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阅读不是我想象的那样

原来阅读不是我想象的那样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从小到大我特别羡慕阅读量大的人,羡慕把阅读作为兴趣爱好的人。而我至今没读完《红楼梦》,只看《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喜欢短小精悍又富有人生哲理的故事。这么多年,我给自己贴的标签是不爱读书,一直为没有阅读习惯而遗憾。

       然而,今年11月参加了Grace的高效阅读营,Grace的阅读观对我的冲击很大,颠覆了我对阅读的狭隘理解和认知偏差。原来阅读不是我想象的那样。

01/ 

阅读不只是读书

     阅读不只是读“书”,还包括阅“人”、阅“风景”、阅“电影”等多种元素。阅读也不只是用眼睛看,还包括耳朵听、鼻子闻、心感应、身体表演。我们通过“阅读”一个人的外表、装扮、言行和经历可以获取很多信息。我们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可以欣赏到未曾过去的地方的风景,体验剧中人的经历,会感慨会憧憬。只要打开自身的敏感器,宇宙万物都是“书”,都可以“阅读”

      在生活中我是个会察言观色的人,喜欢听朋友讲书中的经典句子和作者的观点;喜欢观察同事的做事方式;喜欢和不同行业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感受不同的思维视角。哦,原来我也是个爱阅读的人。

02/

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

     一直以来被老师教育的读书方法是,端正地坐好,打开书本,从第一页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不能跳读漏读。当读得很累读不下去的时候会自责,会羞愧,这么好的一本书我怎么就静不下心来读呢?

      Grace说,书不是皇帝,不用“供”着,不用一个字一个字认真地从头到尾地读完。书要分类,不同的书要区别对待。小说、文学作品是要从头到尾慢慢读的,不然情节读不清楚。干货类书,比如《跃迁》、《精进》、《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等根据阅读目的快速阅读。可以先扫读目录,看到自己想了解的内容在第几章,直接跳到那章节,读完后问自己困惑在书中找到答案没有。根据二八法则,书上80%的重点在20%中。不用患得患失。

03/

书看了记不住是因为没有明确阅读目的

      我以前经常读完一本书,觉得这书真好啊,非常精彩。推荐给朋友,朋友问我书中讲了什么,我说不出来了,只会说你自己看吧,干货多多。

     Grace 说这是因为没有明确阅读目的,没有带着问题去阅读。读书不该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假设自己是皇帝,遇到了一个问题,有了困惑,把“书”当臣子,喊书来解惑。把书推荐给朋友的时候也不用面面俱到都介绍,说几点自己感受最深的就足够了。同一本书,不同的人感受不同,介绍的点也自然不同。以前我总想全面阐述作者的精髓,导致什么也没抓住。

04/

构建阅读目的前应建立问题清单

      相信很多人爱买书,买书的速度大大超过读书的速度,从而家里囤着一堆书,看着焦虑。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我也是其中之一。一直以为是由于时间少,没时间读。

       Grace说读书慢源于阅读目的不清晰,阅读目的不清晰源于没有构建问题清单。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做个有心人,收集遇到的问题。当听到有人推荐相关书籍时再下单。当然,我们也可以带着问题去找书单,进行主题阅读。读书是主动行为。读书是为了解决我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让我们生活得更好。所以买书应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不可大家都说好就去买,特别是不好知道好在哪就急急忙忙地下单。

05/

输出方式是多样的

     读完一本书,要写读后感。读后感的方式多样化。不一定非要是写读书笔记。也可以是表演,还可以做演讲。比如,育儿书上介绍的方法,可以和孩子像话剧演员一样表演出来。只要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一定不会忘记。还可以在荔枝、喜马拉雅等平台上,假装自己是播音员,说出自己的读书体会。听到这里,我脑洞大开,输出方式原来这么多样。一直以为我就把输出和写写写划等号了。

06/

建立阅读习惯并不困难

    在Grace高效阅读营的21天中,我坚持每天阅读并写读书笔记。共读了九本书,写了读书笔记一万多字。发现阅读很有趣,坚持每天阅读并不困难。2018年,我计划实践1年读100本书,和阅读成为好朋友。

  END


怀左写作第一次作业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来阅读不是我想象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