以微微嗅得到的海洋气息……”

“……我如此地深爱着这一切,却怎么会疯了呢……我不相信!”


-1-

真理赢了,善输了

假设你所坚信的一切信念:知识、科学、道德、价值,甚至还有美感,都是完全建立在一个虚假的前提之上,唯有你清醒了过来,对着周围盲目无从的人群大声疾呼,告诉他们这一切都只是假象,让他们停下来去寻找真理?那所有人一定以为你疯了。他们会告诉你:傻子,还寻找什么真理,真理就在你身边,现实就是真理。

一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曾经进行了一场著名地辩论: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哲学家们认为现象和理念是分开的,理念是永存的,并不受不断变化的现象所影响;而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哲学家一派则认为现象即本质,形式和现象所代表本质即为真理。结果是亚里士多德所代表的真理赢了,针对现存世界所有现象延伸出去无穷的形式,被理性和逻辑学归纳为“知识”。而整个社会机构(系统)的命运就是不断地将这些形式、知识复制,传给下一代。

柏拉图和他蹩脚的“理想国”,都是被当做笑话来看待的,谁会去在意呢?而柏拉图所提倡的至善(追求卓越)的理念则彻底沦为次要科学。或者,干脆变成了哲学、心理学、宗教学等其他学科的一个分支。

“他追寻的,他想要的都已经围绕在他的四周,但是他并不要这一切,因为这些就在他身边。于是在体力和精神上,他所跨出的每一步都很吃力,因为他总认为自己的目标在远方。”


-2-

理性的限制性

理性、科学是现代神话中不朽的神祗。但斐德洛(作者发疯之前)却认为他们并不存在,他们(科技)只是“鬼魂”(这里指科技只是浮在表面的“现象”)。人类的自大就在于:我们总想用我们所“创造的世界”(知识、科技)去涵盖、去刺激宇宙、生命的本源,但这一定是片面的、不正确的,就好像古人认为的“天圆地方”一样,这就是理性的限制性(你不可能解释一种你并没有经验的东西)。我们之所以对这一套“体系”深信不疑,正是因为我们置身其中。注重现象的科学只能给你一个单一的答案,但世界不仅仅是这样的。如果人类的需求仍然只是满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那也许不会有问题,但人类的需求仅仅是满足衣食住行的需求吗?很显然并不是。

事实上没有人能够纯粹理性地活着,理性除了刻板、教条之外,先验性的知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康德曾经专门写过《纯粹理性批判》)。如果纯粹按照理性和知识活着,很有可能把人生活成一本《人体使用指南》。而且这种使用指南只限定你使用一种方法进行组合,也就是“工厂最初设定”(社会系统或教育等机构需要)的那种方法。你稍微出错、或偏离一点,就会被主流社会排除在外。于是很多人对人生失去了兴趣。但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似乎没有人站出来质疑过这套“系统”或“指南”本身——它可能不是最好的、最佳的使用指南,甚至可能是错误的。

我们可能感受到了不舒服,但是却不愿意挑战权威,我们总是习惯于安于现状,一方面享受着科技与理性带来的成果——现代文明,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受其副作用——“物化”趋势和内心深层的寂寞性。现代人大部分的孤独、焦虑、烦躁不安均来源于此。

“在城市里我看到了寂寞的人,在超级市场里,在洗衣店里,从汽车旅馆结账出来的时候,甚至在美国杉林里,那些来自各方的露营者,处处都看到寂寞的人。他们径自看着树,看着海。你会在一张陌生的脸上突然捕捉到一丝搜寻的眼神,然后立刻又消失了。”

我们跟斐德洛一样,我们内心深处的寂寞并不是来自于这个世界本身,而是来自于现代文明和人群。虽然对周遭世界产生了极度的不认同感,甚至是厌恶感,但却无能为力,因此更容易产生懒惰、放弃和随波逐流的人生观。

斐德洛本身具备极致的理性(他是智商170的绝顶天才,曾经跳级并获得了分子生物和哲学学位),同时他又具备了极致的感性(从他描述大自然美妙的景观就可以窥视一二,他是极其敏感的)。理性和感性不断地对立、冲撞,却愈来愈无法彼此融合。这正是使他痛苦以至于最终发疯的根源所在。他觉得人生不过是从一所“监狱”转到了另一所“监狱”。思薇雅(文中作者的朋友)更是称周围的人群为“送葬的行列”。


-3-

禅是山的精神,而不是山顶

书中反复提到的一个词是“良质”(Quality),这个概念作者曾多次试图解释,但最终也没有说明具体是一种什么东西。我猜想应该是宇宙、生命本源的一种至上法则,然而它并不遥远,它深深根植于天地规则及宇宙万物之中。如果一定要形容,那么最接近的描述应该是——一种美感。

所以每当人类面临巨大的变革或冲击时,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或60年代美国战后的嬉皮运动后,紧跟着就是文艺复兴。我们总会自动自发的在“古典”(理性)和“浪漫”(感性)的世界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这就是“良质”的力量——那是一种宇宙深处、灵魂深处的律动和美感,是当我们身体疲惫不堪时可以寄托心灵的唯一出路。

“良质”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甚至可以说是最高标准。但“良质”并不是美学,一切用理性的文字表述出来的美,已经丧失了它原来的美感,就像二次嚼过的口香糖,你不可能感受到半点甜味儿,感受到的只是腐臭和恶心。“良质”跟美感一样,是永远无法靠经验传授的,也无法被教育或灌输。当然它也置入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你唯一需要做的只是关注它、发现它。而发现“良质”的唯一条件就是:内心的宁静。也只有内心的宁静才能觉察到良质的存在(和外界环境无关)。

关于如何达到内心的宁静,书中却是给了一些指引:

“内心的宁静有三种等级,生理上的宁静虽然也有许多等级,但似乎是最容易到达的境界;精神上的宁静,也就是消除个人的杂念,相对来说不太容易做到,但是仍然可以达成;至于价值方面的宁静,也就是一个没有贪念,只是单纯地过着自己的日子,这一点似乎是最难的。”

无论是东方佛教提倡的打坐,还是西方哲学思想“活在当下”,本质上都是让你的身体及心灵合一,专注于现下所做的事情,进入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那什么是“物我对立”呢?就是当你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能做,而你正在做的事情却不喜欢的时候,就会陷入“物我对立”的境界,你被琐事纠缠,被“卡住了”。只有当你自己把注意力转移到当下,真正投入到当下的工作或情境之中,才可以解决这种矛盾,才能从困境之中走出来。

斐德洛是怎么从疯掉的状态里走出来的呢?在书的最后,他写到:

“他(他的儿子特里斯)就是我要出院的真正理由,因为让他独自长大是不对的,而且在梦里他总是想把门打开。我根本没有把他带到哪里,是他在带我。”

当你认为有一些东西十分重要时,一定是因为你生命当中更重要的东西还没有出现。人生是一场苦旅,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世界,我们也无法主观的活着。但是,我们要寄予美好的希望,因为真正的“真理”(良质)与你同在。

而作为这次旅行,最迷人的永远不是到达终点,而是——在路上。


其他参考:

1、这本书有很多层次,还有很多作者的臆想和隐喻等艺术结构穿插其中,阐释的哲学思想很庞大也很晦涩,不是一本十分好读的书。但同样也是一本十分有趣的公路骑行指南,也有美丽的景致和流畅的文笔,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书。至于书中涉及的哲学观点,我只是概括总结,并不代表本人观点;

2、稍微解释一下关于第一部分对希腊哲学家的描述:作者对亚里士多德是有很强烈的恨意的,甚至觉得整个人类历史都是被亚里士多德给带“跑偏”的。相对的自然就推崇柏拉图,本篇文章仅整理作者的哲学思想(具体参见原著29章);

3、这本书的英文名为,中文版本省略了最重要的“An Inquiry into Values”,只写了《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听起来有点儿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禅和摩托车维修都是一种符号象征,作者最终想讨论的是:人生价值探寻;

4、作者罗伯特.M.波西格(Robert M. Pirsig)是一个智商170的天才,学的是分子生物系和哲学,曾经去韩国参战,也去过印度学禅。在探寻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曾经发疯,在家中便溺,后被送至精神病院,接受长达28次电击疗法(因为非人性化,现在这种电击疗法已经被禁止);

5、他的儿子也曾经被诊断出有“精神病”潜质,因此他出院后带着儿子完成了骑摩托车横跨北美大陆的壮举,并最终找到了人生的价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价值探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