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因为爱笑,被老板奖励10个月工资,是好是坏?

小伙因为爱笑,被老板奖励10个月工资,是好是坏?_第1张图片


初看这个文章哈哈一乐。

联想到郭德纲有一个段子叫《买面茶》,里面有一个桥段,也是类似的。讲的是“一个富豪自己花钱演出,买观众,观众只要笑就给钱,笑的越厉害给的越多”,非常应景,可以看了一乐。

小伙因为爱笑,被老板奖励10个月工资,是好是坏?_第2张图片

但是这事儿呢,它其实禁不起细想。

 作为一个HR,这事儿我觉得:如果把爱笑的奖励变成一种制度,那就不是什么好事;如果爱笑的奖励变成一种机制,那就是一件好事。

怎么说呢?

这事儿,说到底是一种绩效激励的案例。

绩效管理,就不得不关注:目标设置(指标)、正规化(考评的结构性)、公平性以及层级性(这个案例不涉及层级性问题)。

拿这个事儿举例子,制度就好比是我上文提到的郭德纲的段子。如果,我们把“笑”这个行为作为奖励的一种机制,笑就给钱,那我就拼命笑。没事瞎乐呵!大伙儿都不用干活了,乐呵吧~

这个事儿本来的目的�文中有描述:是要通过“有感染力的笑容”来给公司(团队)带来“正能量”。笑容是一种可以感染团队氛围的行为,需要鼓励的是这种行为。按照我的理解看,老板想要鼓励的是企业公民行为,是一种“关系绩效”。

所以用制度来约定这种东西,是不合适的。制度是一种高度结构化和公平的模式,但是缺点是指标项设置过于单一,在实操中容易走样。用绩效管理的概念说就是:高度结构化的绩效考评模式在员工从事低度结构化任务时,会约束和束缚员工行为,导致工作绩效降低。

意思很明白。鼓励的不是笑这事本身,用一种正面的行为感染他人才是。可以说,这就是一种无法结构化的任务。

那么为什么变成一种机制就是好事呢?

回到这件事儿本身来看,老板在这里是�评价单位,拥有对于绩效的考评和解释的权力。同时他也有对绩效过程和绩效考评方法进行明示的义务

简单的看,“你快乐的工作,感染了同事,我就愿意奖励你。”这种考核方式(指标)是柔性的,便于指导和调整,并且它的公平性可以通过程序公平来实现


一件小事儿,说来可以逗你一乐,不过也可以见微知著。

聪明的老板善于使用管理方法,让员工自发的管理自己的行为,而并非一味仰赖制度手段,僵化了员工的行为。

所以,正在看这个段子的您,您(或者您的老板)是一位聪明老板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伙因为爱笑,被老板奖励10个月工资,是好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