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读摘记《陶渊明集》||(028)《移居二首》(其二)

文/书山花开

❂原诗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翻译

【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p70】

春天和秋天多的是美好时日, 登高远眺吟诵新的诗篇,

经过门前互相招呼,有酒可喝就同饮共欢。

要干农活便各自归去,闲暇时则又互相思念;

相思时便披衣寻访,谈谈笑笑永不厌烦。

这种生活,义蕴岂不高明,离开它实在无道理可言。

衣与食终当经营料理,躬耕的生活永不会将我欺骗。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72】

春秋之季多朗日,登高赏景咏新诗。

经过门前相呼唤,有酒大家共饮之。

农忙时节各归去,每有闲暇即相思。

相思披衣去串门,欢言笑语无厌时。

此情此趣岂不美?切勿将它轻抛弃。

衣食须得自料理,躬耕不会白费力。

【谢先俊/王勋敏《陶渊明诗文选评》,p59】

春秋常有好晴天,兴浓登高做新诗。

过门轮番相邀唤,有酒请您共饮之。

农忙耕作各归家,一有闲暇便相思。

动念出门寻知己,说笑欢洽无厌时。

此乐有啥和它比,芳邻不可轻离弃。

吃穿务必勤营理,力耕足食又丰衣。

❂解释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72】

这首诗写移居南村后,与邻居们同劳作、共游乐,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友谊。同时,对躬耕自岭的生活也表示了适意与满足。

【谢先俊/王勋敏《陶渊明诗文选评》,p58】

这首诗写移居南村后,和邻居同劳动共欢乐,建立了亲密无间的真挚感情,表达了作者对自耕自给的生活的适意和满足。

【唐满先《陶渊明诗文选注》,p33】

这一首,写移居南村后,诗人和邻居们一起努力耕作,共同欢乐。大家息息相关,亲密无间

【杨义选注译评《陶渊明》,p45】

这首诗描绘出的,是一幅相当理想化的农村生活画卷,但它建立在质朴自然的民间伦理之上,散发着人伦之美,离生活的实际也并不遥远。天气晴好又有闲暇时,就赋诗饮酒;农务忙起来,就各自去做自己的事。想念谁,就披衣出门走访;请喝酒,就过门喊-声;大家时时说说笑笑,永远也不满足。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劳动的基础,“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简简单单的道理,说起来没有一点教训的意味,却又饱含了人生的无数经验和感慨

【侯爵良等《陶渊明名篇赏析》,p79】

移居诗的前一首在结尾部分写了诗人与邻里相处的乐趣,后一首也是写这种乐趣的,主题相同。同一主题的两首诗读起来并不觉得重复,同样使人感到兴奋有趣。因为两首诗选取的题材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说诗人与邻里在一起高淡阔论,读书论文;后者是说登高赋诗,过门招饮,农闲相思,披衣起访,言笑无厌。两首诗的题材不同,各有各的味道。这就使前后两首诗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各自的魅力。后一首诗,用较多的事实来抒写与邻里交往的乐趣,写得集中,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

春天,风和日丽,百花吐艳,有许多美好的日子。秋季,天高云淡,果实累累,也有许多美好的日子。在这些“春秋佳日”,陶渊明和他的邻里友人走出南村,或去踏青赏春,或去登高望远。这时,他们触景生情,诗兴油然,即兴命笔,遂有新篇。登高是一件快事,赋诗助兴更是一件快事。陶渊明喜欢赋诗;当友人同他唱和时,他自然是格外喜悦的。所以,在他回忆与邻里相处的往事时,首先提到这件事。登高赋诗,带有读书人的生活特点和情趣。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这是写邻里友人的招饮,真实生动,情溢于词。诗人没有写邻为什么相邀,也未发什么议论,只是真实地寂述了这件事,摄下一个多村邻里生活的小镜头。透过这不镜头,可以看见邻里的热情,诗人的喜悦。他们有酒同饮,真诚友好,不拘礼节,具有乡下人的特点。诗人陶醉在这种动人的邻里友情之中,并把它展现在笔下,人情味是很浓的。

诗人的邻里友人大概都是自己养活自己的人,各在其田间劳动,所以在农忙季节他们就“各自归”,暂时不来往。当大忙季节过去以后,他们有了“闲暇”,才彼此“相思”。农忙相别,农闲相思,这是对乡下邻里友情的真实写照。诗人如果不生活在农村,不亲自参加劳动,哪能唱出“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这样带有泥土味的诗句?在“相思”极了的时候,他们要“披衣”起访,倾吐肺腑。“相思”的友人重逢了,自然有说不完的话,“言笑无厌时”。披衣起访是形象的描写,可以看见披衣者的情态和心情。“言笑无厌时”是概括的叙述,可以想见诗人与邻里情投意合的深厚友谊。

陶渊明讨厌官场,不愿意在那尔虞我诈的场所多呆一天。现在,他躬耕乡居,与邻为友,交往甚密,乐趣很多,倍觉这种生活值得珍惜。在他看来,人世间再没有别的什么能和这样真诚的友谊相比。“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这是诗人肺腑的声音,是对友情的赞颂。乍看,诗的结尾两句“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仿佛是多余的,写邻里友情怎么忽又说起“衣食”和“力耕”来了呢?

仔细玩味,这两句诗不是多余,而是诗人在勉励自己和友人要自食其力。陶渊明重视劳动的作用,主张用劳动的手段去谋取衣食,反对不劳而获。这是他要遵守的人生原则,他只能和那些自食其力的人交朋友。只有共同的志趣才能巩固和发展已经建立起来的友谊。有了“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这两句,诗的立意就深刻了。诗人在告诉我们:友谊的建立和发展是有基础的,离开了“力耕”就会使友谊之花凋残。在渊明的时代,玄风盛行,晋人好清谈,旷达而不务实,鄙视躬耕。陶渊明与他们不同,“每及治生,不作放浪一流”(见陶必诠《萸江诗话》),他把躬耕作为谋取衣食的手段。方宗诚《陶诗真诠》认为“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这两句诗“尽人事人理,与旷达者不同”。沈德潜在《古诗源》卷九里说:“衣食终须纪,力耕不吾欺”和“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以及“贫居依稼穑”这一些诗句意在“自勉勉人”,强调“耕稼”,可见“陶公异于晋人如此。”陶渊明不尚清谈,歌咏躬耕,致使他的作品不入时、不被时人重视。这不是他的悲哀,恰恰是他的过人之处。

【辑评】(p100)

刘履《选诗补注》卷五:靖节素愿易足,不必充广。惟衣食当经纪者,亦必力耕以自给焉。此与世俗怀居之士择取便安,务求完美者,不可同年语矣。

蒋薰评《陶渊明诗集》卷二:直是口头语,乃为绝妙词。极平淡,极色泽。又云:饮酒务农,往返无期,闲适若此,可谓不虚佳日。

温汝能纂集《陶诗汇评》卷二:二诗极平淡,却极着实。上章移居卜邻,得友论文;下章饮酒务农,不虚佳日。人苟乐此无厌,则猬邪之友何由而至,非僻之心无自而入。根本既固,培养自深,于此便可悟道,便可寻真乐处。

漫读摘记《陶渊明集》||(028)《移居二首》(其二)

你可能感兴趣的:(漫读摘记《陶渊明集》||(028)《移居二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