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 不一定要到达

出发 不一定要到达_第1张图片
等车时的光与影

1.

“姑娘,你们去哪儿?”在怀柔北大街一下车,我们就被一堆黑车司机围住了,不断地问这句话。

“三岔。”被问得实在受不住了,我终于开口告诉了一位师傅。这位也许比我大不了多久的师傅看了看我,摇摇头,走开了。一边走一边说着,“去那儿干嘛?听说那边可以买房子?那里什么景点也没有。”

自然,在怀柔,三岔是算不上什么的。这里有好吃的栗子,也有雁西湖,有红螺寺,还有慕田峪……唯独三岔,土得几乎没什么人知道,去的人也极为少。

我和小兵同学想去三岔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那时,我开始对非虚构写作感兴趣。在别人的介绍下,看了一本书,《寻路中国》。作者何伟,一名美国记者,曾自驾到中国的很多地方。他有一段时间,租住在北京三岔,开始写作,并试图在这里,去读懂中国。

在何伟的书里,三岔的一户普通农家很重要。魏子淇一家。何伟在书里描写他们一家人的琐碎。孩子上学的艰难,给家里傻叔找托管的艰难。一个小村的政治生态,还有孩子生病时的世态万象。

我看完后,小兵同学也看了,看完后,他说,我们什么时候去三岔看看吧。

出发 不一定要到达_第2张图片
怀柔北大街

2.

所谓的什么时候,就是今天。

清明节的第二天。由于平时上班的原因,我和小兵同学的假期很少重合。这次也一样,城里雾霾了,城外可能好点儿。破天荒的,我七点多就醒了,想想,虽然路上肯定会不顺,但一天肯定是到了。住宿一晚,明天返京,倒也合适。

三岔,我们来了!

但,万万没想到,我们会以这样的姿态。

从北京城区到怀柔,有直达的公交车。小兵说他以前在怀柔学习时,四十来分钟就到了。

我们一上高速,就开始堵。看看手机上的路线图,堵到发紫。我便沉沉地睡去,睁开眼睛,还没有走出北六环。

一下车,就被黑车司机团团围住,多半都是往慕田峪去的,好不容易挤出来,才发现下车晚了两站,吃饭的地儿得走回去。

看着也就一点多公里,我们决定走。

出发 不一定要到达_第3张图片
如果这是下午的阳光

3.

写到这里的时候,肚子又隐隐地痛了一下。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估摸着,我得体会小兵同学刚刚的痛苦。

我和小兵同学吃的饭是,我在大众点评上找来了,评价四星半,很不错。可是等我们走进去的时候,步行一两公里找到的地方,多多少少,让我有些失望。

一进店,是一种浓浓的八十年代的气息,旋转门,放眼望去,桌子挤挤地放着。人倒是挺多。只是,椅子脏得有些不能忍受,连新铺上去的椅套也脏了。或许,老板不应该选择颜色过浅的吧。

至于吃的什么,容我不去一一描述了,小兵同学说,鸡汤味不该这么浓呀。我想想也是。最终我们没有吃完。

然后,刚出店,小兵说肚子痛,开始找厕所。

出发 不一定要到达_第4张图片
回城的车 回家的人

4.

此刻的笔记又是一觉以后了。我在回程的车上,夹在两位农民工兄弟之间。不是我娇贵,我也是农村来的娃,可是真的有味,没办法,车里没有位置了。

是的,我们回程了,并没有去三岔。吃完饭后,我们又坐车回到了怀柔北大街,高德地图显示说三点会有一趟到三岔的车。

黑车司机说没有直达的了,修路了。正巧有一位妇人路过我面前说,去三岔有专门的车。可是我们等到过了点,也没有等到那趟车,也许,是在那个远一点的站,四点的那趟吧。只是,终究,我们没有了去的心情。

回程的路上,还是堵,堵得有点离谱。我在臭味中睡了过去,醒来的时候,才发现,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一对面容姣好的夫妇围着她们可爱的小女孩,脸上没有一丝埋怨,孩子也没有闹。

我本想离座让给他们坐。可是左右的农民工兄弟睡得真香,右边的这位在过道里还有一个箱子。我也就罢了。

摇摇晃晃一两个小时,下了班车,虽然,雾霾有点重。但,终于是新鲜的空气了。

三岔,夭折的旅行。总有一天,我还是会去,虽然我已经在路途中看到了中国。

你可能感兴趣的:(出发 不一定要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