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与大英博物馆展览之一:克罗伊斯金币

      目前,国家博物馆正在进行《大英博物馆 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的展览,这是大英博物馆与BBC合作的一个节目。来中国展出时,有些展品调整为同时期同一地区的的其他展品。究竟通过展品了解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和想法。而我,喜欢再回顾我手头曾看过的书,探究展品的背后,即小物件,大历史的模式,这样更能温故巩知。为此,计划写几篇文章,第一次的主题是克罗伊斯金币,有关材料出自《人类简史》《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我的阅读与大英博物馆展览之一:克罗伊斯金币_第1张图片

赫拉利《世界简史 从动物到上帝》第178页,中信出版社。

      大约在公元前640年,土耳其西部吕底亚(Lydia)王国的国王阿耶特斯(Alyattes)铸造出史上第一批硬币。这些硬币使用金或银的材质,有标准重量,并且刻有识别印记。印记有两种意义:第一,印记指出硬币里含有多少贵金属。第二,印记能证明发行者的身份,进而确保硬币成分。几乎所有现在的硬币,都可以说是吕底亚硬币的后代子孙。

       过去的金锭银锭没有任何印记,有印记的硬币相较之下有两大优点。第一,锭状金属每次交易都得重新称重。第二,光是称重还不够。鞋匠要怎么才知道客人拿来买鞋的银锭货真价实,而不是一块铅上涂了一层薄薄的银?硬币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一旦印上印记,就确认了硬币的价值,所以鞋匠的收银台上就不用再另外放台秤了。更重要的是,硬币上的印记代表着某些政治权力,能够确保硬币的价值。

       虽然这些硬币上的印记大小和形状曾多次调整,但重点信息从来未曾改变:“我,伟大的国王某某某保证,这个扁扁圆圆的金属含有五克黄金,不多也不少。若有人胆敢伪造此币,即为伪造本王签章,有辱本王名声,此等罪孽,必处暴刑。正因如此,铸造伪币的罪行一直比其他诈欺行为判得更重。因为造伪币不只是单纯的诈欺,更是对主权的挑战,直接冒犯了国王的权力、特权和他本人。

麦格雷戈《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精装版)第143至146页。

      像克罗伊斯那么富有,是一句流传千年的谚语。克罗伊斯曾是吕底亚王国的国王,据说他在河流里发现了曾属于点石成金的国王——弥达斯的黄金。在克罗伊斯登基前100年左右,吕底亚人已经发明了货币,但是纯度问题仍无法解决。最终,吕底亚人选择让国家或国王来确定重量与纯度标准。货币上的印记便是重量及纯度的保证。用于表示货币重量的标记是狮子,由于货币的大小会随着重量的减少而递减,因而有时也使用狮子的某一部分。比如最小的货币上只有一只狮爪。吕底亚新的铸造模式让检查纯度与重量的工作从商人手中转到管理者手中,使得萨迪斯(吕底亚首都)的商业运作更加快捷灵活,也更具贸易吸引力。

       由于人们信任克罗伊斯的货币,它的使用范围超出了吕底亚的国界,给国王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政治影响力——经济实力。信任当然是一切货币流通的关键。你必须接受货币上标注的价值,也要接受它的信誉度。克罗伊斯创造了世界上第一种值得信任的货币。金本位也始于此。随之而来的便是巨大的财富。借由这笔财富,克罗伊斯在以弗所修建了宏伟的阿尔忒弥斯神庙。重修后的神庙成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但财富是否给克罗伊斯带来了快乐?据我们了解,一位睿智的雅典政治家曾告诫他,不论拥有多少财富或权力,一个人只有在临终时才能明了自己一生快乐与否。能否幸福地去世才是一生的关键。吕底亚国力强大,经济发达,但东边迅速扩张的波斯对他们仍是一种威胁。为此克罗伊斯前往德尔斐著名的阿波罗神庙寻求神谕,得到的答案是,在未来的战争中,"一个强大的帝国将被摧毁。”这是典型的德尔斐神谕,怎么解释都说得通。最终,是他自己的帝国吕底亚战败,克罗伊斯被居鲁士大帝俘虏。但其实,他的结局也没那么凄惨,居鲁士十分精明,他让克罗伊斯担任自己的顾问——我猜是财政顾问一胜利的波斯迅速采用了吕底亚模式,克罗伊斯的金币沿着地中海和亚洲的贸易路线散播。其后,波斯人在克罗伊斯位于萨迪斯的造币厂铸造自己的纯金纯银货币。这一做法与库施人征服埃及后吸收埃及文化如出一辙。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阅读与大英博物馆展览之一:克罗伊斯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