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对复杂系统业务场景,更易大范围扩展
2、并行开发/交付
3、易于组织结构能力扩展
4、独立开发、部署
5、更好的扩展性、隔离性
6、兼容多语言生态(使用rpc、消息实现模块间互通)
Spring Ioc 新理解,包括DI和DL两个方面
DI:依赖注入,被动接受
DL:主动查找依赖的服务(Context.getBean(xxx.class))
@Configuration 《=》
@Bean 《=》
@PropertySource 《=》 属性文件读取配置
@SpringBootApplication 《=》 SpringBoot应用启动类注解
此注解为复合注解,包含主要注解如下:
@Configuration
@ComponentScan(可通过@Bean替代,包扫描严重影响应用启动性能)
@EnableAutoConfiguration
说明:@EnableAutoConfiguration把所有符合条件(在META-INF/spring.factories配置)的配置都加在到容器中
SpringApplication的run方法的实现是我们本次旅程的主要线路,该方法的主要流程大体可以归纳如下:
1)如果我们使用的是SpringApplication的静态run方法,那么,这个方法里面首先需要创建一个SpringApplication对象实例,然后调用这个创建好的SpringApplication的实例run方法。在SpringApplication实例初始化的时候,它会提前做几件事情:
根据classpath里面是否存在某个特征类(org.springframework.web. context.ConfigurableWebApplicationContext)来决定是否应该创建一个为Web应用使用的ApplicationContext类型,还是应该创建一个标准Standalone应用使用的ApplicationContext类型。
使用Spring Factories Loader在应用的classpath中查找并加载所有可用的Application Context Initializer。
使用Spring Factories Loader在应用的classpath中查找并加载所有可用的Application Listener。
推断并设置main方法的定义类。
2)SpringApplication实例初始化完成并且完成设置后,就开始执行run方法的逻辑了,方法执行伊始,首先遍历执行所有通过SpringFactoriesLoader可以查找到并加载的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调用它们的started()方法,告诉这些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 “嘿,SpringBoot应用要开始执行咯!”。
3)创建并配置当前SpringBoot应用将要使用的Environment(包括配置要使用的PropertySource以及Profile)。
4)遍历调用所有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的environmentPrepared()的方法,告诉它们:“当前SpringBoot应用使用的Environment准备好咯!”。
5)如果SpringApplication的showBanner属性被设置为true,则打印banner(SpringBoot 1.3.x版本,这里应该是基于Banner.Mode决定banner的打印行为)。这一步的逻辑其实可以不关心,我认为唯一的用途就是“好玩”(Just For Fun)。
6)根据用户是否明确设置了applicationContextClass类型以及初始化阶段的推断结果,决定该为当前SpringBoot应用创建什么类型的ApplicationContext并创建完成,然后根据条件决定是否添加ShutdownHook,决定是否使用自定义的BeanNameGenerator,决定是否使用自定义的ResourceLoader,当然,最重要的,将之前准备好的Environment设置给创建好的ApplicationContext使用。
7)ApplicationContext创建好之后,SpringApplication会再次借助Spring-FactoriesLoader,查找并加载classpath中所有可用的ApplicationContext-Initializer,然后遍历调用这些ApplicationContextInitializer的initialize (applicationContext)方法来对已经创建好的ApplicationContext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8)遍历调用所有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的contextPrepared()方法,通知它们:“SpringBoot应用使用的ApplicationContext准备好啦!”
9)最核心的一步,将之前通过@EnableAutoConfiguration获取的所有配置以及其他形式的IoC容器配置加载到已经准备完毕的ApplicationContext。
10)遍历调用所有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的contextLoaded()方法,告知所有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 ApplicationContext"装填完毕"!
11)调用ApplicationContext的refresh()方法,完成IoC容器可用的最后一道工序。
12)查找当前ApplicationContext中是否注册有CommandLineRunner,如果有,则遍历执行它们。
13)正常情况下,遍历执行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的finished()方法,告知它们:“搞定!”。(如果整个过程出现异常,则依然调用所有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的finished()方法,只不过这种情况下会将异常信息一并传入处理)。
至此,一个完整的SpringBoot应用启动完毕!
整个过程看起来冗长无比,但其实很多都是一些事件通知的扩展点,如果我们将这些逻辑暂时忽略,那么,其实整个SpringBoot应用启动的逻辑就可以压缩到极其精简的几步,如图(SpringBoot应用启动步骤简要示意图)所示。
前后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其实SpringApplication提供的这些各类扩展点近乎“喧宾夺主”,占据了一个Spring应用启动逻辑的大部分“江山”,除了初始化并准备好ApplicationContext,剩下的大部分工作都是通过这些扩展点完成的,所以,有必要对各类扩展点深入理解,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参考:
《SpringBoot揭秘:快速构建微服务体系》
相关阅读:
Springboot常用注解大全:
https://blog.csdn.net/yitian_66/article/details/8086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