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凡的世界》到《活着》 ——阅读是生活,写作是使命

从《平凡的世界》到《活着》 ——阅读是生活,写作是使命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作家余华在《活着》自序中写到,“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然而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却害怕动笔。担心想法不够深刻,文章不够精彩,担心写作成为鸡汤文。种种的顾虑让我与一开始决定写作的想法背道而驰。渐渐迷失,却选择逃离。

《平凡的世界》,一年前就看完了的书籍,最近在不经意间看到了当时的读书笔记,那时的想法很简单,写作也很踏实。《平凡的世界》不平凡在于他还原最真实的生活。构思在陕北贫苦家庭中两兄弟孙少平与孙少安不甘于现状,努力追求梦想的故事。看似平淡的人生,因为梦想变得伟大。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可路遥选择以这样的故事为基点展开。朴实无华的叙述,还原最真实的生活面貌。同样《活着》也是余华在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打动下执笔。(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死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孙少安,金秀,田晓霞,《活着》中的徐福贵,他们变得有血有肉,鲜活无比。我清楚的记得我在读他们时,我视他们为知己,甚至多年的老友。因为他们身上有自己影子。他们是那么真实的存在。

选择写作,开始是因为自己的喜爱,是因为可以表达想法。后面写作中我发现自己写是虚无的想法,甚至在语句方面一味的追求辞藻华丽。以为排比和气势是文章的核心,但是写作中我觉得十分痛苦。殊不知文章的灵魂一定是好的故事。它可以是平淡的,但一定是真实的,可以是壮烈的,还必须是真实。可以是煽情的,也必须是真实的。

老师们常常说,阅读一定要读名著,读大师的作品。一些业界的前辈也告诫说:“文无捷径,全凭阅历,去阅读,去体验”。不以为意,想着用阅读的时间构思,我也可以写出很好的作品。用看长篇小说的时间写作。难道不能写出好的文章?这时才发现,好故事,好文笔与我相去甚远。《平凡的世界》少平说到:“既要脚踏实地于现实生活,又要不时跳出现实到理想的高台上张望一眼。”这也是为什么生活需要阅读来充实。尽管生活是平淡的,但文学不是,精神生活更加不是。

从《平凡的世界》到《活着》 ——阅读是生活,写作是使命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回到现实,这是一个人人都有自媒体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表达欲望。视频成为当下最流行的表达方式。选择用文字记录,在这个时代看似有些落伍了,但文字的细腻,文字表达的情感,是视频和语音无法替代。最近热搜的《信中国》以书信为载体,深深感受到了文字与生俱来的魅力。我喜欢文字,喜欢写作,喜欢一笔一划写出的汉字,喜欢用漂亮的书法写出人生的故事。也许想法还很稚嫩,但写作注定就是自己的使命。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平凡的世界》到《活着》 ——阅读是生活,写作是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