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论语从头阅-1.14做到这三条就是好学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食无求饱:饮食不讲求十分饱足。这里并不是讲不让吃饭,而是不讲究过饱,我们经常讲吃饭要吃七分饱,也就是这个意思。宋儒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在这里解释为“饮食是天理,求饱是人欲”,基督教中七宗罪第一项就是“暴食”。

居无求安:居住的环境不讲求十分安逸。

敏于事:敏,迅敏,这里指行动;事,办事。这里指要有较强的执行力,办事要迅捷,不要拖拖拉拉。

慎于言:慎,谨慎,这里指思维;言,说话。这里指要有严密谨慎的思考力,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

就有道而正:就,靠近;有道,品德优良的贤者;正,变正、匡正。这句话和“见贤思齐”“金就砺则利”的道理相同,与贤者在一起,就会受到他的影响,自觉向他看齐,品行自然变的端正。

历代对于这一节的解释,分歧不是很大,孔子的话简单明了,这句话的意思是:

夫子曾经说过:“君子在饮食方面不要过分讲求饱足、在居住环境方面不要过分追求安逸,办事迅捷而且说话谨慎,亲近品德高尚的贤者进而使自己品行更加端正。能做到这些,可以说是好学了。”
【连载】论语从头阅-1.14做到这三条就是好学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互联网

那么,什么是好学呢?根据孔子的观点,就是做到一下三条。

好学者,精力一定不会过于分散。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必须,但如果在衣食住行方面过分追求,那么人的情趣志向一定会发生改变。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消耗在饮食、衣着、住所、出行等方面多了,用在学习方面肯定就少了。精力过于分散,肯定不利于学习,只有把精力集中起来,才能真正用在学上。

鲁哀公曾问孔子,你弟子中有谁好学呢?孔子说颜回,而颜回死后,再也没有好学的人了。我们再看看颜回是什么状态。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也许你有一个特别舒适得椅子,坐在上面可能就睡着了,怎么能认真学呢?而颜回的这种状态,恰恰给人的就是不重视食和居的形象,但他自己却对这种状态毫不在意。这种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注重提升自己内心修养的人,才是好学。


好学者,必定是少说多做。

【1】孔子一直对话多的人不太喜欢,前面讲过孔子对“巧言令色”的人的评价,后面还会有“敏于行而讷于言”。

《墨子》中也记载了一个故事:

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多说有什么用?最重要是要合乎时宜、切中要害!

【2】执行力就是行动力,没有行动的思想只是空想。孔子曾对“三思而行”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说不用想那么多,想两遍就可以去执行了。

办事拖泥带水、磨磨唧唧、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必定不会受欢迎。有多少人在梦里走了千万里,醒来还是躺在床上?

看准了就办,别犹豫,犹豫只会错失良机!


好学者,必定亲近有道之士。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个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周边环境、周围的人肯定对本人造成影响,否则孟母就不用三迁了。

《孔子家语》中有这么一段:

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看你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

只要怀揣好学的心,跟对正确的人,就能更加靠近理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连载】论语从头阅-1.14做到这三条就是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