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一道测试题:
这道题估计有不少小伙伴会选“实用落地、满是干货”,这么选择有两个原因:
一是一国的发展趋势所致,追求实用主义确实是这个发展阶段的主流,事实上很多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的主流文化都是实用主义。
二是中国培训的发展阶段所致,企业培训经历了扫盲阶段,“课上激动、课下感动、回去一动不动”是当时的写照,人们被忽悠怕了,因而转向实用主义是必然趋势。
为企业发展、业务壮大提供价值当然是目前企业培训首要考虑的问题,然而有一个隐藏问题值得思考:价值就等于实用吗?做培训是不是只要实用就够了呢?
要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先谈论另外一件事。
夏天到了,减肥大军逐渐苏醒,各种运动健身的广告铺天盖地。为什么人们一想到减肥就会想运动健身呢?
人们的常识是,运动可以消耗卡路里,这样就可以达到瘦身的目的。而最近美国一位人类学家提出了相反的意见。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叫赫尔曼.庞瑟,是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的人类学家。他最近在美国权威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2月刊的封面文章中提出这个问题。赫尔曼说我们之前一直认为运动能减肥的原因,是运动能消耗卡路里,也就是能量,但很少有科学实验能证明这件事。而赫尔曼通过分析以往的研究和自己亲自组织参与的实验,提出一个观点,就是人类是一个每天消耗固定水平能量的物种,运动和能量消耗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至于研究的细节就不赘述了。总之,赫尔曼通过研究和实验发现,运动并不能使你减肥,或者运动并不是减肥的原因。
这好像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坚持运动的人减肥效果不明显、还容易反弹,而有些人根本不怎么运动却就是不胖。
既然运动的减肥效果不明显(不实用),那是不是运动和健身就没有必要做了呢?
当然不是,仅仅从实用效果来看会忽略掉运动带来的另外一项重大贡献:化学反应。
运动健身的过程可以促进人体的内分泌发生变化,大脑在运动后会产生一种名为内啡肽的物质,使内啡肽的分泌增多,在内腓肽的激发下,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它能让人感到欢愉和满足,甚至可以帮助人排遣压力和不快。
你看,运动还有这样一种看不见的、“不实用”的价值,对现在很多人来说,尤其是大龄人群,运动能不能减肥不重要,重要的是,运动可以使人快乐。
这种看不见的各种感受属于一种情绪化学反应,在企业培训技术的应用领域,培训价值包含方法、工具这些实用性的物理产出,也包含影响人们心理、情绪反应的化学产出。
只求实用,不管感受的培训会怎样?
实际上做一场培训,各方关联人的感受来自多方面,有的朋友说,这个问题用满意度问卷就解决了,然并卵。满意度问卷反应的只是让你不至于犯低级错误,当你把一次培训的干货、实用的工具和方法全部都准备好以后,还是可能会掉进一些坑,就是你不能犯的高级错误,看看你有没有做过:
1.为了让学员学习的尽量多的内容,把培训班塞满课程;
2.为了让学员完整的、不被打断的学习,尽可能的不安排课间休息;
3.为了把大段时间留给干货课程,开场破冰和收尾尽量简化;
4.学员参与已经用去了很多时间,所以就不安排学员总结的时间了;
5.认为让学员谈感受根本就是浪费时间;
6.课堂上不给学员消化知识点的时间,只顾灌输,指望学员回去以后靠自己转化知识……
你看,虽然你给的是满满的干货,以为这样安排培训已经足够实用,因为你的逻辑是工业逻辑,认为齿轮转不动了,浇点润滑油它就能继续转了。然而人并不是机器,你有再多的道理、再具体的方法、甚至是验证过的成功经验,人们的不想做、不爱做、不急着做,你浇再多的油也没用。
当我们跳出培训,你会发现更广阔的领域也在应用着这一规律:
消费升级正是在实用主义基础上进化出的一种形态,人们愿意为更好的服务多花一点钱,这更好的服务更多指向的是你有没有满足实用价值以外的精神需求,手机的竞争已经不是拼硬件了,人们在绞尽脑汁挖掘手机能为用户提供什么精神价值。有人说,“功能商业将死,精神商业登场”,我同意后半句。
回到培训的话题,诚然,相比很多花里胡哨的忽悠,追求实用的培训还是有良心的。
企业培训的技术还在进步,创造培训价值,只做到实用还远远不够。