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是怎么谈独立思考的?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曾经说过:“我这辈子遇到的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阅读的 --- 没有,一个都没有。”

然而大哲学家叔本华却说,有一件事情,比阅读更重要。

叔本华是怎么谈独立思考的?_第1张图片

叔本华其人:

亚瑟·叔本华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母亲与歌德等文豪都有交往。叔本华自己曾在哥根廷大学攻读过哲学博士,代表作品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附录与补遗》。

作为唯意志论和悲观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叔本华的思想影响了尼采、萨特等诸多哲学家,开启了非理性主义哲学,尼采曾写过《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来纪念他;瓦格纳为他写过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莫泊桑称他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梦想破坏者”。

作为一个哲学流派的开创者,没有大量的阅读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但是正如他自己在《比阅读更重要的是什么》一文中的观点:独立思考,才是更重要的能力。

叔本华是怎么谈独立思考的?_第2张图片

为什么要看这篇文章:

在朋友圈充斥着“30天写作训练营”、“一年带你读100本书”的今天,再看叔本华的这篇文章,显得更加发人深省。读而不思,就不会有心得,再怎么博学也只会变成一只“蛀书虫”,因为这些知识不是自己思考得来的,即使当时留下了一点浅薄的印象,之后也很容易忘记,就好像从来没读过一样。

而叔本华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思考者,由他来讲思考,是再合适不过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这篇文章从构思到布局,完全可以作为一篇写作范文。至少我自己拜读完大师的文章是佩服地五体投地:全文一句废话都没有,论证层层递进,分析严密又全面。这篇写于200多年前的文章,即使放到今天来读,也一点都不逊色。

叔本华是怎么谈独立思考的?_第3张图片

核心观点:

《比阅读更重要的是什么》从标题开始就明确了全文的唯一主题:思考很重要。为了展开描述这个主题,叔本华在文章中用了以下三个并列的核心观点来论证:

1. 一味死读书,最多只能变成一个博闻多识的人,但写不出成功的著作;

2.阅读别人就好像用考古标本来认识这个世界,而自己思考才是从大自然中认识这个世界,更加真实客观;

3.自己思考得来的东西,才能够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总是阅读别人的东西,等于是用别人的头脑来取代自己的头脑。

叔本华是怎么谈独立思考的?_第4张图片

文章表达:

一篇好的文章,除了主题明确之外,谋篇布局也是一个需要考究的地方。

我们都知道,要说服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还要用写作的方式:因为写作是把作者脑海中网状的思维,用树状的结构,线性地表达出来。

如果叔本华的时代有“金字塔写作”这种说法的话,他应该是忠实的簇拥者,因为他在文章中就是用这种结构来表达“为什么思考很重要”这一主题的。而这种金字塔结构,也特别适合用于议论文体,能够帮助读者更清晰地建立起文章的脉络、接受作者想表达的主题;或者说,至少是能够帮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作者的思考路径。

叔本华是怎么谈独立思考的?_第5张图片

解决了“主题”和“结构”两件大事,修辞也是一件不能忽略的事情。大多数人会觉得,记叙文本身就是强调逻辑性的文体,也没法像记叙文那样在修辞手法上下功夫。但是一篇文案的使命,就是让读者看到标题的时候就愿意点进去看第一句,看完第一句还想看第二句,看完第二句还想看第三句......直到看完最后一句。所以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在写作技巧上下点功夫吸引读者全部读完,还是很必要的。

标题:叔本华在拟这篇文章标题的时候,就用了我们都很喜欢的命题方式:设问。特别是在阅读成风的环境下,《比阅读更重要的是什么》还无意间蹭了一个热点,自然会更吸引人。

开头:在文章的开头,叔本华用“杂乱无章的图书馆”和“分类清晰的图书馆”这样的细节描写,作为“只读书不思考”和“有思考地读书”的类比,一下子给读者建立了非常形象的画面,同时迅速地表达出主题 -- 比阅读更重要的,是思考。

段落:在这篇文章中,每一段之间都是用“为什么思考很重要”这个主题串联起来的,而每一段的开头,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之后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个这个中心句来展开的。叔本华在每个小段落中也运用了自问自答、类比、引用等手法,使得这篇“干货”看上去没有那么的晦涩难懂。

叔本华是怎么谈独立思考的?_第6张图片

总结:

叔本华在《比阅读更重要的是什么》一文中,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这篇文章运用了金字塔结构,同时运用了比喻、设问、引用等手法,阐述了“为什么思考很重要”这个主题。虽然这篇文章写于200多年前,但无论是其中的观点、论证方式还是写作结构,都值得今天的我们好好学习。

一篇文章对于读者的价值,并不在于它是不是阅读量过万、卖出了多少产品,而在于几年后、甚至几百年后,它是不是依然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为了方便大家,原文贴在这里:

《比阅读更重要的是什么》叔本华

不管任何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假如不加整顿杂乱无章的话,它给予我们的利益还不如那些规模小藏书少,但整理得条理井然、分类清楚的图书馆,同理,不管你学识如何的渊博,如若不能反复思维咀嚼消化的话,它的价值,远逊于那些所知不多但能予以深思熟虑的知识。何以言之?因为我们若要将所学得的知识消化吸收,变为己有,并且能够充分应用发挥的话,就必须经过思考的过程,把自己的知识在诸方面相结合,或是把你的真理和其他的真理互相比较,当然,我们所能“深思熟虑”的东西,范围狭窄得很,它只局限于我们所熟知的事情,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求上进,不断地学习。

读书或学习,我们可以随心之所欲,爱读什么就读什么,爱学什么就学什么,但这里的所谓“思考”,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它像在风中煽火一般,必须始终不断地煽动,才能维持火焰不熄;思考时,必须要对思考的对象发生“兴趣”,不断地刺激它,并且要持之久远不可懈怠。思考兴趣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是纯粹客观性的;一是主观性的。后者是在有关自我的事件时引发了思考的兴趣;前者是对宇宙万物发生兴趣,这一类人之所以思考,就如同我们的呼吸一般,纯属生理的自然现象,当然,这类人并不多见,连一般的所谓学者,真正在思考的,为数也少得可怜。

思考和读书在精神上的作用,可说是大异其趣,其距离之大,恐令人难以置信。本来人类的头脑就有着个别的差异,有的人喜爱读书,有的人迷于沉思,再加上前述的距离,使得这原有的差异,越发扩大起来。读书的时候,精神的一切活动全为书本所支配,随书本之喜而喜,随书本之忧而忧,此正如把印章盖在封蜡上一样,其喜怒哀乐的情绪,原不属于自己的精神所有。思考时则不然,在思考的瞬间,精神和外界完全隔绝,随着自己的思考而活动,它不像读书,被别人特定的思想所控制,而是按照当事者的禀性和当时的心情,供应一些资料和情绪而已。所以,一天到晚沉浸于书中的人,他的精神弹力便要消失殆尽了,这就和长时期被重物所压的弹簧一般、它的弹力必定会消失的。你如果想做个没有个性没有思想的动物,去当个“蛀书虫”确是不二法门。大概说来,一般“博闻多识”的人,大半都无较佳的才慧,他们的著作所以不能成功的道理,正是因为一味死读的关系。这类人正如波普所云:“只是想做个读者,不想当作者。”

所谓“学者”是指那些成天研究书本的人;思想家、发明家、天才以及其他人类的“恩人”,则是直接去读“宇宙万物”。

严格说来,有他本身根本思想的人,才有真理和生命,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只有对自己的根本思想,才能真正彻底的理解,从书中阅读别人的思想,只是捡拾他人的牙慧或残渣而已。

经阅读后所了解的思想,好像考古学家从化石来推断上古植物一样,是各凭所据;从自己心中所涌出的思想,则犹似面对着盛开的花朵来研究植物一般,科学而客观。

读书不过是自己思考的代用物而已。我们只可以把书本当做“引绳”,阅读时依赖他人把自己的思想导向某方面。但话说回来,有很多书籍非但无益,而且还会引导我们走向邪路,如果轻易被它们诱惑的话,我们势必陷入深渊歧途不可。所以,我们心中要有个“守护神”,靠他来指示迷津,引向正道。这个守护神,只有能够正确思考的人才有之。就是说,唯有能自由而正当思索的人,才可发现精神上的康庄大道。所以,我们最好在思想的源泉停滞之时,才去读书。思想源流的停滞,连最好的头脑也经常有此现象。不如此,而手不释卷地孜孜勤读,把自己的思想放逐到僻静的角落,这对思想的圣灵实是罪过。这类人正如一些不得要领的学画者,成天看肴于枯的植物标本,或铜版雕刻的风景,而把大自然的景物置于脑后一样。

思考的人往往会发现一种现象:他搜索枯肠,绞尽脑汁,经长时间研究所获得的真理或见解,闲来不经意地翻开书本来看,原来这些论调,别人早已发掘到了。泄气?失望?大可不必。这个真理或见解是经过你自己的思考而获得的,其价值自非寻常可比。惟是如此,才更能证明该种真理或见解的正确性,它的理论才更能为大众所理解所接受,如是,你成了该真理的一员生力军,这个真理也成了人类思想体系的一支。并且,它不像一般读来的理论,只是浮光掠影而已,它在你的脑海中已根深蒂固,永远不会消逝。

自己思索的人,他的意见以后可能被举为权威的例证。这时候的“权威”和一般书籍哲学家所据以为“权威”的情形不同。前者的意见和他自身有着强而有力的连结;后者不过是搜集整理归纳别人的意见。它就好像是用些不知名的材料所做成的自动木偶一样,而前者与之相比,则是个活脱脱的生人,因为它是从外界在“思考之心”中植下胚胎,经过受胎、妊娠、分娩等过程而产生出来的。

靠着学习得来的真理,就好像义手、义脚、义齿或蜡制鼻子及利用皮肤移植术等,附着在身体的器官一样也许还不如它们来得逼真。而自己所思索得来的真理,则好像自然的身体四肢,确确实实属于自己所有。哲学家和一般学者的最大分野在此。由是之故,他们在精神上的收获也大异其趣。哲学家有如一个画师以正确的光影、适当的比例、调和的色彩,画出一幅动人的杰作。而学者呢?他只是把各种色料加以系统的排列而已,它酷似一个大的调色板,既无变化也不调和,更没有丝毫意味。

读书是意味着,利用别人的头脑来取代自己的头脑。自己思考出来的东西,尽管它不见得是严密紧凑,但总是个有脉络可寻的总体,我们可赖它向某种体系开展,比起看书吸收他人的思想,可说是利多害少。为什么呢?因为后者的思想是从各种形形色色的精神而得来,属于别人的体系,别人的色彩。它不能像自己思考的人,已把自己的知识、个性、见解等融合成一个总体、他的脑子里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的思想纷然杂陈,显得混乱不堪,这种思想的过度拥挤状态,攫夺了一个人的正确观察力,也使人失去主见,并且很可能导致精神秩序的紊乱,这种现象,我们几乎在所有的学者身上都可发现。所以,在健全的理解力和正当的批判力等方面来说,这类人远不如那些所学无几的人。

以读书终其一生的人,他的知识完全是从书本汲取而得,他们有如阅读了许多山水、游记之类的书籍,对于某地或某国的有关知识虽可粗枝大叶地说出来,但是甲地和乙地是如何地联络?人文、物产、习俗又是如何等等,则说不上来。反之,以思考终其一生的人,就像土生土长的父老,一打开话匣子便能把本地事事物物的来龙去脉,以及各种事实或传说和事物的总体关系等,如数家珍般地道出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叔本华是怎么谈独立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