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内容从业者,浏览各种资讯APP,是书单君每日必做的工作。
前两天,我打开今日头条时,突然被首页推荐的一个视频吸引了:
“水立方,中国的黑科技!”
水立方作为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场馆,不管看电视还是现场亲临,我想你肯定见过。特别是晚上,当它发出独特的光亮,显得与其他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是那么不同。
但你有没有想过,水立方为什么会发光呢?
看过这个视频才知道,让水立方如此与众不同的原因,是它的外层用了科技含量非常高的“膜”结构:
如果不去看视频,相信很多人和书单君一样,好奇过水立方发光的原因,却因没有深究而错过了一次涨知识的机会。
而且,这样的机会,我们可能还不止错过了一个。因为新闻里看到、生活中想过的类似问题真太多了:
火神山医院为什么10天就能建成?
前段时间虎门大桥震动,到底是什么原因?
上海在闹市区爆破四栋烂尾楼,为什么周边的建筑不会被波及?
新冠疫情中的无症状感染者是怎么传染的?我们该怎么注意防范?
……
很多时候,这些疑问我们也就是在脑子里一闪而过,很少真的去刨根问底。但书单君没想到,有人居然在网上一本正经地把这些问题都掰开揉碎地讲清楚了。
而且这样的人还不止一个,在头条关注了几个科普作者后,书单君感觉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我就是看不惯那些不认真做科普的人”
制作上面那条水立方科普视频的人,网名叫“三一博士”,他是头条上有72万粉丝的知名科普作者。
三一博士很擅长将基建、工程制造等小众领域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而且风格深入浅出、生动易懂。
比如今年4月20日凌晨,上海市在闹市区进行了一次爆破拆除,四栋百米高的烂尾楼在数声巨响中顷刻间成了废墟。
这条新闻的关注度很高,有人很好奇:在闹市区爆破高楼,是怎么做到不波及周边建筑物的呢?
三一博士就制作了一条相关的视频,书单君也是看了他的科普才知道,这看似简单痛快、充满视觉张力的爆破,其实是在精确控制下进行的:为了让大楼按照预计的方向倒塌,那么要炸哪根柱子、哪面墙,需要埋多少炸药,埋在什么位置,不同层位的炸药爆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等等,其实都经过了精密的计算。
对于人们关心的热点事件,三一博士总是能独辟蹊径,找到那些一般人不留意、被他指出之后又特别好奇的科普话题。
比如,前段时间美国爆发大规模黑人抗议,一些警察为驱赶民众,使用了“催泪弹”。三一博士就以此为切入点,向大家介绍为什么催泪弹明明不致命,却能对闹事者进行有效打击。
科普的价值,不仅在于开拓眼界,更在于开拓眼界后,给大众一定的正向引导,消除对未知的焦虑。
所以,当虎门大桥出现异常震动,粉丝们纷纷留言询问原因时,三一博士直接邀请了刚从虎门大桥前线回来的专家学者,对虎门大桥的安全性做了详细的解答,也给观看视频的粉丝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制作一条科普视频,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知识、严谨地确认细节,还要花大量时间写文案、拍摄、剪辑,这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为什么三一博士却如此热衷呢?
他说,除了因为从小就对科学感兴趣,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看不惯”那些不认真做科普的人:
“我有段时间看科技知识类视频,发现基本就两种论调:一种是咱们处处弯道超车,样样都是世界第一;另一种就是咱什么都不行,这不如美国,那不如德国。我觉得这两种都不客观,中国制造业当然是在整体向上走的,发展势头很好,但肯定也有不少领域还在补欠账。”
当然,做科普,光有热血和决心是远远不够的,如何靠实力赢得观众认可也是一大难题。
起初,他给自己起的网名叫“精分博士”,科普视频的画风则是这样:
一人分饰男女两角,搞笑有了,趣味也有了,但观看的人数却怎么也上不来。
“在专业知识储备上我很有信心,但我不懂传播啊。”
如何将专业小众的内容转变为大众喜欢且易于接受的信息,成了横在他面前的一道坎,甚至一度萌生了退出的想法:
“如果尝试完能想到的所有方法还是不行,那我就老老实实教书吧。”
转机发生在去年国庆。
国庆阅兵第二天,他发了一个介绍国之利器DF-17导弹的视频内容,没想到一下子火了。
当时,他的粉丝只有一两千,视频却在不断被推荐的情况下,很快达到了32万的播放量。
这坚定了他继续做下去的信心,并且思考:为什么这个内容会获得如此多的关注和喜欢呢?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尽管搞笑趣味是很多人喜欢的标签,但毕竟互联网用户是多元的。头条上不乏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天然有强烈的求知欲,相比无厘头的搞怪,有创意又权威,知识满满的科普内容,更容易获得他们青睐。
于是,“精分博士”变成了“三一博士”,踏踏实实地回归科普本真。
《理程碑》是三一博士在头条独家上线的一档专注工程制造史的科普节目。里面有很多他对工程、基建等相关热点新闻进行的干货解读。
截至目前,《理程碑》系列节目已更新了41期,总计播放量破亿,三一博士的头条号也在半年时间涨粉 50 万。
回忆这段时间在头条的创作,他感慨道:
“可能我的科普从形式上看略显‘笨拙’,但只要能为粉丝朋友带去哪怕一丝实用信息,也值了。更关键的是,做这件事,我自己很开心。”
“朋友圈里的‘伪科学’文章,我真的忍不了”
除了三一博士,另一位科普作者也是书单君膜拜的大神——14岁进中科大,23岁获博士学位的袁岚峰教授。
和三一博士踏上创作道路的原因相似,袁老师做科普,同样是出于一份责任感。因为亲朋好友经常会转发各种“伪科学”的文章,实在是让他哭笑不得:明明是一个物理学早就在理论上提出、实验中验证的成熟概念,硬生生被搞成了神秘主义和玄学。
与其不断地给朋友们科普和纠错,不如自己来为大众读者做“科普”。
袁岚峰在头条推出的栏目《科技袁理》,以科学、工业、技术等领域的话题为主,专业且密集的知识输出,在他抑扬顿挫的声调中丝毫不显枯燥和乏味,粉丝们都称他为科普界的“江湖百晓生”。
接触科普时间长了,袁老师发现,如何通俗易懂地澄清科学原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对火出圈的科学热点的解读,需要把各种知识层次的观众都照顾到。
“石墨烯好比一张纸,石墨好比好多张纸摞起来。拿一张纸,你还可以把它卷成一个管子,这就是碳纳米管,简称碳管。”
这个令很多人看不懂的“碳基半导体”,在袁老师的形象比喻下,就这么变成了让“外行人”更容易理解学习的新知识。
如何在面向专家的技术性语句,和过于粗浅而往往有偏差的表达之间,向观众准确而生动地介绍科学原理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这是科普的重点难点,也是袁老师一直在努力做好的事。
他说,科普的源头是科学,所以科普必须有“科”才能“普”。有“科”没“普”,就会限制其传播的广度。因为如果不是公众能够理解的语言,也就很难实现普及的效果。
同样,如果有“普”没“科”,就可能会成为伪科学或是非科学的东西,而这,也可能会给科普带来一些伤害。
比如,关于“石油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袁老师不仅从科学角度进行了讲述,还顺手重锤了一下网上编造传播的各种石油来源的骗局。
如今,袁老师已经是拥有80多万粉丝的今日头条“科普大V”。
在他的眼中,科学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这里的“严肃”所传达的,是科学探究的精神和严谨创作的态度。是能够成为在人们遇到危机和不安时,最强的一剂安心针。
在袁老师的科普视频下,偶尔会有一些质疑和反驳的声音,有时他也会为了证伪一个“民科”的观点而不眠不休,请教专业人士,直到把问题剖析清楚。
袁老师调侃,自己现在的学习强度比上学的时候还大,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毕竟,《科技袁理》不仅仅是一系列科普视频,也是在传递一种科学精神,如果还能够提高部分读者的思维水平,他觉得就已经很成功了。
“5秒内从地上捡起的食物,还能吃吗?”
还有一位科普作者,其实书单君很早就关注他了。
因为他分享的科普视频,几乎都是既接地气又让你好奇的冷知识——
“5秒内捡起的食物,还能吃吗?”
“1吨100元和100吨1元,你更愿意选择哪个?”
“一年不洗头会怎么样?”
......
这些奇奇怪怪的问题,是不是让你很想打开视频去看答案?
这位科普作者,就是EyeOpener,一名90后海归青年,从爱丁堡大学硕士毕业不久后,就开始创业做自媒体。
他在头条开设的《熊猫奇闻录》,从科学、真实、严谨的角度,带领观众解谜破案。
EyeOpener说,起初做短视频纯粹是兴趣,分享的视频主题也很宽泛。但有一天,他妈妈突然知道了这件事,认为这是不务正业,还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通。
他自己也觉得,不能再像过家家一样瞎玩了。
世界这么大,为什么不试着带大家去看看,这个世界上那些不知道的事呢?
于是,就有了这条爆火的视频——《人死后埋到土里,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700多万的播放量,让他激动不已,像是得到了莫大的奖励,开始疯狂写稿、剪视频、发视频……
一路走来,好奇心是驱使他创作的最大动力之一,他也从来不为自己的认知设限。
因为有趣又涨知识,EyeOpener在短时间内就圈粉数百万。经常有网友给他点赞:“看你的视频总是能学到新知识,喜欢!”
从2016年2月25日注册头条开始,EyeOpener已经发布了6个合集,超过300个视频,总播放量超过1.6亿。
所有的努力终不会白费,所有的坚持也终有回报。
EyeOpener作为优质内容创作者,成为了今日头条生机大会TVC出镜嘉宾。
除了以上几位科普作者,在头条上,还有很多其他领域的优秀创作者在分享他们的作品:
通信专家@奥卡姆剃刀 ,在头条开设“5G脱口秀”《奥侃》,带大家全面认识5G;
人大国关学院教授金灿荣@政委点金,从国际政治角度,解读新闻背后的国际形势;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通过《维为道来》输出战术知识,带网友探究新闻背后的道理。
今日头条,专门为那些热爱内容创作、乐于分享的创作者们制定了“IP-UP计划”,将用20亿的流量和1000万资金,以独家视频定制,帮助更多创作者打造个人IP。
“书米”中藏龙卧虎,如果你对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有兴趣,甚至已有扎实的内容根基,不妨可以考虑成为今日头条创作者的一员。
互联网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它降低了获取知识的门槛,让我们看到了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
但同时,它也提高了我们辨别知识真伪的难度。不管是论坛、博客,还是朋友圈、家庭群,常会看到各种打着“权威”旗号的文章在流传,让人真假难辨。
有些谣言或“伪科学”内容,不仅蒙蔽人的心智,更可能对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科技袁理》的主讲人袁岚峰博士曾说:“与其问科普对科学界有什么好处,不如问科普的缺乏对科学界有什么坏处。”
学习新知识也许不会让你成为科学专家,甚至很多内容你看过之后也不会记忆很久。但如果没有科普,在当下这个谣言信息满天飞的“后真相时代”,后果一定是灾难性的,这会让科学失去深厚的土壤,也让这个社会变得不再有安全感。
我们看科普视频,不仅是在学习一个领域的知识,更是在学习一种科学思维,养成看事情要客观的习惯。
保护自己和家人不被愚弄和伤害,也是我们应该具有的一种能力。
作者 | Iris肖 编辑 | 黑羊 图源 | 今日头条
点个在看,拥抱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